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刑事诉讼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1980年元旦实施。之后与1996年进行了一次修订,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最终,新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元旦开始实施。原来的《刑事诉讼法》主要关注于犯罪嫌疑人的判决,而对财产方面的规定很少。这造成了在实际司法过程中,对各种贪污及其他犯罪行为惩处力度不足的现象,因而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中,出现了财产没收程序的相关法律法规。本文首先分析了了《刑法》中财产没收制度的分类,并根据制度分类探讨了判决前的财产没收程序问题,最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的立法意义和不同立法方式。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判决前 财产没收程序
  • 简介: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陆续涌进中国。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受着外来电影的强烈冲击并且呈持续低迷状态。重新振兴内地电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这其中主要问题就是坚持电影中的"现实主义美学"。本文首先对"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如何在我国自己的优势下充分了解并且利用现实主义,然后从目前电影业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比好莱坞电影美学和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挖掘出"现实主义"美学的优势所在,并为我国电影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 标签: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 好莱坞电影美学 现实主义影片
  • 简介:摘要现行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与1979年刑法的相关规定相比,在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范围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上述关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显现出较大缺陷,没有达到相对负刑事责任立法形式的立法要求,导致立法与司法实践严重脱节。在学理上和司法实务中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 标签: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责任标准 刑事责任
  • 简介:摘要2013年1月1日,2013刑事诉讼法开始施行,总结对比2013刑事诉讼法中对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的完善的具体内容,对于讯问人员更明确地理解并严格地执行2013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2013年刑事诉讼法 审查逮捕阶段 讯问犯罪嫌疑人
  • 简介:摘要刑事和解主体的定位,应当从实践应用刑事和解制度参与人的利益和效用出发,以主体性要素为基准,包括基础性要素和必要性要素。刑事和解中的主体应当包括加害人、被害人和公权力机关三方,其中公权力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刑事和解三方主体的关系应属典型的公法契约关系,其关系模式应定位为平等关系。

  • 标签: 刑事和解主体要素 加害人 被害人 公权力机关
  • 简介:陶宇是个电脑高手,大学毕业后,他应聘进了市公安局信息犯罪调查科,成了一名普通警官。这天是个周末,陶宇正在宿舍里休息,手机突然响了。陶宇一看号码,竟然是大学同学周萌萌。周萌萌长得很漂亮,是学院的"校花",陶宇曾经追过她,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态。毕业后周萌萌成了一家外资公司的高级主管,陶宇却只是个小警察,两人的联系渐渐少了。

  • 标签: 黑客程序 笔记本电脑 文件 办公室 电脑屏幕 犯罪调查
  • 简介:作为古代朝鲜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春香传”的故事在当代分别经历了朝鲜与韩国电影界的多次重新阐释。朝鲜版的电影《春香传》更具有与国家意识形态合流的正统性;而韩国版的同名电影则更具有商业化的特点。但在这两种不同的阐释中,原本作为故事本体的“民间性”却都被悄然架空。

  • 标签: 《春香传》 朝鲜 韩国 民间
  • 简介:一段时间以来,官员子女火箭式提拔广受质疑而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人们注意到,不论是25岁"高票当选"的女镇长,还是27岁被提拔的副县长;不论是22岁的团县委副书记,还是毕业三年就官至地级市的团委副书记,其背后都站着一个当官的老爸.而有关当局回应民众质疑时都是一个说辞:程序合法.可有的话音没落便真相大白,于是就有了25岁的女镇长与其父同一天辞职,22岁的团县委副书记与其父同一天被免职,27岁的副县长也被免职的连台好戏.原来,所谓的"合法程序",只不过是一些手握公权力的人蒙人耳目的障眼法,是图谋一己之私利的玩偶和道具.

  • 标签: 程序玩偶
  • 简介:摘要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作为一种应付紧急情形的临时性强制措施,其内涵决定了由它产生的羁押状态除了拥有一般羁押强制性、法定性的特点外,还拥有紧急性、暂时性的特点。但在实践中侦查机关对刑事拘留的使用已经背离了刑事诉讼法立法目的,本文就从该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几条改革的意见。

  • 标签: 拘留 现状 问题 完善
  • 简介: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赫伯特.帕卡提出诉讼价值的观念,之后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刑事诉讼的价值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关于刑事诉讼价值的基本理论,试图从多种理论的较量中探索平衡我国的刑事诉讼的价值。

  • 标签: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价值 价值选择
  • 简介:1999年11月20日早晨6点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然而,这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梦想与光荣的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

  • 标签: 程序员 航天发射场 孤独 试验飞船 中国人 宇宙飞船
  • 简介:莎翁的《驯悍记》取材于苏格兰民谣《一张马皮捆悍妇》,莎翁不仅把"驯悍"事件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而且对彼特鲁乔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运用了陌生化的策略。正是借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打破了观众对传统驯悍内容的常备反应,不仅巧妙地揭示了一个掩藏在财富追逐面纱下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而且在完成他对传统驯悍文学和文化修正的同时传递了"两性和谐"的家庭婚姻理念。

  • 标签: 莎士比亚 《驯悍记》 陌生化
  • 简介:  企业破产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有益作用,但同时在破产程序中也出现了大量恶意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破产欺诈行为,欺诈破产之风,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信誉及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严惩破产欺诈犯罪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中的破产 破产欺诈 视野中的
  • 简介:刑事实是合理、准确量刑的基础,传统的证明理论主要围绕定罪活动进行,对于量刑事实的研究较少,因此在量刑程序改革背景下来讨论关于量刑事实的讨论显得意义重大,量

  • 标签: 事实界 量刑事实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不断进步和完善。然而近几年媒体曝光了多起典型案件,不难看出我国的司法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比如如何发挥律师、法官、检察官在预防冤假错案中的作用,如何防止刑讯逼供,我国的相关立法是否不够细致等。这引起了全社会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冤假错案的发生,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发生冤假错案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实现司法公正,维护法治和社会秩序。

  • 标签: 冤假错案 刑讯逼供 疑案从无
  • 简介:摘要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问题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热点,他的设计及遵守直接关系到死刑案件的质量,死刑复核程序的发展演变在不同阶段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疏漏,死刑复核程序在实践中的运行难以实现立法初衷,仍存在不少弊端。本文将试着分析死刑复核程序制度在设计上的弊端,进而探索其出路。

  • 标签: 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权 完善
  • 简介: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工作中,由于个别环节操作的随意性,造成责任追究不到位甚至不追究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制定责任追究细则,规范责任追究的程序。对违反责任制规定,需追究纪律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案件检查和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对需采取组织处理方式追究的,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施;对需采取警诫方式追究的,一定要形成规范性文字记录,形成专门的追究记载,存入本人廉政档案。只有这样,责任追究才能落到实处。

  • 标签: 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 责任追究制 反腐败 纪检监察工作
  • 简介:摘要刑事和解理论的产生正顺应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了这一要求,它的研究及运用既能节省司法成本、提高刑罚效益,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加害人及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实现加害人的再社会化,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刑事和解 可行性论证 前景展望
  • 简介:摘要《刑法》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言下之意,除“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应判处死刑外,其他犯罪人均不适用死刑。“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是我国的基本死刑政策。

  • 标签: 慎用 死刑 醒悟悔罪 缓期 毒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