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名”是句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引已有的事物名称,而后进行巧妙的排列组合,化而合之成为一种新的体式。或诗词曲赋,或联语短文,信手拈来,机智成趣,融会贯通,征引雅谑。这种方法虽有文字游戏之嫌,但它确也是一种博学与智慧的表现,一种巧思与雅趣的创造。如果使用适情应境得体,可使表达风趣幽默,富有意味。南方某高校学生中间流传着一首名诗,作者抄录如下,并定名为“读宋词”

  • 标签: 集名 全式 诗词曲 物名 雅谑 张生
  • 简介:<正>在我国古代众多的语文工具书中,清人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著作。它虽被列为字书之列,却与一般的字典不同:它既不在字头下标注音韵,也不自己解说字

  • 标签: 我国古代 工具书 字书 字头 义例 清人
  • 简介:1886年出版的英国人威妥玛著《语言自迩》(第二版),在当时是一部权威性的北京话课本。它系统地记录了19世纪中期的北京官方音系。作为课本,语音、汉字、词汇、阅读并重,1500多条注释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价值均无超出课本。文章借以讨论汉语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质疑“至少六百年来北京音一直是官话正音”的定说。

  • 标签: 威妥玛 《语言自迩集》 19世纪中期 北京话 北京官方音系
  • 简介:本文重点探讨了《祖堂》问句里所反映的中古语法现象.《祖堂》中问句由于受中古中土文献、翻译佛经文献的影响,保留了中古问句的许多用法特点,尤其是书中引用佛典、引用古语的部分,同时这些特点因受唐五代大量新兴语法现象的排挤而走向末路.从《祖堂》可见疑问句式在从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的进程中的表现:中古阶段大量使用的,在《祖堂》及近代汉语中就少见;中古时期才露端倪的,在《祖堂》及近代汉语中则大放光彩;中古时期出现的某些语法现象在《祖堂》中使用,其地域方言特征可能受时间先后层次、当时通语等因素的制约.

  • 标签: 《祖堂集》 疑问代词 疑问句 中古语法
  • 简介:<正>一前言"呢"是现代汉语主要语气助词之一,前人对其来源和发展过程,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工作,但囿于材料等方面的限制,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能完全解决。在前人的研究中,通常认为近代汉语里"聻、那、在"等几个助词与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来源有关,这几个助词在唐五代成书的禅宗史料《祖堂》中均多次出现.本文拟以上述几个助词在《祖堂》中的使用情况为中心,对比、参考唐、宋、元其它史料,对它们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发展情况和与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关系,作一简单的描写和探索。

  • 标签: 祖堂集 现代汉语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词 近代汉语 用例
  • 简介:<正>一、引言要想实现工具书索引编制自动化的目标,采用计算机技术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笔者曾参加的《英汉水利水电技术词典》(以下简称《英》)一书近6.68万个词条的计算机编引工作就是一个证明。

  • 标签: 专业词典 词条 名词词组 英汉词典 体词 技术词典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工具书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尽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有关规定和要求,但是开设英语工具书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拟专门论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工具书教学的重要性,以呼吁并引起大家的重视,同时探讨工具书课程的内容。

  • 标签: 高等学校 英语专业 工具书教学 课程内容
  • 简介:2003年9月12日-15日,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研讨会由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主办,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协办.共有43名代表出席会议,提交论文39篇.会议主要围绕辞书市场、辞书使用、辞书编辑的素养三个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辞书学会 读者 学术研讨会 辞书市场 辞书编辑
  • 简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原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于1956年,是根据国务院提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任务而创建的。最早是1955年10月《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议》:“建议中国科学院会同有关部门聘请专家五人至七人,组成词典计划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1)调查现有辞书机构的人员、资料和工作情况,作出合理改组的建议;(2)拟订《现代汉语词典》的详细编纂计划;(3)拟订其他种类的词典的计划要点,并作出由何处负责编辑的建议。”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则正式提出“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词典编辑室由当时的中国大辞典编纂

  • 标签: 词典编辑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推广普通话
  • 简介:近20年来,作为现代科技标志之一的个人计算机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各行各业包括辞书的编纂出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辞书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漫长的以“手”与“纸”为工具的手工书写阶段和“火”与“铅”为特色的印刷阶段,现已进入以“光”与“电”为标志的计算机时代。辞书编纂手段也开始告别笔墨纸砚为工具,卡片、糨糊为标志的传统手工操作历史,开始进入以电子计算机、语料库、数据库为标志的自动化阶段。

  • 标签: 辞书编纂 中国辞书学会 语料库 书写 学术研讨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