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王佐良教授的专著《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现刊登中国莎学者何其莘教授和读者四川省粮食学校的李伟民同志对该书的评论,以飨读者。我们竭诚希望爱好外国文学的朋友们撰写国内外新书的评论,惠赐我刊。

  • 标签: 新探索 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 粮食学校 王佐良 四川省
  • 简介:<正>什么是依存美?康德的定义是这样下的:“以这样的一个概念并以按照这个概念的对象底完满性为前提……是作为附属于一个概念的(有条件的美),而归于那些隶属于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对象。”,与之相反,纯粹美却是这样一种美:“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说该对象应该是什么。”从二者的比较观照中,显然,康德认为纯粹美是一种单纯形式的静观,容不得半点“概念”即利害感的骚扰。相反,依存美的最大特点却恰恰在于它的“概念性”,依存美不是一种空洞形式美,而是一种包蕴着理性内容的有条件的美。在这里,笔者从依存美的特点出发,单就依存美的价值作用问题,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们肤浅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一、依存美肩负着在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架桥过渡”的重任康德美学驮负着沉重的哲学使命。他的《判断力批判》是出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需要,即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过渡的桥梁而写的,并因此才使其庞大的哲学体系得以最终完成。如康德所说:“我以此结束我的全部的批判工作。”面对康德美学庄严的哲学使命,纯粹美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最终,在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架桥过渡”的重任也就历史性落到了依存美的头上,康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过渡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由自由概念领域向自

  • 标签: 依存美 自由概念 自然概念 康德美学 实践理性批判 美的理想
  • 简介:<正>美国的进步文艺理论家安妮特·鲁宾斯坦曾指出:“人类文化伟大时代的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总是带有政治性的,是属于一定党派的。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当然,最富有人性的人——伟大的艺术家——就更带有政治性了……。”英国文学史上的巨匠——莎士比亚是社会的“产物”,那么他的作品也同样要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社会思潮。社会的变化,也要引起社会各种观念的变化。莎士比亚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及特色,这与社会不同时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我们深入研究莎士比亚不同时期的作品及进一步探讨他的创作体系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反之,我们就不可能全面而又准确地认识莎士比亚作品的本质。

  • 标签: 莎士比亚 悲剧创作 思想基础 新探析 微观世界 后期创作
  • 简介: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西方对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品特曾被称作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剧作家本人一贯反对为他的剧作贴上任何流派的标签。品特剧作的最大特点是剧中含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品特的早期剧作《看房人》,指出剧作家的意图就是引导他的读者和观众在模棱两可的话语中和复杂多变的人物之间探索真相,而这也恰恰是品特五十多年戏剧生涯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看房人》 哈罗德·品特 戏剧文学 题材
  • 简介:<正>T.S.艾略特的代表作品——《四个四重奏》,虽然目前尚不见系统的评论文章,缺乏较深入的研究,但零星的结论普遍将它说成是艾氏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登峰造极”的标志,并且认为诗的语言“丰满、深邃、直接有力”。这是一种缺乏研究的立论,也似乎是对文学评论自身的嘲弄。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不正确或不全面的看法。

  • 标签: 《四个四重奏》 艾略特 生命哲学 诗歌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述评
  • 简介:<正>边际性是现代人面临的重要临界形态,每个生命个体毕生都在处理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边界。经常遭遇边界主题的作家是昆德拉,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也一样地被他们惊吓。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了我自己圈定的界线。对界线的跨越(我的"我"只存在于界线之内)最能吸引我,因为在界线那边就开始了小说所要求的神秘。

  • 标签: 卡尔维诺 昆德拉 我自己 生命个体 边际性 生存形态
  • 简介:《论语》的文学性历来很少受到关注,偶有涉及,也大多集中于“侍坐”这样场景具体、对话详细、人物众多的篇章。纯语录体部分言简意赅,自有不同于《论语》其他部分的文学特色。其文学陛不仅体现在褒扬人物时程度有区分,还体现在通过只言片语塑造人物形象。纯语录体在表达贬斥感情时特点也比较突出,不仅注重使用多样化的直接否定词,还通过反问和虚词的使用来加强否定色彩。《论语》这种文质兼重的文学特色影响了后世诗歌和散文创作。

  • 标签: 《论语》 纯语录体 褒扬 贬斥 文学性
  • 简介:当美国犹太文学逐步完成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后,人们开始更多地关心以色列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流散海外的犹太人的思想和生活,愈加凸显其身份的模糊性,但也给美国犹太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菲利普·罗斯在小说《夏洛克行动》中将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与自传体手法巧妙结合,展示了对犹太人内心探索的外化过程,以置身中东冲突的亲身经历揭示犹太知识分子回归后身份变化的可能,尝试用戏仿的手法颠覆莎士比亚以来描写犹太人形象的传统话语。

  • 标签: 《夏洛克行动》 犹太身份 以色列小说
  • 简介:19世纪中期(1830-1850)英国小说的繁荣,主要归因于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和人民大众异常活跃的精神面貌.但思想家J·S密尔(JohnStuartMill,1806-1873)对小说所持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尴尬处境."文人雅士普遍以诗为乐;而浅薄寡闻者则痴迷于小说"(Mill71).

  • 标签: 康拉德 小说艺术 英国 叙述形式 审美体认
  • 简介:《20世纪外国文学史》近日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外国文学界的喜事,本刊表示祝贺《20世纪外国文学史》共五卷,是国家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由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担任主编,北京大学陶洁教授和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担任副主编。为使广大外国文学爱好者、外国文学研究者、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这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国家最多的外国文学通史有所了解,本期刊登吴元迈主编为全书撰写的“绪论”,以飨读者。

  • 标签: 《20世纪外国文学史》 中国社科院 “九五”规划 文学研究所 文学爱好者 副主编
  • 简介:对于《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屡见津津乐道者。本文基于对小说本身的艺术感受,通过对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文本形象和情节的探析,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人格合成的作品。

  • 标签: 《西游记》 文本形象 人格合成
  • 简介:在意大利文学和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乔叟对自己的创作、对英诗的发展和文学的本质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这时期的重要著作《声誉之官》就是其探索的艺术体现。在诗里,作者既揭示了文学作品的虚构性质,也强调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并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艺术地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观。他还将生动的口语运用于诗歌创作并尝试内容与语言风格之间的有机统一,这也是英诗史上一个重要发展。

  • 标签: 乔叟 诗歌创作 文学 诗史 广泛 虚构性
  • 简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这句话来形容长年在壮文工作第一线打拼的蒙元耀先生,其实倒也相当合适。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圣灵从我眼前走过,我的心动了,我的生命受到鼓舞。"——2006年,冯秋子在她的散文集《圣山下》的扉页,写下了这句题记。那时,她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六年后会用文学之外另一种她相对陌生的艺术语言——水墨绘画,来铺陈心迹,捕捉意念,拓展力量,发出纯粹的艺术之声。面对她新近创作的现代水墨作品,观者不仅受到了鼓舞,还能感受到自在生命之建构和时空意象之生成——看着那蕴含其中的审美能量,如此生动地从我们眼前走过.

  • 标签: 现代水墨 冯秋子 实验 艺术语言 水墨作品 时空意象
  • 简介:近些年的香港喜剧电影佳作稀零,且电影市场混乱。不断追求票房利益的商业喜剧片产业化生产经营,致使香港喜剧电影越来越老套低俗,不得不在低潮中思变并寻求出路。惯用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思维使港产喜剧不再是以本土特色为优势,"港味"变质为一成不变的喜剧标签。喜剧无法完成深刻揭露社会现实及人性弱点的功能,只为商业利益迎合观众的感官刺激,致使香港喜剧电影陷入窘境。

  • 标签: 香港喜剧电影 商业化 创新 不协调
  • 简介:本文认为露丝·尾关的小说《食肉之年》(1998年)对于生态批评而言既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又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因为它将生态批评复杂化了。这部小说模糊了虚构与事实的疆界,使原本简单的关于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身份的概念成为新的问题,将小说样式本身大胆地推进到一个更能适应日益多元化的传媒时代的新方向。然而,在行动主义的情感伦理视野中,这部小说显得格外突出,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研究所在。

  • 标签: 全球化 生态批评 食品 美国亚裔文学 行动主义
  • 简介: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的发疯,不仅对人文主义信念的先验价值地位提出了怀疑与否定,而且表现了信仰断裂给人带来的精神危机;通过哈姆雷特的探索与毁灭,以人为出发点对人自身、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从哈姆雷特的发疯与毁灭中我们看到:人是有限的,仅仅靠肉身的力量无法走出生存困境,还要有信仰的支撑.但肉身的抗争并不是毫无意义,悲剧英雄通过肉身的毁灭使灵魂升华为一种启迪人们超越有限获得无限的力量、情愫和品质.

  • 标签: 哈姆雷特 毁灭 抗争 生存困境 莎士比亚 精神危机
  • 简介:据印度尼西亚《商报》报道,印尼民族建设基金会刨会主席汪友山偕夫人林美莉,日前假座雅加达慕利亚国际大酒店为两位华裔女杰陈玉兰、欧阳春梅及澳大利亚学者查尔斯·柯柏尔举行颁发“民族建设奖”仪式。

  • 标签: 民族建设 陈玉兰 印度尼西亚 《商报》 澳大利亚 基金会
  • 简介:<正>在军事文学领域中,前苏联伟大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一篇独步古今的短篇杰作。小说以其深沉的感情力量和对人类命运的哲理叩问,激起了东西方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小说也以其对传统军事文学的大胆、成功地突破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成就在前苏联当代文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成为一部在前苏联的当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不朽之作。

  • 标签: 《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 军事文学 悲剧命运 索科 主人公
  • 简介:司马池(980—1041),字和中,夏县(今属山西)人,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之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后为建德郫县尉、知光山县,治绩著声朝野,于天禧五年(1021)迁秘书省著作郎,继而复兼监察安丰(今安徽寿县南、

  • 标签: 司马光 宋诗 诗人 宋初 历史学家 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