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正>1.“字有定量”的探索50年代提出了“现代汉语用字全表”的问题:“汉字随时随地增加,出生不报;又随时失去作用,死而不葬。字典里死字和活字并立,不加区别。书写现代汉语究竟要用多少个汉字?谁也说不出来。这种现象不应当长此任其自然。“整理汉字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清点汉字的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常用汉字 用字 文言 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
  • 简介:摘要定量研究是国内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广泛地运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在翻译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加强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是翻译学方法论体系构建的需要,是推动翻译学健康、科学发展的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中国翻译》2013~2017年发表的660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定量研究方法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13~2017年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大致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文献研究法和统计调查法应用较多,实验法应用较少。这660篇学术论文中共有77篇应用了定量研究法,占11.7%,说明翻译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总体来说较少,研究者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不够。

  • 标签: 《中国翻译》 定量研究 发展趋势 载文分析
  • 简介:量词域的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颇为关注的语言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句子中的量词常常有宽域(widescope)和窄域(narrowscope)两种解读方式。自May(1977)后,与量词解读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量词取窄域的问题。May认为造成这种解读的原因是量词下移(QuantifierLowering,QL)到从句的节点结果。Horn—stein(1995)基于最简方案中的拷贝理论(theCopyTheoryofMovement),认为量词在低层的拷贝能够被激活(activiated)从而决定了量词的辖域。Sauerland&Elbourne(2002)则指出,QL的解读是语音层面(PF)移位的结果。既然逻辑式(LF)移位不会对语音层面有任何影响,那么同样语音层面的移位也不会对逻辑式的解读产生影响,因此QL的解读是量词在PF层面的移位所造成的。虽然在PF层面量词先于主句谓词或其他相关成分,但在LF中仍然低于主句谓词或其他相关成分,得到窄域的解读方式。上述三种观点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都没有对QL解读进行限制,似乎只要是提升结构(raisingconstruction)就应该有量词取窄域的解读。但事实并非如此。当然也可能这种限制和QL无关,而是由其他的原因所造成的,如Boeckx(2001)认为控制结构不允许量词下移。Hornstein(1995)认为只有限定性小句才允许域的换位。但是这些限制不符合语言事实。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量词下移现象呢?QL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就必须解释它为什么会被阻断;如果不存在,那么它为什么不存在,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不定成分(indefinites)看起来有这种解读呢?文章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论元移位。文章认为,论元移位并不留下语迹或拷贝,如果QL发生的话将会出现量词Q没有变量约束的情况,因此也不存在下层拷贝激活的问题。至于不定成分有两种不同解读,并不是由量词域的不同造

  • 标签: 单循环 量词下移 宽域 窄域 存在闭包
  • 简介:<正>关于辞书评估,1989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上曾经初步谈了一下。近来看到《辞书研究》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第二届全国辞书学研讨会(我因故没有参加)综述,才知道这一议题在这届会议上得到了深入的讨论。该刊同时还发表了金常政先生的《论百科全书的评价标准》一文,提出了我国百科全书

  • 标签: 辞书编纂 语文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 辞书学 普通词语 评估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三套新教材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 标签: 中级汉语 精读教材 教学模式 改进措施 编排技巧
  • 简介:汉语语用能力是指操汉语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的技术和能力,他决定了一个人汉语语言能力的实际表现。汉语语用能力的构成涉及到语篇、语体、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礼貌、修辞等六个方面的理解与运用。围绕这六个方面,可以有序开展汉语语用能力评估量表的制定及相关的描述语库建设。重要的是,语用能力的评估不应只针对非汉语母语者,汉语母语者的语用能力评估对推动我国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

  • 标签: 语用能力 语言能力 言语障碍 描述语库 量表
  • 简介:摘要土地价值是土地价格的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估土地的价值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价格体系尚未完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急需对农村土地评估体系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整合与管理。本文从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现状出发,概括了农村土地资源价值的构成以及其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自有条件,总结了农村土地资产在评估方法和市场价格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农村土地资产评估的风险。旨在为促进了解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工作科学化,提高农村土地资产评估服务水平提供新视角。

  • 标签: 农村土地 资产评估 研究进展 风险分析
  • 简介:在语言政策研究中,考虑经济学的因素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发展方向。因为语言学家在制定和倡导语言政策时,就已经受到了经济学的影响。两个学科彼此渗透,交叉互补,尤其为语言政策的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打开了新思路。本文简要概括了“语言经济学”或称“语言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展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语言经济学对语言政策及评估的影响,并介绍语言政策研究及评估的方法和内容。

  • 标签: 语言经济学 语言政策 评估 成本-效益分析
  • 简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评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国内已开展了二十余年,成果颇丰,尤其是在开发应用研究领域,先后推出了不同系列、不同类别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以及《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能力评估依据,在国际汉语教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语言学界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尚处于探索过程之中,国内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理论研究不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的评估在受测者的实际语言能力、评估界定能力和能力量表三者之间的关联度上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基于HSK在推广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适应度问题,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的评估现状加以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希冀通过总结HSK和汉语能力标准制订的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制订出准确、客观的的汉语能力量表,使之更好地满足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需要。

  • 标签: 语言能力 交际语言能力 HSK《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
  • 简介: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指标体系,是实现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前提。文章在充分吸收国外有关语言生态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包含人口、地理等12个要素、33个具体指标和指标权重关系建模系统的语言生态监测分级指标体系,以及语言生态质量分级评估标准。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直接用于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用于我国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具体实践。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 监测与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翻译符号学作为一种特别的符号,其隶属的系统自然与其他符号学所讨论的存在差异,但学界目前对此涉猎甚少。有鉴于此,本文从符号学系统的一般观念人手,阐明了翻译符号系统的跨语际一文化特征,进而分析了该系统特征形成的各种原因以及对目标语符号系统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翻译符号 系统 跨语际特征
  • 简介:语音相似程度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有共同来源关系的语言系统间的共时亲疏关系。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音间相似程度的计算办法和语音系统间相似程度的计算办法,给出了通过电脑计算得到的湘粤桂20个相关方言点的语音系统相似程度值,并分析了这些方言间的语音系统共时的亲疏关系。

  • 标签: 语音系统 相似 方言 关系 计算
  • 简介:黔东苗语指示词分为定指指示词和疑问指示词。定指指示词分“近指”noη^3(这)、“对指”nen^3(那)、“中指”moη^3(那)、“远指”ε^1(那)和“非呈现指”i^3(那);疑问指示词只有一个tei^6(哪,何)。

  • 标签: 黔东苗语 指示词 分类
  • 简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从功能上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等。前贤对传知性交际及其载体研究得较多,对寒暄性交际的研究不够多,对现代汉语寒暄的研究也未形成体系,其定义与性质、其形式和功能、其理论和应用都有待进一步廓清和深入。

  • 标签: 现代汉语 系统研究 语言交际 知性 功能
  • 简介:<正>一傣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孤立语里面的一整套表示动词情态的虚词和屈折语或粘着语里面动词的一整套形态变化,既有相同之点,又有相异之点。相同之点是:都是在动词进入句子时必须(或经常)要出现的。部赋予动词以时间的界限,起、止、断、续的情态,表示动作发自主方、对方、客方的某一方,或决定动词是否带上某种主观意志的色彩。用语法术语说就是使动词带上时(时间)、体(情貌)、态(语态)、式(语气)等等语法意义。

  • 标签: 语气词 存在动词 语法意义 傣语 语法作用 动作
  • 简介:从原始台语中分化出来后,布依语第三土语中的元音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音变。一是在第一、二土语中常见的6元音系统中增加了低后不圆唇元音,使元音声学空间结构由三个顶点元音决定的三角形变成了四个顶点元音构成的四边形。二是音系成员间发生了分化、合并、转移等链式音变:高元音i、u分别被非周边元音ie、单元音化并高化后推挤出位,被迫裂化为双元音,下移到非周边区域;处于音系空间较低位置的ai、au分别单元音化后高化到中元音e、o的位置,两个中元音被迫双元音化并向非周边元音区域转移。向央元音位置移动后再前化与e合并。后低元音由a单元音化而来。周边元音和非周边元音在周边区域和非周边区域紧密互动中完成了这个推链式的音变。链式音变的动因是第三土语中元音长短对立特征的消失,通过音变后达成了新的对立。链式音变后,第三土语中音系格局的元音系统取得了暂时的动态平衡。

  • 标签: 布依语 元音 链式音变
  • 简介:<正>本文是佤语方言研究的第二篇。第一篇题为《从现代佤语的方音对应看古代佤语的辅音系统》,载于《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总第4期)。两篇文章各有主题,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佤语三个方言的语音系统有什么样的异同,怎样从一个统一的古代佤语演变为现代的三个方言,方音的历史演变又应该构拟出什么样的古代佤语语音系统。我们写这个姐妹篇,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 标签: 方言演变 辅音系统 紧元音 单元音 元音系统 古代
  • 简介:<正>宋代汉语的韵母系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我们要研究普通话语音的历史,是必须把它研究清楚的。传统上研究宋代语音,常常以《广韵》或《集韵》等韵书作为主要的依据,特别是以《广韵》为依据。我们认为,《广韵》一书有"存古"的性质,它所分的二百零六韵,包含有古音成分和方音成分,并不能代表宋代实际的语音系统。因此,要探求宋代的韵类系统,不能专主《广韵》。当然,《广韵》应该是研究宋代韵类系统的一种重要材料,不能完全把它撇在一边,但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要研究宋代的韵类系统,对那些比较能反映实际语音的韵书、韵图,如金韩道昭的《五音集韵》和宋人所作的《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以及祝泌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等,决不能够轻视。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所反映的

  • 标签: 韵字 广韵 宋代语音 指掌图 切韵 韵母
  • 简介:汉字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本文简述汉字系统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扼要展示汉字系统性的客观存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利用汉字系统性推展识字教学大有可为。

  • 标签: 汉字 系统性 汉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