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加深,两国民间书信往来日趋频繁.日文书信形式与我国书信形式大体相同,但是,日本人在书信里往往用了许多季节用语,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我国.众所周知,由于日本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缘故,在日常生活应酬方面,常以季节、气候作为寒暄的内容.日本人在书信中根据季节、月份、气候的不同,所使用的季节用语不尽相同.因此,和日本人进行书信往来时,季节用语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现将日文中经常使用的季节用语按月份介绍如下:

  • 标签: 文中 末多 如月 吉卜 百顷 才人
  • 简介:文书信用“季语”集锦(八月份)长春地质学院孙永恩1.晚夏/晚夏。2./虽说已是残暑,但早晚酷热未减。3./残暑酷热。4./朝夕略有几分爽意。5./早晚凉爽宜人。6./三伏天更是热得酷暑难耐。7./日历虽已是秋季,但酷热仍令人难熬。8./虽已立秋(天...

  • 标签: 八月份 季语 文书 绚烂夺目 鸣叫声 三伏天
  • 简介:文书信用“季语”集锦(七月份)长春地质学院孙永恩1.盛夏。2,炎暑。3.猛暑(酷热)4.(已入三伏)。5.(夏日傍晚的骤雨)。6.旱天。7.(为了消暑往院子或道路上洒水)。8.(立秋前十八天为了防虫防霉晾晒衣服或书籍等)。9.(梅雨终了,太阳曝晒)...

  • 标签: 七月份 季语 文书 地下场 地质学 炎热天
  • 简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逐步走上正轨并提高层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与国内其他学科、与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水平的差距。这是制约日语界的人才培养、面对国内外同行和相关学科难以发出自己声响的瓶颈。在了解日语界现状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提出对策。从长远来说,这关乎日语界的整体发展,从近期来说,关乎各院校嗷嗷待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改变这一状况,既是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日语界的学者们尤其是各院校领军人物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自觉。

  • 标签: 日语界 研究生 培养
  • 简介:本文基于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翻译理论,以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本为例,结合笔者三年间所做的受众调查中发现的典型译例,从文本类型、目的三法则角度探讨政府工作报告的对外翻译策略,指出功能翻译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工作。本文认为,为提高对外传播效果,(1)译者应判断文本类型并有采取相应翻译方法;(2)应在忠诚于翻译发起者和译文受众的前提下确定翻译目的;(3)译者可以并应当在取得翻译发起人认可的前提下,针对译文受众的需求进行摘译、编译、改写。

  • 标签: 功能翻译理论 政府工作报告 中译日 受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