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古代诗歌史上,虽然男性作者居多,但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歌坛上,无数不让须眉的女歌人亦曾留下了耀眼的光辉。本文仅就日本“上古”“中古”“中世”“近世”四个历史时期,概述日本古代女诗人诗歌不同时期的代表歌人及创作特征,进而探讨日本古代女诗人诗歌的兴衰轨迹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标签: 古代女歌人 歌风 创作特征
  • 简介: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神话元素,创造出了神话色彩浓厚并具有独特审美特性的文本。神话具有混融性特点,将神话元素作为女性小说中的重要现象进行分析,这要求研究者需跳出传统文学的研究框架,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展新的研究途径,为此,将语言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语言文化学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出发,以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神话人物、神话母题、神话时空为研究要素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神话元素及其功能进行阐释,以期为此方向的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语言文化学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 神话元素
  • 简介:对于敦煌本《兔园策府》一书的性质,历来的研究者多以"蒙书"视之。从现存残卷内容、文体和编撰目的等进行分析,其明显具有"科举类书"的性质。《兔园策府》成书后很快便传入日本,成为官私学校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当时律令官人的对策文创作和科举应试产生了积极影响。敦煌本《兔园策府》残卷在日本古代对策文整理和试策文学研究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标签: 兔园策府 类书 对策文 影响
  • 简介: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書紀』中有三则有关"探汤"判案的记载。关于"探汤"判案的出源问题,日本学者神田秀夫指出了它与中国志怪小说《搜神记》"扶南王范寻"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在充分梳理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对包括"探汤"判案的出源在内的诸多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在东亚文学的语境下,揭示『日本書紀"』探汤"判案故事所体现出的变异与特质。

  • 标签: “探汤”判案故事 直接出典 变形 东亚文学语境
  • 简介: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中有三则有关“探汤”判案的记载。关于“探汤”判案的出源问题,日本学者神田秀夫指出了它与中国志怪小说《搜神记》“扶南王范寻”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在充分梳理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对包括“探汤”判案的出源在内的诸多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并在东亚文学的语境下,揭示『日本书纪』“探汤”判案故事所体现出的变异与特质。

  • 标签: “探汤”判案故事 直接出典 变形 东亚文学语境
  • 简介:在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诗词作品中,与佛教相关的词句时有出现,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女性对于佛教的理解与接受。在日本平安朝贵族女性藤原道纲母的《蜻蛉日记》中,也有诸多关于参拜礼佛的叙述,成为考察平安朝贵族女性的文学活动与佛教信仰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在女性文学传统、佛教信仰与文学书写之间的关系、作者对于自我的审视与表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 标签: 朱淑真 藤原道纲母 文学书写 佛教
  • 简介:古代中国,与女性的诗歌才能相比,男性更重视女性的德行,被抛弃的女性往往难以通过诗歌打动对方。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毛诗大序》所提出的诗歌"经夫妇"之功能流于一种空洞的主张。而在古代日本,女性的和歌才能受到高度重视,男女常常通过和歌沟通彼此心意,化解交往中的矛盾。《古今和歌集》假名序中所提出的「男女の中をも和らげ」真实地展现了古代日本男女之间通过和歌传达情意的赠答传统。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源于古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婚姻形态以及对女性才学的评价。

  • 标签: 经夫妇 男女の中をも和らげ 诗歌 和歌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