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死》是大江健三郎在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死》既充满虚构的想象力,又饱含着对真实性的追求。在表达方法上,大江借助神话传说、“附体”的概念来展现想象力;通过重读、增设女性视角等方法来追求真实性。步入晚年的大江在此作品中将虚构和真实融合,在想象与事实之间,探索历史的真相,思考自我的身份。通过《死》,大江在寻找作为一个小说家一生的轨迹。

  • 标签: 日本文学 大江健三郎 水死 想象力 真实性
  • 简介:"作为语言文化观念的关键词之一,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概念意义,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象征意义。俄汉语中包含""的成语如同一面文化的棱镜,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两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因为外化的语言结构凝结两个民族世世代代对""的文化记忆和其所承载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及情感评价。本文以俄汉语中含有""概念的成语为具体研究语料,立足于语言文化空间视角对比分析俄汉语中有关""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

  • 标签: 文化观念 俄汉语 对比
  • 简介:俄语专业标准化考试阅读试题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命题者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选材的长度、生词总量、考点的选择、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覆盖面、选项的设计、选项的排列、选项间的关联、问题与选项的用词总量等。标准化考试中,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不得选用内容涉及武装冲突、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考试成败、失去亲人、负面国情。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和命阅读题的主要依据;选材与压缩、设问与选项、用词总量与考点;设问角度与句法结构;正确项与干扰项的编写等。

  • 标签: 标准化考试 阅读试题 命制理论 命题方法
  • 简介:众所周知,在日本使用的汉字当中,除了从中国大量输入的汉字之外,还有一些汉字是日本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有一些通常在中国不被使用的观念或事物,无法用汉字书写表达,于是乎,日本人就根据汉代许慎六书之一的"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的意思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创造出了日本的独特汉字。例如,"木神"字表示供奉神灵的树木;"山上下"字表示上山路和下山路的交叉部分等。这些汉字被日本人称为"国字"或者"和汉字"。国字字数说法不一,日本学者新井白石所著《同文通考》列出了81个国字,而日本学者伴直方在『国字考』中共列出126个国字。由于这些国字大多数在中国汉字中并不存在,所以中文读音和翻译成了一大难题,虽然人们约定俗成地按这些国字的偏旁部首的一部分来读取,但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谬误。本研究以常用的22个国字为对象,拟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厘清它们的汉语读音和汉语翻译。

  • 标签: 日本国字 国字考 汉语读音 汉语翻译
  • 简介:"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出于殖民统治需要,以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实施了以日语教育为重点的奴化教育,其核心是天皇教育。本文以该地区朝鲜族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天皇教育为例,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推行的日语教育的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时的日语教科书中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到四分之一,而天皇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却占到了三分之一,篇幅最多。天皇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历史神话教育、地理教育等方面。这个时期日本实施天皇教育的本质是同化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使朝鲜族青少年了解天皇,忠诚于天皇,成为"日本国民",支持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通过分析最后得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如:编写教科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日本右翼否认殖民教育历史的问题中韩两国应该联手应对;我国应警惕日本的文化"输出"问题等。

  • 标签: “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 东北朝鲜族学校 日语教育 小学教科书 天皇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