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抛跳技术是花样滑冰双人滑技术动作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动作,它也是代表花样滑冰双人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进行技术指标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空停时间和空中水平位移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水平速度和腾空高度对完成高难度抛跳动作有直接影响。腾空时间应在0.9s以上,空中水平位移应在8.8m以上,以保证在空中完成转体动作,水平速度应在4.5m/s以上,水平速度是提高旋转冲力和角速度的重要保证,只有努力提高水平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旋转冲力,完成优质量、高难度、多周数的跳跃动作。

  • 标签: 花样滑冰双人滑 抛跳 技术
  • 简介:军体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演变,现已有四套完整的套路。通过对军体拳技术演变、训练特征及价值的分析,旨在为其进一步发挥军事与体育价值、提高训练效果奠定基础。

  • 标签: 军体拳 技术演变 训练特征 体育价值
  • 简介:通过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后发现,空翻与转体是整套动作的难度核心。为更好地了解空翻与转体动作的特性,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和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空翻和转体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人体的转动轴、翻转的时空特征、翻转的角速度变化、人体转动惯量以及运动员身体形态、腾空姿态等因素均对空翻与转体动作产生影响。为此建议运动员提高翻转时对高度、速率和角度的控制,不断提高技术难度。

  • 标签: 单板U型场地滑雪 技术动作 空翻 转体 生物力学分析
  • 简介:运用两台BVP-9500WSPSONY高速摄像机对8名优秀高尔夫球手全挥杆技术进行同步拍摄,采用APAS运动技术解析软件进行DLT三维解析,选取全挥杆引杆、挥杆、收杆环节时间,髋、肩、腕、杆头速度,肩、髋旋角及肩髋分离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引杆、挥杆和收杆时间比为4∶1∶2,挥杆时间最短,有利于加速。速度出现高峰的时间依次为髋→肩→腕→杆头,环节依次制动,角动量传递;最大速度,髋〈肩〈腕〈杆头,后一个环节最大速度在前一个环节制动的基础上依次叠加。肩、髋旋转角度及肩髋分离角度从“引杆顶点Max-挥杆击球”最大变动范围分别为111.1±8.800、53.8±7.430、55.9±7.650,反映了躯干上下两部分之间扭转力矩的大小,直接影响杆头角速度。提示肌肉预拉伸能力及环节柔韧性是挥杆加速肌力的来源。

  • 标签: 高尔夫球手 全挥杆技术 运动学特征
  • 简介: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难关技能类项群的主要美学特征,即独创美、力量美、人体美、节奏美、衬托美和音乐舞蹈美,在进行难美技能类项群的技术创新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美学方面的特征,即情感愉悦性和客观社会性.

  • 标签: 难美技能类项群 美学特征 技术创新 独创美 力量美 人体美
  • 简介:运用实验法、文献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邢慧娜参加奥运会预选赛的现场技术资料,通过量化分析获得运动技术指标,结合运动训练实际,对邢慧娜1500m不同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慧娜在加速度阶段表现出步长大、步频低的运动特点,着地腿“扒地”积极、着地角大、进入比赛状态慢的特点;途中跑阶段体现了“低抬摆快”技术特点;髋部轴心大肌肉群发力特点;冲刺阶段缓冲时间短,摆动腿送髋幅度大、“屈蹬”技术特点;全程表现出“步幅-速度型”技术特征

  • 标签: 邢慧娜 1500 M 技术特征
  • 简介: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生物力学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运动学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下:巩立娇滑步技术阶段具低起投速度,滑步时间和距离短,滑步速度慢、摆动动作幅度小、躯干下压幅度小的技术特点;转换技术阶段保持了铅球与身体重心的同步运动节奏,躯干保持滑步姿势的能力强;动作幅度大,身体重心起伏小,运动速度稳定的技术特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与铅球运动速度节奏合理。具有用力时间短、动作幅度大、出手角度小和出手速度快的技术特点。

  • 标签: 女子铅球 运动学 特征 巩立娇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中国职业体育本质特征等问题,为正确认识和定位中国职业体育提供理论依据。我国职业体育是市场化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和职业运动员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凸显了现代竞技体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专业性和公益性的双重属性,其产品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产品大多数属于准公共产品;我国职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的高级形态,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内容;尚处于起步和发展初期,与西方职业体育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具有中国特色。最后就我国职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诸多对策建议。

  • 标签: 中国 职业体育 本质 特征 建议
  • 简介:对街舞运动美的外在表现特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街舞运动的美主要包括音乐舞蹈之美、器械服饰之美、套路和谐之美、专业术语之美、体型姿态之美、想象创造之美、相关文化之美、整体协调之美.

  • 标签: 街舞运动 体育美学 表现特征
  • 简介:体育中的美瑰丽多彩,徇丽多姿,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到。如果失去了美,就失去了体育的灵魂,也推动了体育赖以生存的价值。

  • 标签: 体育美 表现 特征
  • 简介:笔者通过影片拍摄与解析,对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发现:非投掷臂摆动的速度、轨迹和摆动时机,会直接引起部分身体环节的变化,乃至影响到铅球运动员正常技术发挥和投掷成绩.

  • 标签: 摆动特征 影响 铅球 非投掷臂 影片解析 运动技术
  • 简介:对2013莫斯科田径世锦赛张培萌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劳义两人的100m技术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张培萌的平均步长与劳义非常接近,平均步频略大于劳义,提示张培萌应加强步长能力训练,提高步长指数,而劳义应加强步频能力训练,提高步频指数;张培萌和劳义的起跑反应时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劳义应提高起跑动作质量和加速能力;劳义和张培萌途中跑技术中应缩短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劳义途中跑阶段支腾比例小于张培萌;张培萌着地缓冲时间短,能够保持较大的水平速度,而劳义着地角小,支撑腿缓冲退让更加积极,有利于蹬伸发力;在后蹬过程中,劳义和张培萌应尽量减小后蹬角角度,增加摆动腿折叠程度,提高摆动速度,以优化蹬摆技术

  • 标签: 张培萌 劳义 100m技术 运动学特征
  • 简介:以世界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计算、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分析速度节奏变化对400m栏成绩的影响,依据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速度节奏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与评价。结果显示,"A型"的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符合项目自身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代表着男子400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男子400m栏运动员更适合"A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男子400m栏运动员分段时间量化评价标准。

  • 标签: 男子 400M栏 栏间速度 速度节奏 分段时间 评价标准
  • 简介:对菏泽梅花拳源流与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菏泽梅花拳是北上传播的第一站,且是海外传播的根源;有文武一体的组成形式和独具特色的师徒传播关系及融合儒释道精髓的特征。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传播它使之走向全球,成为世界遗产文化中的一部分。

  • 标签: 菏泽梅花拳 源流 传承与发展
  • 简介:足球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竞赛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促进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只有掌握足球竞赛特征,分析技战术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 标签: 足球竞赛 技战术 特征
  • 简介:分析认为,散打文化是以散打为载体,突出技击技术之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蕴涵民族精神,融哲理性、艺术性、科学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体系。散打的技击属性集优越性、融合性、多样性于一体。

  • 标签: 武术 散打文化 体育概念
  • 简介:<正>研究各个运动项目的科学方法原理与研究最优秀运动员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优秀运动员都可能是从事该运动项目的标准人物。为了正确进行运动选材,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必须弄清优秀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特点。B·B·库兹涅佐夫和A·A·诺维科夫认为,在控制一方(教练员)具有目前情况的客体模式(运动员),具有要达到的状况的模式,同时具有在训练作用以及在训练作用的影响下会产生的客体状况变化的各种模式,这是进行有效控制的必备条件。

  • 标签: 优秀运动员 等级运动员 模式特征 运动项目 运动员选材 运动成绩
  • 简介:面对一个以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迅速成长的体育产业,如何分析认知,如何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衡量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为其找到恰当的位置,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的急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从现代经济的角度阐明其经济特征--供需不对称的偏斜结构;再次从激活需求,实现需求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方式;最后,就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贡献程度的衡量尺度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体育产业 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体系 产业发展环境 现代经济
  • 简介:采用实验法,对柔道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性进行论证,研究现有专项力量训练能否有效的训练柔道主要动作中的主要用力肌肉,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名优秀国家一级运动员,采用肌电测试手段测试柔道主要技术动作和专项力量训练的主要肌肉用力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论:目前柔道专项训练以上肢肌肉训练为主,不能有效锻炼到全身肌肉。快速推砖和皮条平拉的训练负荷较小,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大训练的负荷。

  • 标签: 柔道技术 专项训练 用力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