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刚刚22岁的李莹,新近出版了颇得津门文学圈内好评的,这使我有了一个新的感觉.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年龄之于文学,大概是20岁属于诗歌,30岁属于散文,40岁属于小说,50岁以后进入随笔和研究阶段.现在这些阶段的界限已经打乱.看来,写小说固然需要生活底蕴,但获得人生个人经验不一定要等到中年,只要具备了个性化的私人生活经验和生命意识就可以把握小说甚至是长篇小说的创作.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对此保持一种情趣盎然的阅读心态,也说明我们的心态还不算衰老.

  • 标签: 《高空弹跳》 李莹 生活体验 小说 艺术风格 人物形象
  • 简介:文化批评或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批评主流,似已没什么疑问。有趣的是,这一似是而非、没人能说清楚的东西何以成为今天批评主流的?它是“全球化”的影响,还是“同国际接轨”的一种反应,或者说它真的是一种“不可拒绝的知识霸权”吗?

  • 标签: 文学理论 研究方法 文化批评 批评范式
  • 简介:<正>为了在理论上作出透析的表述,我们有必要对文学艺术中的认识作用作一番分解性的认识。源于阐述方便的考虑,拟以最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档式——文学作分析的对象。依照文本结构,我们可以认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出五种指向的认识作用,即建构成的艺术符号系统包容着五个世界的潜在再现。并且其在结构中的存在可按等第排列,最深刻层次必定是文学的认识作用的最核心功用。1.按照字面理解的故事模式,体现出最基本的善恶观和道德世界

  • 标签: 文学作品 善恶观 文化原型 文本结构 俄罗斯 社会生活
  • 简介:人生是漫长又短暂的旅行.我们在纷杂的人和事的喧扰中跋涉,经历追逐、遂心、失意、成功、磨难和收益,于是,有了恩怨、爱恨和眷恋.

  • 标签: 人生观 自我修省 写作
  • 简介:<正>按照惯例,外教多尼点完名之后,不是学新的内容就是玩游戏。但是那天的口语课却有点出乎意料,她让我们猜谜语。投影仪上的题目随即弹了出来,"我一般是由纸制成的,但是在澳大利亚我是用塑料做的,我有不同的颜色,而且我的身上有数字和图片,每一个国家都能找到我的身影。"多尼问道,"我是什么呢?""盒子!盒子是用纸做的,有的是用塑料做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突然,角落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声音。"不对。"外教耸了耸肩,笑道,"再好好想想。""那应该是书,因为书上一般都有数字和图片,

  • 标签: 猜谜语 口语课 祖孙三代 人格独立 开口说话 帕特森
  • 简介:一阵闹铃声响过,诗人从睡梦中醒来,他站到镜子前,一丝不苟地扣好一粒粒纽扣,镜子里的他失去了以往的朝气,显得失意又惆怅。

  • 标签: 诗人 现实 人生
  • 简介:文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美轮美奂的人间景色到大喜大悲的人间情感,从人生历程的点点滴滴到衣食住行的大事小情,凡此种种,都可以用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其看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感悟和审美中,文学这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展示给人们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 标签: 文学 衣食住行 人生历程 哈姆雷特 艺术作品 感受
  • 简介:在未曾充分经历女权运动的国家,妇女解放大多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的直接结果。它跨越了女子个人孤军奋战的社会体验,也跨越了女性群体的社会反抗,使得它的妇女的创作,在起点上就可能跨越传统的两极化模式和漫长的模仿阶段,直接进入“社会”。如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创作和“新时期”十年的妇女文学。

  • 标签: 女性创作 寻找自我 母题 妇女文学 妇女解放 社会体验
  • 简介:<正>《光明日报》88年11月11日发表张岱年《再谈中国传统哲学与自我实现》,认为:不能说现代的一些新观念新思想都是“古已有之”,却也不能说现代的一些新观念新思想都是“古皆无之”,古与今,中与外,在一定条件之下,还是可以相比的。“自我实现”、“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的观念都不是从马斯洛开始的。或谓这些观念都是西方近代17、18世纪以后才有,古代本来没有的,未必符合事实。孔子讲“己欲立”,主要含义是要求“自立”,肯定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肯定人人有自己的不可剥夺的意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立己立

  • 标签: 自我实现 中国传统哲学 新观念 新思想 西方近代 主体性
  • 简介:生态批评是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新视角。生态自我观具有勇于承担的人格魅力,自我和谐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从更高层次看是一种生存和道德智慧。《红字》中的海丝特是一位在父权主义、清教教规以及道德谴责的夹缝中生存的女性,她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了一种优雅生存的生活方式,走出了生存的困顿,最终形成了其"自我"人格的重构。

  • 标签: 《红字》 海丝特 生态自我观 自我人格重构
  • 简介:赛义德的《东方学》被介绍到中国来以后,学者们都关注起了西方人心目中被歪曲的中国形象问题。但实际上问题还存在着另一面,就是被我们自己所构造出的中国形象也可能受到自我偏见的影响。在新文化运动时代,人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形

  • 标签: 中国 文化形象 自我偏见 文化乐观主义 文化特色
  • 简介:<正>当前,苏联改革正日益深入,公开性的方针得到普遍贯彻。过去多年来被禁止、被压制的作品得到发表或重见天日,许多从文学史上“销声匿迹”的作家又重现于文坛,在档案库中封存多年鲜为人知的资料,或公之于众,或对研究者敞开使用大门。苏联文坛的这种天翻地复的变化仿佛宇宙飞船使人们看到月球的另一面似地将苏联文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另一方面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传统的苏联文学史著作就暴露出许多缺憾而显得片面了。苏联文艺界、文艺理论界、高等学校的文学史教师目前正

  • 标签: 高尔基 苏联文学史 文艺界 历史进程 研究者 作家
  • 简介:<正>一作家塑造人物,首先要有一个体验他所描写的对象的过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很象个演员,必须进入“角色”,熟悉“角色”的内心世界,否则就无法进行创作。不过,作家的工作比起演员来,毕竟又有所不同。在一出戏里,演员只须扮演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剧作家和导演已经给他规定好了,演员的责任就是对角色固有的性格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作家的工作要比演员困难得多,复杂得多。作家所体验的“角色”,就是他笔下的人物。在一部小说中,人物不止一个,少的五、六个,多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如果

  • 标签: 人物塑造 剧作家 自我 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 内心世界
  • 简介:《精神现象学》作者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它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即绝对精神。但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里,贯串着一种极宝贵的科学辩证法思想,就是宇宙万物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的思想。黑格尔所表述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他哲学中的“合理内核”,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果,且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 标签: 《精神现象学》 宇宙精神 唯心论
  • 简介: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很容易陷入两个方向相反的误区:倾向于认为文学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人往往不自觉取消少数民族文学的合法性,在他们的头脑中存在着某种看似普遍实则教条的律令,这导致他们苛刻地用某种单一的美学或思想标准来芟削样态不同的文学现实;另一类人则在无法删繁就简的多样性之中,陷入相对主义的迷窟,无法也没有勇气做出价值的判断,并且常常因陋就简地套用“民族性”的话语陈词。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作家论 集体性 瑶族 贺州 “民族性”
  • 简介:阳明心学需要整体性认识。阳明心学是行动的哲学,它由"我心灵明生成"。"讲之以真心",是彻底领悟"知行合一"的钥匙。"心即理"的阳明新识,是把身心作为人与万物之整体而论,阳明心学之"心",借用"灵明"而呈现象,以现象而说道理,以道理辨析而证"心学"的意义性存在,既印证了人之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重在开启生命之仁的人为世界主体的审美价值。"心即理"是阳明学的坚守,"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骨架,"致良知"才是灵魂。对"致"的理解,首先在"揭"。郭店出土文献仁作写,更是对致良知最好的原始注释。重新深入学习和认识阳明心学并获得新知,就是将中国儒学从历史文明状态下激活成当代生活的血脉,也是我们当下走向世界一种新文明的生存可能。

  • 标签: 阳明心学 整体性认识 新知 新文明 生存可能
  • 简介:“底层文学”的崛起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重要创获。尽管目前关于“底层文学”的命名、“底层文学”的道德立场及其“文学性”问题,还存在颇多的争议),甚至还有人从根本上质疑“底层文学”的写作和表述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新世纪中国文学格局中,“底层文学”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若从历史的“长时段”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底层文学”所面临的困境和指摘便会迎刃而解,而其特有的历史价值也会显现得更加清晰。本文拟从分析“底层文学”所招致的批评和质疑入手,讨论其在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底层文学 反思 苦难 代言 历史价值 中国文学
  • 简介:因为筹备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我于今年2月27日晚到京.翌日上午即赶到老友黛云家中,向她通报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会联合潍坊学院、中国青年出版社拟于今年5月在潍坊召开"新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比较文学教材首发式",同时向她报告承办单位潍坊学院的书记、院长极为重视,正在积极筹备召开这次会议,并派我专程来京向总会和教育部汇报……会长黛云闻之甚喜,祝贺潍坊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即将成立,并表示5月中旬一定到潍坊来.谈话之间黛云同时告诉我林先生悄然离我们而去的消息,令我不禁黯然伤怀!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 学术研讨会 书记 学科建设
  • 简介:初夏的一个中午,在小区附近医院打杂的父亲公休时间荡至我书房,随手拿起桌上我正在细读的《在人间》……上班钟点到了,他起身,笑着合上书,说:“这个广西人,写得有意思!”

  • 标签: 诗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