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元760年,大唐秋天,白发苍苍李白和他妻子携手行走在庐山曲折小道上。他们这一次来到庐山,不是短暂停留,也不是要在此白头偕老,而是要在这里告别,从此一生不见。人生末年,是该想想自己最后归宿安在何方了,趁着60岁自己还能爬得动庐山,他们从容地安排着自己死地。

  • 标签: 爱情 庐山 妻子 人生 从容
  • 简介:<正>挪威易卜生和瑞典斯特林堡是北欧戏剧双星,易卜生对中国现代戏剧影响深远,但是斯特林堡却并未引起足够关注。虽然20世纪30年代就有《父亲》中文版,80年代亦有他小说和传记出版,但中国文坛和舞台上却难以寻见斯特林堡影子。近十来年,斯

  • 标签: 林兆华 斯特林堡 易卜生 《父亲》 中国先锋 自我治疗
  • 简介:<正>从有关潜意识理论中我们看到:弗洛伊德认为组成潜意识是童年经验、已被遗忘记忆、与生俱来本能、以及把现代人和史前时代祖先联系起来回忆;荣格把潜意识看成是一个群体、种族“集体无意识”这是一种用与自己祖先相同方式把握世界先天倾向或潜在可能性;而马斯洛把灵感归为人潜力所激发出来,实现自我,实现人“高峰体验”;在G·沙赫特那儿,灵感者创造力不过是“易于感受新经验”;法国拉康则把潜意识结构与人语言结构相类比.对这种种看上去毫不相干潜意识学说及与灵感关系我们究竟应怎样看待呢?

  • 标签: 潜意识 内觉 显意识 弗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 创造力
  • 简介:奥地利女作家,中欧公认最重要文学家之一:埃尔弗里德·耶利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米尔茨楚施拉格,她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亲出身于维也纳名门望族。耶利克自幼学习音乐,早年攻读音乐、戏剧和艺术史,六十年代中期以诗歌写作走上文坛后,着力从事戏剧和小说创作,经常因为作品中强烈女权主义色彩和社会批评意识引发广泛争议。

  • 标签: 耶利内克 里德 名门望族 诗歌写作 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
  • 简介:<正>我是阿坝州一名教师。5月11日,我请假到茂县办事,12日离开茂县,上午10点,我比那场该死地震早四个小时到达汶川县城。11点,我到小饭馆吃了点东西,然后打算回小金。以往路线一般是汶川——映秀——卧龙——小金,那天不知道为啥突发奇想,准备

  • 标签: 汶川大地震 不知道 小金 往前走 羌寨 桃坪
  • 简介:本文通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向内转"讨论,分析其中所建立"心理学"与"固有属性"双重视角下"去政治化"论述,并认为形成了三种叙述策略:从"斗争说"到"建设说"、从"外在真实"到"内在真实"、从政治功用到心理功用。但我们也认为,既不能简单地强调文学政治性,也不能回避或否定文学与政治关系,应当将"文学想象政治"视为一种新理论出路。文学与政治都是基于对人类美好生活共同想象才走到一起,其中任何一方,若是离开了对美好生活想象,都将可能被对方所超越。

  • 标签: 向内转 去政治化 想象
  • 简介:在我国比较文学领域,“X和Y模式”名声不好,一般被认为是一些研究者由于对“可比性”缺乏了解、盲目借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之名所进行简单比附研究。而与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相对应“影响研究”,常常被认为是法国学派注重实证性、忽略文学审美性比较文学学术方法。在我国目前已有的不少比较文学教材中,对法国学者、美国学者学术主张进行非此即彼、标签化、扣帽子论断常有发生。本文试图从皮埃尔·布律尔等法国学者所提出“X和Y模式”入手.重点关注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理论主张发起诘难之后。法国学者对影响研究以外其他方法进行吸纳总结、针对比较文学理论所进行完善与更新。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中,“法国学派”内涵是丰富,不应仅仅谈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等人观点,而应该拥有更为丰富和准确含义,我们教材应该改一改了。

  • 标签: 皮埃尔·布律内尔 “X和Y模式” “法国学派”
  • 简介:文起寄来一堆稿子,要我写篇序.我读读前边文章,不少在报刊上见过,大体可以归类在游记里.不但走南闯北,还飞渡大洋,奔驰西土.眼界开阔,手段勤奋.

  • 标签: 文起 萧军 端木蕻良 游记
  • 简介:  亲近仇人  人活一世,真正亲近的人并不多.  但仇人绝对是亲近的人之一,绝对是.  一定是因为曾经亲近才成为仇人,没有过深入了解,细密接触,无怨无恨,无缘无由,何仇之有?……

  • 标签: 汤汤
  • 简介:  文学是人学.这是人类生成文明以来文学最初起点,也是其最终归宿.文学传统是非常丰富,文学与人类相始终.  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今天,文学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文学从挑战解构权力开始,到献媚于市场,最后依附于资本、权力,最终以感性权力名义重构了人民大众文学视野.……

  • 标签: 文学力量
  • 简介:<正>著名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与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罗曼·罗兰(1866—1944)有过密切交往。1935年6——7月罗曼·罗兰曾用一个月时间访问莫斯科,与高尔基多次唔谈。在这之前他们之间通信达十年之久。罗曼·罗兰在访问莫斯科期间曾写有大约六个印刷页札记,记录了他苏联之行,写了他在莫斯科所见所闻。这位文学大师独特思考,特别是关于高尔基印象是研究高尔基宝贵材料。这份珍贵札记在罗曼·罗兰逝世之后,作家遗孀、在俄国出生玛丽雅·

  • 标签: 罗曼·罗兰 高尔基 札记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大师 长时间
  • 简介:170多年前,德国诗人歌德有感于民族间文学交流,而作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时代已快来临了"①预言.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由于科学技术发明与革新,人类借以认知、表述世界与自我路径似乎被空前地拓展.在纸面的语言文字之外,甚至在影视、广播等视听语言之外,一种新文学形态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人们想象力地平线上陡然升起,并以呈几何级递增速度分割了大众日常精神生活.而今天的人们,一旦进入Internet链接,就几乎无法回避扑面而来信息集束.与此同时,作为个人行为阅读或写作,突然发现个人想象力与表述限度;对于急剧变化社会与层出不穷新事物涌现,个人常常油然而生出一种近乎直觉"震惊"."震惊"成为"网络文学"峥嵘初现时带给"网民"第一体验.而在我看来,"震惊"同样以其饱含后现代色彩效果展示,构成了"网络文学"基本美学内涵之一.

  • 标签: 文学形态 文学交流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歌德 诗人
  • 简介:李清照被后人冠以“一代词宗”,她故事、她诗词,她精神世界无不使人身心向往。作为高中生我们,在这一首首绵绵词曲之中,去追寻这位奇女子足迹,来理解和品味,“易安词”下不一样的人生。

  • 标签: 才情 李清照
  • 简介:我从死神那里来,我愿意用我失而复得生命——为死亡黑暗作证,为世界温暖和光明作证,为爱作证。

  • 标签: 青春 作证 温暖
  • 简介:<正>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每一座山都被撕裂了!还有的山却合拢了!撕裂山,伤口还没有愈合,在余震中不停地向山下抛着大大小小石头,如同大山破碎心。合拢山,把一个个幸福家,甚至一个个安逸静谧小山村完整地收了进去。

  • 标签: 向山 蜀道 净水车 山都 野战加油站 救灾部队
  • 简介:短短一年,大型文学期刊《江南》异军突起,为海内外文坛瞩目。最近,《江南》在杭州设坛,举办了“《江南》文学现象”研讨会。与会评论家无不兴奋莫名,一致认为,《江南》“变法”,一年成功,进入市场视野宽阔,手法独到,已然成为近年文坛期刊界罕见新希望。同时,《江南》以崭新状态进入市场,并未失去本份和品格,坚守了纯文学,又增添了宽泛文化内容。《江南》有益尝试,无疑对全国文学期刊转型都具有不可忽略借鉴意义。

  • 标签: 《江南》 文学期刊 文学现象 文化内容 评论家 新希望
  • 简介:慢慢地将眼前关于青春涛行藏起,慢慢地将民国文人情感故事记在心里,看着一张张百年前才子佳人照片,那些感动与唏嘘在不自禁地流露,它们将记忆渐渐地丰满,把散碎梦想缤纷收集起来,用感怀心灵温暖着一段段可歌可泣无语凝噎,那些冰冷在历史深处爱恋似乎永远跨不过世俗与功利诱惑与打击,他们与她们更无法跨过那曲折千古情节,将自己远远地遗失在了莫名悲伤与痛苦之中,在风中化作了一片片飞絮,好似一段永恒洁净梦,让我们后人去深深地怀想,深深地眷恋!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油画创作方式丰富多样,同时油画创作工具也多种多样,不同绘画工具创作出作品风格各不相同,将绘画工具分类,分别创作同一幅作品,观察画面效果,分析工具不同而产生不同绘画效果,将作品放大具体分析画面作品在笔触,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创作提供参考素材。

  • 标签: 油画创作 中西结合 画面效果 工具 影响
  • 简介:谢有顺在读完张悦然主办《鲤》第一本《鲤·孤独》后,发出这样感慨:“这代人同样有可能被描述,被代言,正如每代人都会遭遇孤独。”①与中国经济一起蓬勃成长“80后”,在时代风口浪尖上,享受世人关注,却没有收获更多认同,他们文字总是被冠之以“无病呻吟”、“缺乏体验”名号,也总会有人提出这样质疑:“在才情与经验之外”②,到底还剩下些什么?而就是在这样“孤独”与“忧伤”中,

  • 标签: 文艺期刊 青春 围城 “80后” 中国经济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