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华南分会成立于2012年12月7日。目前共有会员校53所,其中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广东地区42所,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福建地区4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广西地区4所,海南省的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海南地区2所部属、省属、市属高校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

  • 标签: 华南师范大学 教学研究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日语 中国 福建师范大学
  • 简介:2016年5月14日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办的"2016年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跨文化语境下的日语教学"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研讨旨在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展示日本学研究各领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共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水平,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徐一平教授、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长谭晶华教授、原日本比较文学会会长井上健教授、

  • 标签: 日本学研究 日语教育 国际研讨会 上海 教学研究会 跨文化交流
  • 简介:"2015年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国际研讨"于2015年8月29日至30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指导委员(日语),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主办、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承办。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计120余人与会。研讨围绕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教育、日语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日语教学理念与教师职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

  • 标签: 日语教育 课程设计 教师职业发展 日至 教学研究会
  • 简介:2014年6月13日至15日,"东方学"视野下的东方文学研究全国研讨中国东方文学研究第十四届年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开幕式于13日晚举行,天外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张晓希主持开幕式,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从美国致电祝贺,副校长王铭玉致欢迎辞,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向远教授、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孟昭毅教授、天津市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立新教授分别讲话,

  • 标签: 东方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外国语大学 东方学 日至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简介:2006年9月16日,“第四届中日韩文化教育研究国际研讨”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本语学院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230余名代表与会。大连市副市长宋增斌、日本国驻沈阳总领馆大连事务所所长根岸和时、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事务所所长藤田安彦、JETRO日本国贸易振兴机构总括审议官齐藤俊树、中国日语教学研究副会长·天津外国语学院院长修刚、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玉华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 标签: 大连外国语学院 国际研讨会 教育研究 中日韩 文化 教学研究会
  • 简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换届选举及第四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于1995年8月21日至23日在洛阳外国语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五大区的25名正式代表和3名特邀代表。国家教委派有关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致词表示祝贺。国家教委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日语组、中国日本文学研究、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竹内实教授等团体和个人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的贺信。

  • 标签: 日语教学研究 第四届理事会 日语教育 学术研究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外语教学
  • 简介: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于1999年6月28日~29日在山东大学举行了中国中日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究暨第三届理事。来自16所大学的25位代表和第二届理事大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分研讨和理事两部分进行。作为日程的重要内容,召开了第三届理事。经...

  • 标签: 中日比较 第三届理事会 文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会 第二届理事会 学术研究会
  • 简介:在解释「二次」、「三次」以及「四次」这些词之前,要先从日本人的酒癖谈起。众所周知,日本人非常喜爱喝酒,喜欢到成癖的程度。

  • 标签: 酒癖 一杯酒 一发不可收 潘琰 还都
  • 简介:本文以《明六杂志》(1874-75)为切入口,探讨了明治初期中日两国的语言交流。采用量化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文本中的汉字词做了穷尽性梳理分析,分析了该杂志在中日词汇交流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就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方面,笔者分别从文章题目、文体、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方面,则体现在《明六杂志》在近代新词的创造和传播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上。

  • 标签: 《明六杂志》 近代新词 日语借词 中日词汇交流
  • 简介:语言本身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语言为媒介产生的话语具有建构功能,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直接产生影响。北京奥运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人类共享的文明盛会发生在国内社会及国际范围双重语境之下。在奥运筹办、火炬传递、开幕式至闭幕式全过程中世界各国给予高度关注.其中不乏反对声音。对于中国而言。厘清他国对本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是国家形象话语博弈中制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俄罗斯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作为语料。采用话语分析方法探究俄罗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和建构,并与本国对国家形象的定位作对比,辨析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未来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俄罗斯语境 国家形象 北京奥运会 话语分析
  • 简介:2003年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以来,为推进与欧洲教育接轨先后完成了学制改革、制定新教育标准、高师队伍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历互认机制、革新教育评估体系等工作。目的是为与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提升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将高等教育服务推向国际市场。事实上,俄罗斯高校与国外实施的联合培养计划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也有不尽人意的问题存在。

  • 标签: 俄罗斯 高等教育 国际联合培养计划 成绩与反思
  • 简介:跨文化交流中社会、文化方面的干扰多来自本国文化和母语,造成这种干扰的原因可初步概括为价值观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感情倾向的差异及语言习惯的差异。本文以实例阐述分析了以上四方面干扰,并提出了消除干扰的做法。

  • 标签: 母语 跨文化交流 差异 语言习惯 概括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