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马氏文通》的"读"是借鉴西方语法中的subordinateclause(从句)理论、翻用我国传统语文学术语而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概念.《马氏文通》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语文学的"读"进行解释,进行组合改造,使之与从句趋同,同时还把汉语中一些不同于从句的短语加以曲解,把它们划人"读"的范围之中.在《马氏文通》以后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中,虽然很少使用"读"这一术语,但对《马氏文通》之"读"理论所揭示的汉语语法规律却继承了下来.

  • 标签: 《马氏文通》 从句 来源 去向
  • 简介:我国书面语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世纪前为旧式标点符号时期,即传统句读符号时期;二十世纪后为新式标点符号时期,即现代标点符号时期。旧式标点符号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典籍,是新式标点符号的源头;新式标点符号则是旧式标点符号在接受西方标点符号刺激之后,经过加工改造,合乎情理的发展。

  • 标签: 旧式标点符号 中国 古代语法 书面语 使用范围
  • 简介:词汇衍生方式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式。从古至今,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归为四大类,即: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

  • 标签: 汉语 词汇 衍生方式 流变 新词 音义相生
  • 简介:当前汉语普通话中出现的局部变异现象已经开始牵动语音系统的经脉,坚持汉语拼音方案还是随顺流变新潮,是语言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以及传媒系统都应认真讨论和应对的问题。本文从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现的“j、q、x声母念成z.c、s”的语音流变现象入手,分析了这种流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指出这种语音变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在社会语言运用和普通话教学中应对这种变异的意见。

  • 标签: 汉语 语音流变 应对
  • 简介:土家语句子中的语流变调现象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详细描写,分别从发生变调的语音条件和成分类别进行分析,归纳了句子语流变调的规律,提出土家语句子中的语流变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在同样的语音条件下,语流变调现象不是强制性的,而同语法功能和结构成分有密切联系.在对选择性的语法依据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指出语音形式同语法系统和句子的表述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选择性变调既是一种语音现象,又是一种语法现象,因此正确认识句子的选择性语流变调,对于全面了解土家语的语音特点、深入分析语法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土家语 语流变调 语音和语法的联系
  • 简介:<正>看了199O年第4期《辞书研究》中几篇关于辞书学的学科地位的文章后,有一个总的感觉,即这些文章都不能痛痛快快地说辞书学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一个学科。他们或认为狭义“辞书学”(即语文词典的编纂理论和工艺)是语言的一个分支;或认为传统词典是语言的一个分支,现代词典虽处于众多学科交叉之中,但仍然没有走出语言的大门,或认为辞书学要从语言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为时太早。

  • 标签: 语言学 辞书学 词典学 辞典学 语文词典 词汇学
  • 简介:文化语言以语言文化功能为研究目标,由于语言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在语言符号系统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化语言中,无论是音韵、文字、语法学、语义学、词汇、语言史学,还是一般语言和语言哲学,都获得了不同于这些学科本身的意义,即文化语言的意义。它们自身的规范研究在文化语言中都只是揭示语言的文化功能的手段,并在文化语言中得到了新的组合,当然修辞也是如此。

  • 标签: 文化语言学 修辞学 意义 文化功能 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哲学
  • 简介:皮尔斯符号是一门认知科学,也就是认知符号。当今流行的认知语言是认知符号的一个分支,是其基本理论的应用、具体化和发展,对语言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它秉承皮尔斯符号的哲学根源,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英美分析哲学传统和从生物体内部角度研究语言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语言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认知符号学 皮尔斯 分析哲学
  • 简介:语用是七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关于语用的定义,现在人们一直沿用莫利斯的说法,认为它是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关系的学科。不难看出,作为符号学分支的语用,把语言的研究范围从抽象结构扩大到语言的具体使用,它所关心的是流动着的语言,即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为不同的目的而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

  • 标签: 语用学 修辞学 语言使用 简论 新兴学科 七十年代
  • 简介:<正>语言的实质问题是语境问题。现代修辞的基础是语境。但是至今语言学界对语境理论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王占馥同志为尝试建立语境所著的《语境导论》,于1993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侧重从语境的构成、语境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语境学 语境理论 交际言语 语言学 现代修辞学 1993年8月
  • 简介:广义的语言研究应该包含修辞,汉语语言研究必须以独立思考出发,认识语言在西方的来龙去脉,找出修辞与语言学分途的历史关键,最终理解修辞跟语言之间的关联。汉语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示我们:如何在悠久杰出的文化传统上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并学习开拓未来发展的策略。

  • 标签: 辩论术 修辞 先验性语法知识 逻辑与修辞的融合
  • 简介:文章对东汉至唐五代时期频繁使用的"他+N"格式中的"他"进行了讨论,认为此处的"他"在丧失了指别功能以后,既没有发展成第三人称代词,也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而是发展成了定冠词(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了标补词),其语法功能是使N的所指获得一定的有定性。这一论断不仅能够对现代汉语中"他+N"和"N+他"两种格式何以在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两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还能够对"他+N"格式中的"他"在虚化为标补词以后仍表强调语气做出有效解释。

  • 标签: 东汉至唐五代 “他+N” 语法功能 定冠词
  • 简介:标点和文字一样都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标点研究都远不如文字研究那样受重视.古代一些经师对文字的考证讲解细如牛毛.《尚书》的首篇是《尧典》,东汉议郎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记述"秦延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为导读开篇的"日若稽古"四个字,用了三万字不厌其详地来解说.汉儒注解五经,"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汉书·儒林传》),但很少涉及句读,有关句读或标点的专著在古代更是寥寥无几.

  • 标签: 《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 袁晖 管锡华 切音运动
  • 简介:意义问题,是分析哲学、现象、符号共同的核心问题,要建立一个哲学符号的意义理论,就必须辨清它与分析哲学和现象可能重叠,意见却不一样的地方。要完成这个复杂任务,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解决。本文只是提示:如果我们返回皮尔斯提出的符号现象,就有可能找出一条独特的哲学符号意义理论之路。为此,本文不得不简明地分辨皮尔斯与胡塞尔在符号与意义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

  • 标签: 意义 现象学 符号学 哲学符号学
  • 简介:皮尔斯首先且主要是一位逻辑学家,但其逻辑观念在思想成熟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他最终相信,逻辑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应该等同于有关符号的本性或原理的形式研究,即符号。本文结合有关逻辑的历史和哲学,澄清了皮尔斯符号在什么意义上拓展了逻辑;并基于皮尔斯手稿文本,通过从根本上诉诸逻辑科学的历史使命,解释了皮尔斯为何要把逻辑拓展为符号

  • 标签: 逻辑范围 符号学 现代逻辑 使命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符号基本上是西方各国的符号,至多是西方符号中掺杂着本土思想的零星片段,在符号的基本原理、应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上,还未能达成系统的共识。参照现在自然科学各学科已经建立的符号体系,笔者希望建立一门以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普通符号"。

  • 标签: 符号学 普通符号学 跨文化研究
  • 简介:丁金国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15章,计31万余字。作者多年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凡被公认为语言最新成就而与语言教学、运用有关的内容都尽量地加以吸收融化。全书内容系统而新颖。书中关于社会语言、语言与文学、心理语言、计算语言、对比语言等部分,尤为写得精彩。

  • 标签: 语言学基础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 简介:<正>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语言研究由语言体系向言语规律的转向,修辞研究也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研究对象由语言体系中的修辞手段转向了言语规律,研究领域大大开拓,古老的修辞传统在言语交际的沃土上获得了新生。马克科奥斯科·詹母斯的《修辞交际导论》(JamesC.McCros-key,AnIntroductiontoRhetoricalCommunica-tion,PRENTICE—HALL,INC,EnglewoodCliffs,NewJersey.1968)一书就反映了修辞的这种发展趋势。本文想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詹母斯的一些基本观点。

  • 标签: 修辞交际 传统修辞学 修辞学研究 古典修辞学 语言体系 交际理论
  • 简介:广告分析广告的符号学分析认为,设计好的广告内容,通过承载它们的平面或视频传递出来。这些广告内容建构意义,并把所构建的意义注入我们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去。广告说服我们,从它所诉求和推销的神话意义的视角看待我们自己、看待广告推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看到的那样,巴尔特讨论了《巴黎竞赛》(Paris—Match)封面的神话意义,并揭示了符号和符码如何被用来表现法国殖民地统治的自然性和自洽性。

  • 标签: 广告符号学 建构意义 广告内容 符号学分析 殖民地统治 广告分析
  • 简介:一、品牌名称所有人都对品牌名称耳熟能详,它们就同名人的名字一样容易识别。有谁不知道诸如可口可乐(Coca—cola)、舒洁(Kleenex)、不干胶(ScotchTape)以及象牙牌香皂(IvorySoap)呢?

  • 标签: 品牌名称 符号学 可口可乐 所有人 不干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