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运用传世文献引《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是还许书之原貌的重要方法之一。近来,国内学者对此投入了较大的热情。不仅论文迭现,而且时有创见。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对近来传世文献引《说文解字》研究论著的平议,总结其特点,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传世文献 《说文解字》 校勘 特点
  • 简介:<正>上海辞书出版社从她的前身算起,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了。三十年来,尽管在“左”的路线的干扰下经历过磨难和曲折,但是她总是顽强地冲破种种阻力,奋力向前,为祖国的辞书出版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 标签: 三十年 辞书出版 辞海 辞书编纂 出版事业 修订
  • 简介:<正>80代以前已有收典故词语的辞典,如《辞源》、《辞海》、《中文大字典》等,但它们都是一般语文辞典,典故词目只占很小一部分。如专为“解决阅读古籍”疑难问题的修订本《辞源》,“一”字头的550个词目中,只有“一丁”、“一芹”、“一丸泥”、“一字千金”等65个典故词语。记得胡适曾说过:中国文学是典故的天下。因此,典故恐怕是研读古籍的最主要障碍之一。有鉴于此,辞典编纂者创造了专

  • 标签: 典故辞典 语文辞典 近十年 典故词语 编纂者 典故因素
  • 简介:拉鲁斯的成功是世界辞书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法国巴黎为拉鲁斯书店成立150周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中,可以看到法国人对拉鲁斯词典的热爱.本文从拉鲁斯的发展历史、词典编纂的宗旨、词典的创新和词典的品牌形象等方面,介绍拉鲁斯的成功经验.

  • 标签: 拉鲁斯 辞书编纂 法国 创新精神 品牌形象
  • 简介:本文包括《回眸篇》和《思考篇》两大部分。前者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资料,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50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20的发展,并着重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了回顾和评介。后者根据新世纪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规划的精神,并参照一些专家的建言,就21世纪初对外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仍着重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设想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结构 教学体制 发展
  • 简介:<正>词典和字典是学习和工作必备的工具书。随着社会学术文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词典和字典的需要也愈加迫切。不同的学科固然要有不同的专科词典,而一般应用的语文词典和字典尤为需要。语文词典和字典的编纂不应当是陈陈相因的。在对于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在词汇学(Lexicology)和语义学

  • 标签: 近三十年 新华字典 词典学 词典编纂法 语文词典 语义学
  • 简介:<正>198811月29日,我以欢欣愉悦的心情庆祝了上海辞书出版社成立30周。这30不妨分为两个阶段:前20,主要是修订出版《辞海》工作。《辞海》是群策群励,集思广益,由上海以至全国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它培养了一支辞书专业编辑队伍,为中国辞书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它建立起一套

  • 标签: 辞书研究 辞书出版 辞书事业 辞书学 编辑队伍 周年
  • 简介:文章回溯了英语用法词典的理念萌发及其自19世纪末期至今的演进脉络,重点探讨最近三十年的发展路径和最新特征,展望其未来的编纂走向。

  • 标签: 英语用法词典 历史 演变特征 走向
  • 简介:词典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了解国际词典编纂与研究的特点与发展动态,做到知己知彼。文章以《国际词典学》为封闭域,对其自1988创刊到2014间所刊载的词典对比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指出国际词典学界的词典对比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欧洲中心”特点,其分析焦点是外向型英语学习词典的对比,汉外词典对比研究则极为薄弱。文章认为,中国要实现从词典古国、词典大国向词典强国的迈进,需要加强汉外词典的对比研究工作。

  • 标签: 词典对比 词典类型 语文词典 学习词典 《国际词典学》
  • 简介:<正>六十年的演进经历了两次繁荣两次停滞,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呈螺旋形发展趋势的。一、六十年代流变的鸟瞰(一)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第一,建立了第一个修辞学体系。第二,概括了一系列基本理论。第三,提出了两大分野说。第四,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第五,标志着汉语现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二)三、四十年代:从第一次繁荣到停滞。第一,繁荣期(1930—1937)。1、开拓了修辞学的领域。2、继承《发凡)重视建立体系的传统。3、借鉴古今中外的修辞学遗产。第二,停滞期(1938—1949)。(三)五、六十年代:从普及走向提高。第一,普及。《语法修辞讲话》和《修辞概要》的问世标志着白话修辞学的正式建立;通俗修辞读物达数本之多;修辞学教材相继问世。第二,提高。1、理论研究的提高。2、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

  • 标签: 现代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体系 两大分野 语法修辞
  • 简介:内容摘要地理课堂掌握点,才能达到高效;要有激情;要走下讲台;要多些“问题”;要警惕隐性霸权;要追求“简约课堂”;要锤炼课堂语言;要重视;要丰富你的表情;要适当的“幽默”;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

  • 标签: 高效 激情 锤炼 课堂文化
  • 简介:<正>自从1956开始准备编写《现代汉语词典》到1978正式出版,前后经过了二十二年。在这段漫长的工作中,从我个人来说,经验没什么,教训却不少。以下儿个问题对做词典工作的同志或许有可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 标签: 词典编写 现代汉语词典 工作人员 编写细则 准备工作 编写宗旨
  • 简介:<正>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的性质§216.为了加强、强调肯定,在感情上渲染肯定,有时采用并用两个否定语气词的修辞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为双重否定。"通过两个否定来表示肯定,比之通常的肯定更为确定"。这种肯定可称之为强化肯定。否定语气词组"无非"有时也称为强肯定。包含双重否定的句子按其语义性质的特点同反问形式的句子相似。这两种情况下句子所用的都不是本义。在两种情况下都存在句法结构的变义,存在语义转换。构成双重否定的手段否定语气词§217.现代汉语拥有大量担任否定语气词功能的虚词。这些语气词相互组合,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双

  • 标签: 现代汉语修辞学
  • 简介:对于修辞与题旨情境的关系,早在30代,陈望道《修辞学发几》就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题旨和情境可说是修辞的标准、依据”的著名论断。到了60代,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把“结合现实语境,注意交际效果”定为“修辞的原则,”再一次阐明了修辞与题旨情境的关系。

  • 标签: 汉语修辞学 情境 题旨 八十年代 综述 30年代
  • 简介:相较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社会语言学无疑的是较晚近的事,这一点可以从台湾各大学所指导的硕士、博士论文看出一点端倪。根据连金发、邹嘉彦等人(1996)在第一期《国际中国语言学评论》所发表的研究,语言学硕士、博士论文如果按研究方法(approach)来...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台湾 语言政策 博士论文 语言转移 二十年
  • 简介:慧琳《一切经音义》存在文字讹错的情况。勘正这些讹失,对深化慧琳音义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慧琳 《一切经音义》 校勘
  • 简介:摘要语言本身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基础,美国社会状况的演变也自然导致美式英语的演变。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了麦卡锡主义,经济上凯恩斯主义失灵,逐渐陷入滞胀的泥淖。在这种背景下,反文化思潮出现,朋克和嬉皮士文化逐渐兴起,美式英语的表达习惯发生重大变化。从文化研究和符合学研究的视角看,这背后涉及了更多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 标签: 反文化 美式英语 权力 意识形态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古典文献校勘方法,以阮元校刻《毛诗正义》为底本,《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为对校本,对《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卷之一的异文进行了考证,辨别了异文的孰正孰讹,分析了异文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版本分为阮元未校出或阮校误,可据南宋本改;阮校本正确且与南宋本相符;阮校本正确,南宋本错误和其他类。对《毛诗正义》异文进行考证,一方面能为《十三经注疏汇校》的设想提供一些理性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毛诗正义》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深入细密的考证,借以抉其精微。

  • 标签: 毛诗正义 异文 考证 训诂学
  • 简介:手语是以手的动作为主,配合身体姿势、表情以及口形进行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类似于有声语言,存在众多的地方手语,给2000万聋人之间交流带来了不便。

  • 标签: 手语 语言表达形式 身体姿势 有声语言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