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传统的汉语音韵学方法来分析《金》里的汉译女真词语,目的是建立一套复原女真语料的规则。这里提出的规则均以《元朝秘史》中的蒙汉对音为佐证,与当前流行的女真语音构拟方案略有不同——韵母系统中少了介音-i和-u-,声母系统中少了唇齿音f-,而多出来一个与满语h-相对应的小舌音q-。

  • 标签: 《元朝秘史》 《金史》 女真语 中古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
  • 简介:三、通古斯萨满教是汇集百流的文化巨川(一)萨满殛其文化功能萨满,通古斯语,其词根“Sar”为“知道”、“知晓”,其涵义按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解译为“晓彻”之意,即最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过去学术界常解释萨满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如1981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宗教词典》如是说。这种说法不接近这个通古斯语的词源原意,也没有说明萨满的主要特征与文化内涵。

  • 标签: 萨满教 通古斯 文化史 上海辞书出版社 价值 1981年版
  • 简介:太祖太宗时代满族文化,多数学者囿于知识背景、语文能力甚至意识形态,经常追求和强调汉(nikan)影响这一面。其实因为地缘、文化与交往,“蒙古”的特色更形普遍。在太宗日常训话中有两段故事,根源都在蒙古文学。1633年讲的Cagandai和OcirSecen对话,出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僚臣的格言(Bilig)。1635年说sibe始祖是canmergen;其实后者是蒙古成吉思汗叙事诗中登场人物,“九将”之一,远非实有其人。此乃太宗日常居处于科尔沁蒙古出身诸夫人中间,观念受其熏染所致。诸今在元朝统治下高度蒙古化以致忘了自己的文字,十五六世纪蒙古语成了诸申唯一书面语言。1599年以蒙古文字写诸申语,创制满文。这些都是考察清帝国兴起情况的重要事实。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文学 满族文化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巴克什
  • 简介:萨满文化的原生形态为巫文化,巫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对峙峪文化遗址、山顶洞文化遗址的文化考察,指认遗址中出现墓葬表明此时已具有宇宙层次观念,墓葬中的赤铁矿粉,已出现死后再生与升天观念;墓葬中的随葬品属非实用性的装饰品、艺术品,为灵物,为巫师的法器,表现人们的生命观念、生殖崇拜观念、审美观念和色彩观念,表现了巫文化生成阶段的原生形态,揭示了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新思维、新认识,表明中国古代社会已进入巫文化阶段,并为迈入文明阶段作了准备.

  • 标签: 巫史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