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他的作品流露了对谍报工作的怀疑,反映了间谍幻想的破灭。《俄国情报所》是他1989年发表的新作,小说以一包绝密的涉及苏联军事机密的书稿为线索,围绕着英国出版商布莱尔被迫充当间谍的遭遇以及和苏联妇女卡佳的爱情纠葛展开情节,勾勒出在当前缓和的形势下西方间谍工作的新特点,以及英美间谍机关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 标签: 兰道 我不知道 克莱夫 洛夫 告诉我 对我说
  • 简介:吉川幸次郎(1904—1980)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一生著述等身,有筑摩书房《吉川幸次郎全集》27卷存世,广泛涉及中国历史诗歌、元杂剧、中国儒家经典、中国文人生活等领域的研究,尤以杜甫研究、元杂剧研究的卓越成就,著称于国际汉学界。吉川著作的单行本,到目前为止,包括台湾出版物在内,被译成汉语出版的,已有不少。

  • 标签: 中国情结 元杂剧研究 文学研究家 中国历史 儒家经典 中国文人
  • 简介:《俄国情报所》1989年在美国出版后,深深地打动了美国读者的心,在《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单上雄居榜首,被书评界称为“一部紧扣历史的令人叹服的惊险小说”。本篇根据1989年5月《纽约时报书评》同名书评摘译。

  • 标签: 纽约时报书评 惊险小说 男女主人公 令人 情报部门 中心人物
  • 简介:侯方域是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出生于官宦世家,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明清鼎革之际,他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目睹了战争、瘟疫、水灾、旱灾、蝗灾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于明朝的灭亡他痛心疾首,对于南明小朝廷他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从这一时期他创作的诗歌可以看出来侯方域浓厚的家国情怀。

  • 标签: 侯方域 诗歌 家国情怀
  • 简介:克里斯托弗·科契是一名享有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当代作家,他强调把笔触伸到人的内心,探索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刻画现代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他的创作内容和方法倾向于“国际化”,多反映西方世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心理上的孤独和压抑感,难以摆脱的危机意识,迷惘中寻找自我的失败尝试等等。

  • 标签: 中国情结 公路 战争 异乡 当代作家 澳大利亚
  • 简介:方侃,上海时代创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就职于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从事亚太地区企业管理咨询与研究。2001年起,落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从事针对“海归”创业的VC基金投资与管理工作,是上海最早从事本土VC、股权投资的人士之一。关于本土VC与股权投资,方博士结合长期的项目实践,为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 标签: 股权投资 起步阶段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张江高科技园区 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
  • 简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纪政是体坛家喻户晓的名字,就像现在的刘翔一样。1968年.在墨西哥第十九届奥运会上.她夺得女子80米低栏铜牌,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拿到奖牌的中国女子。从1969年到1970年,纪政共破、平世界纪录8次:从1964年到1970年。她共刨亚洲纪录44次。她在运动生涯中,共获得77次国际比赛金牌,被各国称为“东方羚羊”。当初创造田径奇迹的纪政今年已经65岁了,近日她来到上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为我们畅谈她的过去以及她与体育与慈善的不解之缘。

  • 标签: 纪政 人生 世界纪录 六七十年代 运动生涯 国际比赛
  • 简介:华裔女作家经常大胆探索性爱的尺度,描述跨国、跨族性爱,强化女性意识。她们作品里的女性是“大女人”,是生活中的主体。相比之下,似乎华人男性作家少有涉及跨国语境的题材,缺乏对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男性的主体性的刻画。本文以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卫慧《上海宝贝》、虹影《英国情人》、吕红《美国情人》、贝拉《魔咒钢琴》等为例,探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跨国恋情文学阐释中的异同。

  • 标签: 华裔女作家 女性意识 跨国恋情
  • 简介:由香港青年联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上海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香港五所大学合办的“共创新世界”2009暑期实习团已于不久前结束了约六星期的实习生活,起程返港。

  • 标签: 中国香港 大学生 实习 世界 亲身体验 暑期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后经典叙事学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阶段,后经典叙事学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一、叙事学新流派的不断涌现;二、对叙事学研究跨学科路径的重访与反思;三、叙事学研究的'历时转向';四、叙事学研究的'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的研究;六、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间的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后经典叙事学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与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
  • 简介:学术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立和全世界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成形可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从提出、得到初步拥护到遭遇部分人反对,其间的论争过程正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术创新的过程。反对中国学派的提法其实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做法,其结果是使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仍然处于学科上的“失语”状态。在欧洲,法国学派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学科意识才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和法国学派的建立,因此,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是完全必要的。中国学派的提出并不就等于完成了学术创新,还必须找到学术创新的路径。中国学派提出的“跨异质文化”、“跨文明”、“失语症”、“变异学”、“文学的他国化”、“西方文论中国化”等命题正是学术创新的具体路径,也是学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学术创新既不能排斥西方,也不能排斥中国,要以我为主在现实的基本问题上找到学术创新的基本点,同时,在学术方法上要有创新。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全球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创新不仅是对比较文学的贡献,同时,在创新思路和方法、路径上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 标签: 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第三阶段 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