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罗密欧爱朱丽叶,爸爸爱妈妈,我们家的狗爱对面的狗,我就不能爱你一点吗?"周末休息,我在女友租住的小屋陪她看她喜欢的韩国综艺节目,看着节目中那个憨厚可爱的男艺人对女佳宾如此幽默的表白,女友萧俪笑得前仰后合,不停地拍着我的腿.……

  • 标签: 停绿灯 爱情规则 红灯停
  • 简介:文化批评与批评的国际化王宁近十多年来,由于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当代文学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以直觉印象为出发点的感悟式批评依然在很大的读者范围内受到欢迎,批评的指向或者是作者或者是文本本身,批评实际上仍未摆脱简单的作品评点或...

  • 标签: 文化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批评 “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精神
  • 简介:当解释学先驱海德格尔建立旨在迫向存在及其意义的存在解释学时,还看不出东西方之间能不能获得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因为如果语言是存在的家,那么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就居住在不同的家里,即便语言自己说话,那也意味着不同种类的语言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等量的对话。伽达墨尔解释学借助于移情式的个人感受力,推断理解是人及其艺术活动的本质。他径自把它称为对话式的,但实际上却具有独白式的特点。事实上,当缺乏一个基本原则或范式就转向对话(包括游戏、寓言、反省、相互影响等对话形式)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确定性、多义性、多元性以及相对主义,各种文化特例各执一套话语,之间没有共同的话语系统切人点,对话因此成为对话的一个反讽。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对话式 反讽 语言 独白 话语系统
  • 简介:<正>第十届国际美学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十四日至十九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几百名代表出席了这届会议,其中有当代国际著名的美学家斯帕沙特(加拿大)、丹图(美国)、达明加诺维奇(南斯拉夫)、杜冯(法国)、德兹米杜克(波兰)、马戈利斯(美国)、阿恩海姆(美国)、瓦蒂莫(意大利)、今道友信(日本)、奥斯本(英国)等。

  • 标签: 美学家 意大利 十八世纪 艺术家 法国 卡夫卡
  • 简介:北京的4月乍暖还寒,但这丝毫没有冲淡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师生们"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2001年4月8日至10日,国内外百余名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化学者聚首燕园,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隆重召开了"多元之美"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于本次会议主题关涉本学科乃至整个人文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受到了文学及文化研究界的普遍关注.

  • 标签: 比较文学 冲淡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多元 春天
  • 简介:3年一度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6届年会于2000年8月13日至19日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比较文学学者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乐黛云、王宁、谢天振、蒋述卓、徐志啸、罗选民、严启刚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孟华出席了会前举行的国际比协理事会。相对于前两届年会,出席本届年会的中国代表有所减少,但是其职称和学位却较高,而且所有代表都用英文撰写了论文。大会期间选举了新一届协会领导人及理事会,

  • 标签: 全球化 文化研究 东方 比较文学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 简介: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两大方面,观察并论述了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继而全面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对比较文学观念的推进、文学人类学和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现代诠释、关于翻译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等7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在当代的复兴与繁荣做出了总结性描述,并深信:"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将在消减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改善后现代主义造成的离散、孤立、绝缘状态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发展 当代 散文 文学人类学
  • 简介:<正>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九次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24日至30日在南昌、庐山召开。这次大会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西省社科院、社联、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联、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九江师专等单位积极参予协办。出席大会的有韩国、日本、香港和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9位专家学者和列席人员,收到论文、专著84篇(部)。学会常务副会长徐中玉教授、副会长王运熙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赠书仪式:江西省出版总社暨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出版社向大会赠送了由学会理事、会员陈良洲文艺运等撰著的《中国诗学批评史》和《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各150册。徐中玉、王运熙教授代表学会接受赠书,并向江西省各界的大力支持深致谢意。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 司空图 研讨会综述 理论研究 江西省 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