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北京青年报》曾有消息说,一种能在电脑内自动写作文的软件,私下大受中小学生的青睐,因为只要输入作文题目和关键词,就可以从范文库选择开头、结尾和细节,“拼凑”成一篇颇有文采的文章,使他们从抓耳挠腮、枯骨搜肠中解脱出来。有一学生用该软件花四分钟就“写”了名为《面对压力》的作文,还居然“蒙”住了老师的眼睛,得了九十的高分。

  • 标签: 人脑 电脑 选择开头 《北京青年报》 中小学生 作文题目
  • 简介:一《世说新语·栖逸》:“南阳翟道渊与汝南周子南少相友,共隐于寻阳。庾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翟秉志弥固。”文中“当世之务”的“当世”如何解,余嘉锡、徐震谔、杨勇三家注均未作注,但各译注则均有表述,许绍早《世说新语译注》云:“太尉庾亮曾劝说周子南关心当代的国家大事。”

  • 标签: 《世说新语译注》 笔记 词汇 国家大事 译注本 余嘉锡
  • 简介:<正>【乘凉】“乘凉”之义,尽人皆知,但“乘凉”的“乘”(chèng)究竟以何为义呢?数年前整理敦煌写卷《燕子赋》时。读到“使人远来衝热,且向窟里逐凉”(《敦煌变文集》卷三250页)一句,与白居易《晚凉偶咏》:“日下西墙西,风来北窗北,中有逐凉人,单床独栖息”相参较,知“逐凉”就是追逐凉爽之意。当时我便萌发了一个想法:“乘凉”最初的意思应与“逐掠”相关,早期可能有“趁凉”一词。其理由是,“趁”跟“逐”是同义词,也有“追赶”义,根据汉语构词可用同义词替换的特点,既然有“逐凉”的说法,也就可能有“趁凉”的说法。此后这个问题一直留存于心,现在来看,我当初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试分疏于下。

  • 标签: 同义词 白居易 敦煌写卷 银川方言 汉语构词 前整理
  • 简介:那段时间我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辛苦无比的单恋,神经也随之衰弱到了极点。每晚和失眠苦苦斗争时,都能听到两种异常的响动。零点四十分,停在我们宿舍窗下的一辆破车,地地道道的破车,报警器响三十二次,仿佛人人都想偷它。五分钟后,有人干呕四五声。我一直弄不清这声音来自何处,有时象在食堂,有时象在对面宿舍楼,而有时就在我们窗下。我也不明白这人为什么要在每天凌晨呕吐,

  • 标签: 《零点笔记》 小禾 当代文学 散文 文学评论
  • 简介:汉字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重要得就像保障生存的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几乎让人感不到它的存在了。中文电脑的核心是申脑中文即汉字。现代科学和技术已经证明,汉字对电脑来说,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有不能用任何文字替代的科学性。然而中文电脑现在似乎正在泥潭中挣扎,苦恼不堪,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是严酷的现实。而这种苦恼产生的原因无疑是汉字的现状问题。

  • 标签: 现代科学 简化方案 类推简化 繁化 繁简 现状问题
  • 简介:写作需要建立富足的材料仓库。著名作家秦牧就曾提出每个写作者都要建立起自己的材料仓库,他说这种材料仓库应有三个:一是直接材料仓库,二是间接材料仓库,三是人民语言的仓库。但传统写作其材料仓库的建立全靠手抄笔录,极费时费力,例如姚雪垠写《李自成》,他从青年时代就

  • 标签: 电脑写作 材料库 叙述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
  • 简介:借助于电脑网络进行论文写作,实际上是写作在信息化社会的一种自然发展。本文仅讲如何运用电脑网络来写作论文,而不涉及其他文体;同时它的作品仅限于纯文本,而不研究超文本或多媒体。

  • 标签: 论文写作 电脑网络 信息化社会 自然发展 超文本 多媒体
  • 简介:<正>汉字的“书写难”和“查检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应用电脑的条件下,这两个“难”在程度和性质上都产生了重要变化。1.难易差别消失在一些汉字输入方法中,书写难易的差别消失了。例如,在笔触式整字大键盘输入中,不同汉字分配在不同的位置上。要输入不同的汉字只要用笔尖触按不同键位就可以了。这里,汉字笔划多少、构造的繁简对输入操作完全没有影响。又例如,在利用字音特性设计的各种输入方法中,只要发音相同,音码也就相同。这里,笔划多少的差异,结构繁简的不同与音码无关。在简拼方案中(不区分音调),八和霸,办和瓣,一和懿,书和曙等字输入操作基本是相同的,尽管在手写时其难易、繁简差异十分显著。

  • 标签: 汉字输入方法 电脑软件 音码 汉字难 汉字排序 特性设计
  • 简介:《阅微草堂笔记》中几则和红学有关的材料方龄贵曹雪芹(?──1763,-作1764)与纪购(1724──1805)可谓同时代人,《红楼梦》一书,博雅如纪昀,当有读到的机会。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七红楼梦条引《续阅微草堂笔记》说:“《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

  • 标签: 右翼宗学 《阅微草堂笔记》 曹雪芹 《红楼梦》 胡同 石虎
  • 简介:<正>谈论汉语语法问题,往往要说,按某一体系应当怎么怎么说。可见语法研究的体系之别是客观存在。三十多年来,如果连同中学语文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包括在内,使用最广的莫过于“暂拟系统”了。可是,如果提出一堆语法现象,问“暂拟系统”怎样解释,怕是许多语法学者不能圆满回答的,或者做了回答,却未必尽符“暂拟系统”。1954—56年间形

  • 标签: 暂拟系统 语法体系 语法研究 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语法 学习汉语
  • 简介:<正>近读中华书局《汉书》数过,此书博取前贤研究成果,经专家整理校点,条理分明,几臻完善。然因卷帙浩繁,间或亦有疏略之处,笔者不揣浅陋,于披读之时,随笔勾志,今选录十余则,缀成一篇以俟教。(1)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118)按:铜虎符为古时兵符,乃调兵遣将之信物。铜铸,虎形,分为两半,右半留中,左半授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者持符验合,方听差遣。故应劭注“国家当发兵遣使

  • 标签: 举误 校点本 标点 《汉书》 将军 九卿
  • 简介:1909年秋,我的老师高汉先生(1889-1978)在乌普隆拉大学锋得了日尔曼旗号语、斯拉文尼亚语和希腊语的学士学位之后,到圣彼得堡大学学了两个月汉话,翌年2月他乘船前往上海。

  • 标签: 高本汉 汉学 汉语文化 中国文化
  • 简介:低年级学生在早期的写话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无法下笔表达自己所看所想的困扰,而优秀的绘则在丰富学生写话的内容上有着很大的益处。教师应该结合绘的特点,通过正确地指导学生读、说和仿写来锻炼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 标签: 绘本阅读 写话 低年级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公认宋代科举韵《礼部韵略》早已亡佚。未知日本真福寺还藏有北宋刊本。本文作者对这个宇内孤本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集韵》和《礼部韵略》的编纂工作是平行展开的,并详细考察了真福寺《礼部韵略》跟《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等三种增订本以及《集韵》在韵目、小韵、反切和增字方面的异同,借此可以了解景祐原刊本《礼部韵略》的面貌。

  • 标签: 《礼部韵略》 真福寺
  • 简介: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目前高等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首选教材,自1963年初版迄今,使用已达40多年之久,影响甚广。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其中的字词注释缺误亦复不少,颇有值得商榷之处。考虑到该书的地位举足轻重,故笔者拟就教材中的某些字词注释冒昧地提些愚见,并对其分门别类,以求教于方家。值得商兑之处如下:

  • 标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字词 商兑 误注 古代文学课程 高等院校
  • 简介: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出版过英文的汉学刊物,其读者是有意提高自己知识修养的欧洲人,其中大部分为居住在香港和上海的外国侨民。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国际汉学的中心随之从殖民地和租界转移到了对中国感兴趣国家的首都和大学。如今,汉学又回到中国,而其性质也已完全改变:《世界汉学》第一期(创刊号)在北京问世了。

  • 标签: 汉学 中国 期刊 半殖民地 知识修养 欧洲人
  • 简介:汉(KlasBernhardTohannesKarlgren),1889年10月5日生于瑞典延雪平,1978年10月26日逝世。他1910年来到中国,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习汉语并调查各地汉语方言,后师从于法国汉学家沙畹。1918-1938年任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1939~1959年任瑞典远东博物馆馆长及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

  • 标签: 高本汉 大学教授 斯德哥尔摩 汉语方言 学习汉语 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