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满族入关后,随着满族和汉族的全方位接触,满语中的汉语借词日益增多。为保持"国语骑射",清政府采取了规范满语中汉语借词的措施。从"清文鉴"系列辞书收录词语情况来看,清统治者对满语中的汉语借词采取沿用借词、翻译借词、改变借词形式、删除借词和继续借用汉语等措施。这也客观上反映了清代满语中汉语借词的演变轨迹

  • 标签: 满语 汉语借词 清文鉴
  • 简介:汉文《西厢》有董西厢和王西厢之分,而王西厢亦有多种版本,其中金圣叹批注本最为流行。清康熙年间该本被译为满文,译本有两种,一种是仅译其中的曲文,名为《精译六才子词》;另一种是将科白和曲文全部译出,名为《满汉西厢》。二书译者不同,翻译时间相差两年,将二者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标签: 精译六才子词 满汉西厢记 文本比较
  • 简介: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满语专家河内良弘先生于1989年11月首次访问了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回国后即撰写了“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访问”一文,发表于日本《东方》杂志(第一一七号,一九九○年十二月)。河内良弘先生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访问见闻,并谈了一些感想与希望。“我听说专门研究一些不屑一顾的满语的研究所在哈尔滨,就想了解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便来到这个研究所。这里与其说是中国唯一的满语研究所,不如说是世界唯一的满语研究所。”文中对所内科研人员的科研状况及

  • 标签: 访问记 日本京都大学 科研人员 文中 科研状况 专业范围
  • 简介:在文化复兴运动中,人们的行动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的“主位(emie)化”行动,另一个则是文化仪式的表演。而在黑龙江宁安市伊兰岗展开的祭祀活动中,行为者既以主位也以客位的视角,同时审视自己的行为;其祭祀活动,试图排除机会主义的成分,成为既非传统与理性并列,亦非彻底理性化的,通往理性化的第三种状态。

  • 标签: 满族文化 满族祭祀 文化复兴 家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