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记忆中砖红色朴素而有阳光的一排平房再次出场了。平房从前是病房,而那个医院也是不陌生的。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里,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小镇上的将军》,那个医院就在那篇小说中不明不暗地复活了。也许不叫做复活,医院原本就是存在的,它的颜色确实不明不暗,是那种洁净的和肮脏的白色。若干年后,我遇到《十月》的一位老编辑,老编辑说,是我编发了《小镇上的将军》。我告诉他,我就是长在那个小镇上,而且就是在小说中的那个医院里长大。医院是我的家园。平房坐落在医院后面的一隅。很长一段时间它的用途是作传染病房。病房

  • 标签: 《十月》 我不知道 传染病房 大脑袋 天都 金光灿烂
  • 简介:一个个粽子摆上了岁月的四方桌,就会变成人间礼敬的节日。一个从历史中走来的节日,一年又一年的与粽子有关,更与一块石头有关,与一个诗人的名字有关。它,成了五月的印记,烙在人们思想中,不可磨灭。端午,你又来了

  • 标签: 端午 粽子 节日 印记
  • 简介:<正>于淑贞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时,1981年的阳光就会潮水般从天边漫来,淹没我的头顶。还有《甜蜜的事业》,我一听这些歌心里就要起鸡皮疙瘩。"心爱的人哪,携手前进,携手前进……"你不要嘲笑我的感动,在这样的歌词面前我就是一摊稀泥,扶也扶不起来,而且脸上无限憧憬,只不过憧憬的不是未来而是身后遥远的1981年。1981年我才十一岁,跟着我妈住在鄱阳县柘港中学。我妈在中学教书,我在两里外的小学读书。我的学生时代主要是在县城里度过的:幼儿园、初中、高中还有一年级和五年级。我在柘港只读了二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一个学期(另一学期在奶奶那里混),可是我

  • 标签: 学生时代 鄱阳县 露天电影 五年级 红色花朵 七八
  • 简介:春天的典礼[以色列]米彻尔·戈夫林傅俭译这个故事源于我儿时听说的一些传闻。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渐渐淡忘了,传闻的本来,偶尔想起来,也只是深藏其后的一点精华。故事与这样两个陌生人有关:他们曾经到我家吃过饭,但在我的记忆中,打那以后却再也没有来过。虽然人...

  • 标签: 药剂师 百叶窗 测量仪器 地理学家 记者们 原始森林
  • 简介:<正>一、心胸莎士比亚,你的心胸坦荡荡吸收这个的俊逸,模仿那个的开阔,只要能写出更动人的诗剧,让感情在舞台上燃成烈火。但又比火永恒。多少人物的命运留下了长远思索的命题: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困惑,一个老年父亲在荒野的悲啼,

  • 标签: 青年知识分子 舞台 莎士比亚 模仿 老年 困惑
  • 简介:<正>春天我一直不喜欢明媚这个词,尤其是在形容春天的时候。春天,我一直以为就是暖昧。暖昧的季节,阳光和雨水轮番上演。许多蛰伏和即将死亡的事物,又重新抬起了头。其实这重新的意义并不都是很大!欢迎一些事物消失,也许才是一种真正豁达和前瞻的心态。我在春天里行走,即使我不动,春天的时光也一样洇过我的思想,消逝于永远不会回头的深处。没有一个相同的春天?有的只是相似。短暂的春天,暂时遮掩了死亡。缠绵的雨水,又悄然地勾动了怀旧。因此我说暧昧,不仅仅是指诗人的下午,三点钟咖啡屋低回的音乐;也不仅仅是艾略特的残酷的四月;当一株茑萝开始寻找到一面斑驳的石墙,暖昧产生了。并非爱情!只是暧昧,仿佛我在人

  • 标签: 咖啡屋 漂泊者 隐者 池莉 屯溪老街 人的眼睛
  • 简介:本文以国际比较为参照系,从文明史的视角,考察了《圣经》文学中的一节,即雅2:8-17。重点考察了羚羊、小鹿、斑鸠、鸽子、狐狸等动物意象。对于原文中的呼格用法,巧用代词等复合意象分析较为细致深入。立论中详尽考察了中外文史料,使立论在文本分析与考史求证中得到深化。

  • 标签: 圣经 雅歌 比较研究 意象
  • 简介: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提出了滥用杀虫剂和化学药品给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揭开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从《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到1963年初,美国当代著名的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段时间里发表了“榆树”、“侦探”、“高烧103度”等著名诗作。普拉斯的这些诗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卡逊及其《寂静的春天》的影响。这些诗篇包含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意识,反映了一定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 生态环境
  • 简介:阿哈隆·库曼姆(AharonKumem,1933-)教授是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莱文学系的系主任,长期从事希伯莱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以研究希伯莱诗歌见长,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涉猎范围很广,从圣经时代、中世纪到20世纪近3千年的希伯莱诗歌,几乎无所不包,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他对希伯莱小说的研究也颇有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库曼姆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颇有造诣,特别对莎士比亚戏剧情有独钟,并把莎士比亚精致的《李尔王》和他的许多商籁体诗歌译成了希伯莱文.

  • 标签: 诗歌 文学 小说 时代 上帝 发表
  • 简介:本文重新解读李健吾先生的名剧《这不过是春天》,认为这部描写草命题材的剧作,事实上也是一个反映两性关系的悖论。革命话语形成这部戏的表层结构,而深层结构则是两性间的矛盾与紧张,这是剧作家在创作中无意留下的性别痕迹。

  • 标签: 深层结构 革命 两性的 悖论 李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