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能够从书信的文字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一些与写信人和看信人有关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书信的文字语言中包含着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各种信息。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有岛武郎 《宣言》 发话人 受话人
  • 简介:本文寻绎了福楼拜影响乔伊斯写作的踪迹,主要围绕艺术观、视觉空间和意象的构造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可以明辨出,乔伊斯虽对前辈大师福楼拜的艺术言论和他的文学文本博观约取,却以强势写作的姿态把本已精当、筒切的原型创造性地移植到新的语境中,呈现了夺胎换骨、金身重塑的艺术表现力。

  • 标签: 福楼拜 乔伊斯 艺术观 视觉空间 意象
  • 简介:"穿越文"《木兰无长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文言情的成分,把写作的重心放在贺穆兰/花木兰的军旅生活上,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女性向"网文。

  • 标签: 《木兰无长兄》 女英雄 军旅生活
  • 简介:这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含蓄、隽永、简练,便于记忆和流传。俳句作为一种独

  • 标签: 日本 松尾芭蕉 诗歌 俳句 艺术风格 生命意识
  • 简介: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寄寓着深厚的创作寓意,酷似本真的童年生活背后折射出对理想教育方式的诗意探索。这样的诗意探索借助精致的结构形式来呈现,散发出独特的写作方式所生成的艺术美感,凸显出丰富多变的语言风格。

  • 标签: 结构形式 教育方式 诗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