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外国文学名著辞典》(这是外国文学系列辞典的第一部,其他三部为《外国文学形象辞典》、《外国文学名家辞典》和《外国文学名词和术语辞典》)的出版是一件合乎时宜,适应现实需要的有意义的事。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突起及其发展,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作为五四文学传统的代表者鲁迅先生提出过“拿来主义”,他自己就是最能以宏大的气魄、正确的态度接受外国文学滋养的典范。但解放以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左”的思潮干扰,外国文学的介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的作品不多,而且是限制在某种狭隘的框框之内,有所偏废。在那“史无前例”的时期,更是完全停顿了,形成了一种闭关锁国的局面。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政策的指导和鼓舞下,才打

  • 标签: 外国文学名著 作品 文学形象 辞典 五四文学传统 五四新文学运动
  • 简介: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TheSoundandtheFury,1929):源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贝恩》。主人公麦克贝思受女妖蛊惑,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谋杀了苏格兰国王,篡夺了王位,但内心却从此因为罪恶感和恐惧而不得安宁,生活对他成了一种折磨。他感叹道:“生命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对人类社会中的的残忍与暴力持悲观态度。他在这部作品里,描写了一个象征旧秩序的美国南方贵族家庭的没落。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的《禚饼与麦酒》(CakesandAle,1930):糕饼与麦酒是家常饮食,泛指物质享受。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中,女主人的管家责骂喝醉酒胡闹的无赖贵族托比爵士,托比反问管家:你是不是以为你德行好,别人就都该放弃糕饼和麦酒了?毛姆的这部小说辛辣地讽刺了英国时髦文学界的

  • 标签: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 美国南方 莎士比亚悲剧 克贝 贵族家庭
  • 简介:评点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文学名著评点的汇辑、汇刻,明清以来久盛不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与传播价值。凤凰出版社“古代文学名著汇评丛刊”,复旦大学黄霖、陈维昭、周兴陆三位教授主编,涵盖从《诗经》《楚辞》《文选》一类文学经典,到陶渊明、杜甫、韩愈、柳宗元、苏轼、归有光等诗文别集,再到《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等戏曲名著,将历代文学名著的评点有系统地进行搜辑与整理,力求穷尽当下所存的评本,尤其是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的孤本、罕见本,从而将前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思想品格、艺术趣味的批评家的观点汇集在一起,融会群言,以见出不同时代的哲学观念、学术思想、文学观念之异同与演进。

  • 标签: 文学名著 丛刊 古代 文献价值 凤凰出版社 《西厢记》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柳鸣九先生所主编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第7批书共10种,最近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问世。这10种书是:高慧勤编选的《芥川龙之介精选集》、胡家峦编选的《杰克·伦敦精选集》、罗苋编选的《狄德罗精选集》、李文俊编选的《欧·亨利精选集》、傅浩编选的《叶芝精选集》、

  • 标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外国文学 选书 名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芥川龙之介
  • 简介:本文拟就对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生进行的"《红楼梦》女性"问卷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统计,发现当下非文学专业大学生及教师对古典名著的诵读渐趋淡化,高等院校的经典教与学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红楼梦》女性 问卷调查 分析报告
  • 简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漫谈任光宣甘世纪以来,科学领域生机盎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一个新的科技革命高潮。这种时代的新形势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科学与艺术两者的关系问题,也愈来愈引起我国文艺界人士的广泛兴趣,成为文...

  • 标签: 艺术与科学 科学和艺术 科学家 艺术家 艺术作品 科学技术
  • 简介:2007年2月28日,农历春节后的北京,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后第二天,一位名叫彭桓武的科学家孤独地走完了他92年的生命历程。这位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勋章”获得者、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逝世的消息,除了在中科院网站、部分科技类报刊与其家乡——湖北麻城的地方媒体有报道外,彭桓武先生的离世,与那些天充斥各大网站头条的章子怡恋情猜测的消息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他终其一生奋斗的事业: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等事物,已经成为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

  • 标签: 科学家 “边缘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理论物理学家 生命历程 两弹一星
  • 简介:围绕科学禁区与科学家责任的这些问题一直是知识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我们这个一步步滑进科技万能时代的社会亟待做出回答的。同样,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不可能也不应当躲在科学的象牙塔里,必须在狭隘和狂热的科学热情与沉重的社会责任之间做出选择。三位世界伟大的剧作家就这一系列问题在他们的剧作中展开讨论,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面临的困惑和选择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家成为承担人类责任的伟大的人的种种可能性。

  • 标签: 科学剧 布莱希特 迪伦马特 弗雷恩
  • 简介: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表现出很强的科学性,本文以新批评和德里达的"文本"概念为例,认为这些科学化的研究,并不纯粹是对文学活动特征、真相的揭示,而包含了一种主观"信仰"的选择。

  • 标签: 新批评 德里达 批评理论 文本
  • 简介:近代意义上的西方文学诞生自18世纪法国的沙龙中,它曾经参与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在知识阶层爆发的激烈的政治论争。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奠定了文学研究的两条路径,即社会批评和审美批评。20世纪的形式主义理论在“文学性”追求的背后有着浓厚的哲学和意识形态含义,即人类精神的自由与完善,这与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以及二战之后萨特的“介入”理论并无二致。宗教和神学不断为文学叙述提供着不同的世界观和丰富而细腻的生命体验,同时,20世纪的神学和哲学解释学又为文学文本的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来源,这不但使哲学与文学,而且亦使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文化史”写作与文学叙述渐次走向了融合。

  • 标签: 近代西方文学 形式主义 文学性 介入 叙述 新文化史
  • 简介:刘长林教授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早期的成果主要体现于《中国系统思维》(1990年初版)。该书认为,思维方式是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因,对于文化现象之趋向演变与性状呈现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它把作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传统思维方式具体归纳为十个方面,即:较早的内向性主体意识和浓厚的情感因素;重视关系(包括人际关系)而超过实体;重视功能动态而超过形质;强调整体,尤其关注整体与局部关系;认为整体运动是一个圆圈;重视形象思维,善于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会贯通;偏向综合而疏于分析;喜重平衡均势,强调调和统一;重视时间因素超过空间因素;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思维。

  • 标签: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科学观 文化基因 形象思维 系统思维 文化传统
  • 简介: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研讨会于2004年4月6日——8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近二百位来自全国各高等学校学报、各社会科学研究期刊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刊副主编邹建军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在小组会上就中国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及其在本刊的实践作了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周宪教授主持,

  • 标签: 中文社会科学 南京大学举行 学术规范
  • 简介: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一年一度的“英特尔科学奖”2009年1月14日公布2009年300名初选入围的高中学生名单。华裔学生再度表现亮眼.入围人数居各族裔之冠,共有约80位华裔高中生入围,超过去年的70余位。

  • 标签: 英特尔科学奖 华裔学生 诺贝尔奖 美国 《世界日报》 高中学生
  • 简介: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日新增三名华裔院士,他们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细胞生物学教授朱健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游景威,以及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

  • 标签: 美国国家科学院 外籍院士 教授 健康 华人 霍普金斯大学
  • 简介:E.L.多克托罗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其作品经常以对美国历史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式来批判美国的社会现实,这在《自来水厂》和《大进军》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两部作品里,作者分别借助"镀金年代"和美国内战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想象,揭示了当代美国科学主义影响下的科学伦理危机:科学家在实验中对弱势群体的无情利用,科学与财富和权力的勾结以及科学家在对理性知识的过度追求中所出现的伦理情感异化,从而变成了科学主义"怪人"。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美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危机及其社会危害不仅可以增进读者对多克托罗本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也更能让他们反思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 标签: E.L. 多克托罗 科学主义 科学伦理 危机
  • 简介:<正>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散文家,瞿秋白(1899—1935)在译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方面,由于他跟鲁迅等许多左翼作家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从而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五四”时期为开端,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较广泛地译介和宣传,则始于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

  • 标签: 现实主义 文学运动 创作方法 文艺理论家 浪漫主义 拉普
  • 简介:<正>1980年3月26日苏联《文学报》登载了马尔科夫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章,摘译如下: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实质的争论早就存在,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这一争论更为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家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以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验为依据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极广泛的可能性;另一种观点虽然也承认这些可能性,但实际上却把这些可能性理解得很窄。我的看法接近第一种观点。我们的同时代人是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是积极向上

  • 标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近二十年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 艺术创作 可能性 艺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