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正>他,自缚于桅杆上,为了完成必需的旅程,不被海妖迷人的咏叹调唤入海中。任绳索如何紧缠身躯,也不能抑止心灵随旋律飞走。致命的悲咏是如此美,美得连活下去的欲望也倦怠了,疲倦啊!疲倦感把什么都唤起了——征战,分离,年复一日的等待,所有的一切都被唤起了。在此时此曲中只充满了悲伤和厌弃。连痛苦也失却了强度,仿佛投入深海的巨大岩石,被无处不

  • 标签: 尤里 活下去 疲倦感 复一 喀耳刻
  • 简介:唐代的诗人不乏写景高手,但我觉得能将景致写活,乃至将一处不见经传的景点写成千古名胜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张继,另一位就是韦应物。韦应物属于独具慧眼“创造”风景的佛手,将滁州一条无名小溪写活。

  • 标签: 韦应物 诗人 写景 张继 唐代 创造
  • 简介:我是1995年2月1日晚读完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尤利西斯》三卷本的,那天正好是年初二。我读完后的一个久久不能从脑际离去的想法是:小说也可以这样写?那时候我就想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时间。虽然没有时间去写下我对这部奇书天书的一点个人想法,但我还是在读时在书的空隙处涂下了一些。

  • 标签: 《尤利西斯》 乔伊斯 创作手法 普鲁斯特 世说新语 文学创作
  • 简介:这事儿说起来算不上远,也谈不上近.一名纵火狂被警方逮捕,后被判为终身监禁,关进了北方某座监狱的单人牢房.冰冷的牢房里没有一丝烟火,纵火犯就不时地在大脑里勾画出监狱熊熊燃烧的场面来取暖.

  • 标签: 监狱 逮捕 监禁 纵火 场面 尤利西斯
  • 简介:<正>伊朗(波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独特的伊朗(波斯)文明,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我国自古以来和伊朗就有着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远在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武帝“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汉书·释老志》),大夏即今日中亚细亚巴克特里亚,张骞的副使到达安息国——亦即古代波斯的帕提亚(Parthia)王国。自此以后,中伊两国之使节和民间友好往来络绎不绝。特别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六世纪,经由伊朗的“丝绸之路”开通以后,经济上的频繁往来,大大地促进了中伊两国文化艺术交流,至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中伊两国文

  • 标签: 古代波斯 东方文学 外国文学史 中世纪 文学研究 生平与创作
  • 简介:宋代诗派林立,宋初就有所谓白(居易)体、晚唐体、西昆体,其中犹以西昆体的影响最大。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令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杨亿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即长达千卷的《册府元龟》),王钦若奏请以钱惟演等十人同编修.参与编修和一些未参与编修的文人,不时以诗歌唱和酬答.

  • 标签: 西昆酬唱集 西昆体 杨亿 钱惟演 册府元龟 欧阳修
  • 简介:本文尝试从广义的声音角度进入乔伊斯的作品,讨论现代文学利用传统媒介--语言--仿拟声音来拓展文学的表现能力.本文所谓声音的涵义是:文学作品里被赋予意义的生活噪音、特别音响以及富于政治、历史、文化内涵的乐曲和歌谣等.本文目的是检讨一种媒介(语言)仿拟另一种媒介所发生的变化,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 标签: 音响 尤利西斯 碎片
  • 简介:<正>古人大约是感伤得紧,在我读过杨的这首诗之后,作如是想。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入户飞,细草当街积。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暮山之幽,临风望羽客。——杨:《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 标签: 怀人 风望 盈樽 薛道衡 酬范记室云 内史舍人
  • 简介:<正>起义者(纪念瓦列瓦的公爵们)对于我们来说自由是用健康、生命和世上的一切筑成的铁柱钢梁,我们不怕大刀和杀头,也不怕额上流血负伤,古罗马之水孕育了我们祖先的头颅,

  • 标签: 祖先 诗歌作品 抒情诗 语言 祖国 散文
  • 简介:尼采的著作中轻视女人的言论十分著名。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赫西俄德在《神谱》和《劳作与时日》中的女人神话叙事,把赫西俄德和尼采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看似毫无共通之处的作家联系起来,解读从赫西俄德开始并根本影响西方文明的潘多拉之谜,揭示从赫西俄德到柏拉图、再到尼采以哲学沉思诗人身份和诗歌职能的思想的相互承传。

  • 标签: 潘多拉 赫西俄德 尼采
  • 简介:《洪堡的礼物》是美国著名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主人公西特林所忧所思问题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他的个人问题、当今世界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命运问题等,深刻地反映了当今西方的社会问题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 标签: 索尔·贝娄 《洪堡的礼物》 异化
  • 简介:在《卡萨玛西玛公主》中,亨利·詹姆斯以本真的叙事手法,将伦敦的城市景观、时代思潮、阶级结构、政治状况等诸多要素以全景画的方式再现给读者,把伦敦的诸多空间元素塑造成蕴含着权利、身份、性别等多维社会因素的体系。亨利·詹姆斯以自己独特的空间意识将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小说中涉及到的监狱、街道、百货商店等具体的伦敦空间意象中:米尔班克监狱表征着规训机制,伦敦的街道再现了典型的观看政治,伦敦的百货商店彰显出新型的民主政治,小说中每个被书写的空间都再现出当时新兴的政治观念。

  • 标签: 亨利·詹姆斯 《卡萨玛西玛公主》伦敦 监狱 街道 百货商店 政治
  • 简介:“女性话语”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反映,重建女性话语意味着打破男权文化传统和语言秩序的束缚,恢复女性的想象自由,把女性对生活的体验写进历史。埃莱娜·西苏倡导的“女性书写”和莫尼克·威蒂格实践的“女同性恋书写”都建立在反思身体和语言的基础上,但两者之间的差别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差异是驱动“女性书写”这种特殊语言的马达,那么威蒂格的“女同性恋书写”则通过拒斥“女人”这一概念,反对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本质。本文对这两种书写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它们颠覆现有秩序、改变未来潜力以及不可避免的局限。

  • 标签: 话语主体 女性书写 女同性恋书写
  • 简介:本文研究莱斯利·马蒙·西尔克,一位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尔克的作品以及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旨在强调西尔克作为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独特身份。第二部分研究西尔克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标签: 自然 身份 土地 女性 地域文化 生态女权
  • 简介:<正>《尤利西斯》(Ulysses,1922)之所以被尊为20世纪的文学经典,除了它用高度浓缩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形象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外,还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散文文体和一种崭新的小说形式。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用克莱夫·贝尔(CliveBell)的“有意味的形式”命名之。因此,它是在“有意味的形式”中直喻现实,从而获得了划时代的创新意味。

  • 标签: “有意味的形式”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布鲁姆 意识流手法 直喻
  • 简介:眼下谈到书,我首先想的自然就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已经日日夜夜同它打了两年多交道,但愿明年此时能脱稿。由这部书我又很自然地想到你。3年前,倘若不是你那么热情怂恿,我是绝不会心血来潮,贸然拾起它的。因为我充分了解此举的难度。半个世纪前在剑桥那样的条件下,我都未敢尝试。如今,人已八十好几,能搜罗到身边的参考书终归有限,向人请教起来更没那么便当,这真是没罪找枷扛!然而正如你所说,这是个亟应补上的空白。七十多年前问世的

  • 标签: 《尤利西斯》 乔伊斯 梦之谷 芬尼根守灵夜 创作界 作品自身
  • 简介:本文作者是我刊的老读者,在高中时期即订阅《古典文学知识》,后来受此影响报考中文系。2000年第一期,我刊“新世纪笔谈”栏目曾刊发其个人感想《我与〈古典文学知识〉》。现作者正在澳门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并将其读博期间的第一篇文章发至我刊。

  • 标签: 古典文学知识 山水 谢混 博士学位 澳门大学 中文系
  • 简介: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不仅对父权制文化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而且还突破了理论话语惯有的表述方式。从伍尔夫到西苏以来的女性主义批评家提供了理论话语的另一种可能性,她们以女性的、不确定的“我”作为话语主体,以虚构、隐喻等文学性的话语方式来打破正统理论话语的逻辑结构,从而促进了西方理论话语的转型。

  • 标签: 女性主义 伍尔夫 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