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沈家煊先生近年来提出汉语词类包含模式,主要立论依据是传统的汉语词类体系中关于名、动、形等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困境:要么违背语言学理论中的“中心扩展条件”、“并列条件”,要么违背理论构建时应该遵循的“简约”原则。如果采用词类包含模式去看待汉语词类,就可以摆脱这个困境。文章从树库语料的分析出发来说明语言事实中确实存在违反“中心扩展条件”和“并列条件”的情况,并将原因归结为言语使用中的“简约”(或“经济”)原则使然。换言之,言语交际中的简约,造成语言理论模型的无法简约。

  • 标签: 中心扩展条件 并列条件 句法规则 词类 简约原则
  • 简介:继之前的研究,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汉语合成复合词中题元结构与表层结构的不对称现象;提出这种不对称可以通过逻辑形式中的题元约束关系来解决。此分析方式符合普遍语法的一般原则,较之前的个别处理方式有所进步。不但汉语合成复合词如此,其他语言(如英语)的合成复合词也是如此,所以有普遍意义。因此,普遍语法的一般原则对处理自然语言的细微结构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合成复合词 逻辑形式 普遍语法
  • 简介:讲汉语语音史,主要是讲发展的规律。条件音变就是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本文所讲的条件音变,主要是讲由中古到现代的音变。较古的条件音变也讲了一些,如舌头三等变舌上,重唇合口变轻唇等,但讲得不多。讲条件音变,不单是讲普通话的音变,也讲各地方言的音变。这样做,才能较全面地叙述汉语语音史上的条件音变。条件音变只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因此,甲方言会有这种音变,乙方言不一定也有这种音变。例如广州话"凡"字由[fam]异化为[fan],"法"字由[fap]异化为[fat],但梅县话仍旧读[fam]和[fap]。我家乡的博白话和广州话同属粤方言,但是博白话"凡"字读[fam],不读[fan],"法"字读[fap],不读[fat]。又如,在北京等地,通、宕、遇、流、臻、深等摄的禅母字和床母二等字平声读塞擦音送气,仄声读擦音。但其他方言并不如此。例如广州话,基本上全部都读成擦音[∫]①。条件音变是有时间性的。过了时间,这种音变的条件就不再起作用。例如我们说,中古浊音字在今北京话里,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入声字属仄声。今天有些古入声字读入阳平(如"毒"、"故")也不送气。这是因为这种音变在入声消失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后来虽变为平声,也不能读送气了。又如麻韵三四等字由于有韵头[i],它就影响主要元音[a]变为[e],如"野"[ia]→[ie],"斜"[■ia]→[■ie];但是"家"字为什么不变[t■ie]呢?"吓"字为什么不变[■ie]呢?"牙"字为什么不变[ie]呢?这也只能以条件音变的时代性来解释。这种条件音变的规律只在《中原音韵》时代起作用,后来就不再起作用了。

  • 标签: 条件音变 汉语语音史 广州话 中原音韵 现代北京话 声母
  • 简介:让步条件句是具有让步语义特征的非典型条件句,可以看作是处于典型条件句和让步句之间的一个中间形式。它包含三个次类:选择让步条件句、普适让步条件句和量级让步条件句。它们是一组条件句的集合,这个集合可能涉及两项,也可能是更多项。它们都具有自己特殊的句法一语义属性。比较三个次类可以发现:“无论、不管、不论”这三个连词并没有普适类或者选择类的倾向;普适类在频率上要高于选择类;而在选择类之内,使用选择问句形式的频率要高于反复问的形式;较之“不管、不论”句,“无论”句似乎更加排斥反复问句形式;虽然一般情况下三个次类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在少数情形下,三类之间也会出现交叠。

  • 标签: 让步条件句 选择让步句 普适让步句 量级让步句 条件句 让步句
  • 简介:文章把现代汉语“X来”式合成词分为四类:“古来”类、“从来”类、“后来”类、“想来”类。这四类“X来”内部结构不同,历史来源也不同。具体来说,“古来”类来源于汉语史上表时间的方位短语“自/从X以来”,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自/从X以来”缩略为“X来”;“从来”类来源于汉语史上具有名词功能的短语“所X来”,“X”和“来”本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由于经常相邻出现,逐渐跨层词汇化为双音词;“后来”类直接从动词性偏正短语“X来”词汇化而来,不像前两类“X来”经过了形式上的缩减过程;“想来”类来源于动趋式“X来”的泛化,“来”逐渐由趋向动词(作补语)虚化为类词缀。

  • 标签: 合成词 结构 差异 来源 词汇化 语法化“X来”
  • 简介:我们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和对语言的研究经验,提出了“语言能力合成说”的假说,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层级系统,语言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而是由更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合作的结果。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生成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语言能力合成说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个语音合成语料库。语料的设计考虑了音段和韵律,语料库中包含汉语的音节、词语、独白语句和情景对话语篇。语音的录制在卦限录音室中进行。语料库中还包括了科学的语料管理系统,它具有查询、浏览和更新等功能。

  • 标签: 汉语语音合成 音段 管理系统 三音 语调模式 标音
  • 简介:本文对孔令达(1994)、黄南松(1994)、竟成(1996)以及Tang&Lee(2000)关于完句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抽象,把他们的信息说、时间说以及时态/焦点说抽象为指称特征允准说.本文认为,英、汉语在完句上的句法要求是一致的,即句子要投射成IP/CP,名词性成分要投射成DP,从而变成在概念一意向界面可以解读的成分.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满足这一句法要求的途径不同.

  • 标签: 完句 指称特征 算子 自由变量
  • 简介: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形成较多地受到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视角、主观认识和情感的影响。为了探寻人类对条件结果关系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的条件与语言形式中的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全面地认识条件句系统,论文以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关系的有标记条件句为研究对象,从形式入手分析了条件句的形式和语义、功能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规律。从语言主观性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理论,探求条件句语义的生成和表达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条件句系统做了层级和细类的划分。

  • 标签: 现代汉语 条件句 认知语言学 主观视角 认知过程 主观认识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元音的指数式动态模型,它能将普通话的十三个复合元音的音色变化描述为几个目标值之间的动态运动。此模型用于语音合成时,能减少合成参数的存贮量,提高合成的复合元音的自然度。该模型也为进一步研究离散言语代码与连续语音声波之间的转换机制提供了一条途径。

  • 标签: 动态模型 共振峰频率 指数式 目标值 模型合成 二合元音
  • 简介:<正>一汉语“动词”的定义问题(一)“动词”的双重意义至今在不少语法书和文章里,“动词”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和意思:一是词类,二是句子成分。前者是本来的意思,“动词”跟“名词”、“形容词”、“代词”等概念相同是词类,这无须细说。问题就在于第二种意思。那些语法专著经常使用“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等说法,把“动词”概念和“主语”、“宾语”、“补语”等句子成分等量齐观。虽然动词跟其他词类的词一样能充当句子成

  • 标签: 构词语素 基本语素 汉语拼音正词法 述宾结构 “了” 词的结构
  • 简介:汉语方言可用“在”表示无条件关系,这一功能源于表任凭义的“在”。具体语义演变过程为:“在”的“空间存在”义和“居于”义演变出表因果关系的“取决于”义,继而发展出“任凭”义;“任凭”义的“在”进一步语法化为纵予连词,纵予句蕴涵无条件句,“在”于是成为无条件连词。

  • 标签: “在” 无条件 方言
  • 简介:摘要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交通动员呈现精确化、智能化、系统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等特点,标志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交通动员在方式、手段、组织实施和动员范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信息化战争 交通动员 趋势
  • 简介:摘要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人类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战场管理亦开始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 标签: 战场 管理 变化
  • 简介:<正>编一部年鉴,在编辑方针和总体设计确定之后,第一个要做的,是制订框架和选题。在制订框架选题时,有三条原则是必须考虑的。第一是全的原则;第二是平衡的原则;第三是系统性和连续性。这里只着重谈谈关于年鉴的体例和编辑流程等问题。

  • 标签: 年鉴 编写体例 编辑流程 基本规定 总体设计 编辑部
  • 简介:文章以“还”、“向”为例,分别考察“持续义”和“追溯义”的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的语义演变。在语义演变过程中,两者既具有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跨语言反复出现的共性特征;同时由于“输入端”语义和功能的差异,也导致了在演变过程中各自的差异,并最终导致“输出端”即条件连词功能的不同。这个语义演变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扩展这两个机制而实现的,其动因是基于“不过量原则”(即R原则)推理。

  • 标签: 时间范畴 条件连词 语义演变
  • 简介:摘要在育人工作中,学生个性化管理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当下的实践常常面临这样一个矛盾建立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的认知代价无比昂贵且难以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做出充分把握;“量产化”的管理虽然简便但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我院在“大数据”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管理的新实践,为消解上述矛盾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与初步方案。

  • 标签: &ldquo 大数据&rdquo ,学生,个性化管理,新探索
  • 简介:本研究基于自建的专门自然语言语料库,甄别出新的量化名词短语的约束条件,并根据计算实现的需要,对Kunoetal.(1999)和杨春雷(2004)提出的约束条件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一个面向量化名词短语语用解释消歧的约束条件系统。研究表明该约束条件系统能区分75%的量化名词短语的指代和非指代语用解释,根据语用解释的细类,点数和的分布显示出较高的集聚性特征。

  • 标签: 量化名词短语 语用解释 约束条件系统 消歧 篇章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正在由冷兵器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模式,向着“以战争的经济消耗和摧毁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为主,快速达到战争目的”的新标准转移。

  • 标签: 军队 高技术 特性
  • 简介:文章基于对四部较有影响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搭配信息的多角度分析,提出搭配信息呈现的四个基本原则:1.力求显性呈现;2.力避同语义类搭配词重复;3.频率原则;4.简明原则。实现这些原则的条件是:将呈现搭配信息置于首位考虑,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进行搭配描写,注意吸收搭配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 标签: 外向型 学习词典 配例 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