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胡志明昨天晚上又来找我了,手上还沾满了做糕点的糖渣.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张开的遮阳罩下透过来的微弱光线中看见他站在床边.我想,一定是大女儿把遮阳罩打开的,好让我别忘记早上太阳又升起来了.我已是上了年纪的人.女儿似乎觉得说不定哪天早上我连自己是否活着都不知道了.这个傻丫头!说不定哪天晚上我还能从床上爬起来,溜进她房间,撑开她屋子里的遮阳罩,好让她一清早就见到太阳呢.她也是六十四岁的人了,该替自己操操心了.我是不会死于健忘症的.

  • 标签: 奇山 山飘香
  • 简介:《换位》是第一部奠定戴维·洛当代英国最佳小说家之一地位的校园小说。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聚焦、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换位》体现了洛主张二元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的思想主旨,在坚持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同时,糅合现代、后现代小说技巧的创作风格。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解读《换位》,准确把握洛小说的整体风貌及批评趋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戴维·洛奇 《换位》 叙述
  • 简介:在《思妙想》中,约翰·巴思对当代文学的主题关注至少包括三层含义:首先,他将当代文学主题植入文化史语境中来考察,通过指涉多个文学人物来表达对现代主义鼎盛期的看法,并演示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当代文学的状况.其次,他在虚构关于奖项的镜像模仿中表达了他对文学奖项所持的悲观态度.再次,他用戏仿和自我戏仿来评价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评论界对小说的各种评论以及巴思本人的文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小说是一部当代文学状况的批评,巴思的当代文学观在文本中清晰可见.

  • 标签: 《奇思妙想》 约翰·巴思 当代文学观 文学奖项
  • 简介:教授是美国著名批评理论家、《诺顿批评理论选集》主编、俄克拉荷马大学讲座教授。他的《解构主义批评》(1983)和《美国文学批评:30年代至80年代》(1988),后者的2009增订版改名为《193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批评》)为我国学者所熟悉。他的后期著述包括《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后结构主义》(1992),《理论之重要》(2003),《与理论同行》(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理论之梳理,批评与辩护:李选集》(2010)。本次访谈成于2009年4月。在批评理论兴起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它进行回顾与展望,话题涉及到我国批评界关注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对“批评理论”的界定,批评理论兴起的时代和学术背景,文学研究与批评理论的关系,批评理论和文学院系乃至和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对文化研究的反思,“后理论”以及“反理论”思潮出现的缘由,以及批评理论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 标签: 批评理论 解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60年代 文化研究
  • 简介:俄国形式派的关键性批评概念“陌生化”和《文心雕龙》中的“隐”和“”,在涉及创作论、文学史观、文学自身形式演化等方面有颇多共通之处。从创作论角度出发,两者都强调文学语言形式的扭曲变形以达到或“阻滞”、“延缓”,或“曲意幽隐”的审美效果,同时反对文学创作的习套化,并从文学体裁、技巧手法等形式因素的历史成因中去整体把握文学发展史的演进轨迹。其间所呈现出的一些差异,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诗学背景上的原因。

  • 标签: 《文心雕龙》 创作论 文学发展史 文学史观 诗学 形式
  • 简介:洪亮吉(1754—1809),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他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学者兼文学家,尤以精于舆地学著称。嘉庆四年,因越职言事而谪戍伊犁。洪亮吉于流放期间被禁诗酒。由于对刚刚经历的上书案仍然心存余悸,他在奔赴伊犁途中就痛下断绝诗酒的决心。因此,今天所能见到的他在行戍途中及谪居伊犁时期的作品基本上是赦还之后的补作,是构成其流放文学的重要部分。这部分作品中的诗歌后来被编成《万里荷戈集》,在他

  • 标签: 洪亮吉 松树 伊犁 流放 越职言事 喷溢
  • 简介:<正>叶赛宁的著名组诗《波斯抒情》(1924—1925),在诗人不平坦的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位置。从思想倾向看,这是一部进取向上、憧憬未来、洋溢着社会主义祖国自豪感的力作,与他的以空虚没落、内心矛盾为特征的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有着天壤之别,成了他结束“精神危机”时期的标志。就艺术成就而论,它是一件才华横溢、优美绝伦的珍品。由于诗中摈弃了意象派矫揉造作的手法,他那独辟蹊径的意境更显隽永,他那情景交融的技巧更加园熟。因此,叶赛宁在生前最后一年对他的妻子托尔斯泰姬·叶赛宁娜说,《波斯抒情》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 标签: 艺术特色 艺术成就 爱情 玫瑰 手法 叶赛宁
  • 简介:<正>克雷洛夫一生写了二百零五篇寓言。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寓意深刻,反映了作家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刻的民主思想。他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在作品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人生的坎坷,诉说了普通人的疾苦,也嘲讽了专制统治者的凶残。由于他的寓言风格的独创性和描绘生活的真实性,又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达到寓言创作的新高峰,所以别林斯基评论说:“克雷洛夫创造了俄罗斯的寓言。”

  • 标签: 克雷洛夫 寓言作家 现实主义 民族特色 民主思想 作品
  • 简介:考察宋玉的创作心态,不难发现《风赋》乃是"讥赋",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寓言赋,不论是其创作中艺术构思,还是艺术技巧,都是极有价值的。正是宋玉《风赋》的对比谋篇的方式特点,以及内容上不再如屈原一样以抒情为主,而增添了说理和讽谏的成分,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最终确定了文赋的样式。所以对宋玉《风赋》思想价值及其艺术价值的探讨,在作家作品的研究中,是有特定意义的。

  • 标签: 宋玉 寓言赋 思想价值 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