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m(男12名,4周8次,当日返回)和2260~3150m(女7名,6周8次,交日返回)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试图找出符合高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方法,使其的训练更为科学、合理。

  • 标签: 高原交替训练 高练低住训练法 中长跑运动员 训练方法 生理机能 运动能力
  • 简介:“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羊八井高山训练学校暨中国登山协会西藏羊八井训练基地”10月2日举行落成揭牌仪式。拥有丰富登山资源的西藏,长期以来缺乏正规高山训练基地的历史宣告结束。

  • 标签: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 训练基地 羊八井 登山
  • 简介:2007年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集训队10名队员在海拔2366米进行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对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运动员的RBC、Hgb、HCT和MCV等血象指标末期较初期有所提高。提示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适当海拔高度的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血液氧运输能力、改善机体生理效应有一定的作用;WBC在上高原的最初1周内有所增加,表明高原训练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免疫功能有所影响:高原训练第一周内训练负荷较大是引起残疾人运动员血象指标在训练初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全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特别是对免疫机能指标的监控;安排适合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训练负荷,与健全人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区别对待,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 标签: 高原训练 残障运动员 中长跑 血象 血尿素 血清肌酸激酶
  • 简介:导论运用高原训练已经有了很多的方法,并且很多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已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全年训练计划中。在这些方法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是由Levine等人提出的高住低训“livehigh.trainlow”(LATE).即运动员在4周的时间里住在2500m的高度而训练在1200m的高度。在文献中,他们证明了红细胞量和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并且在次极限运动时提高运动能力。

  • 标签: 模拟高原训 练运动能力 提高
  • 简介: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为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西宁(海拔2260m)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m-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观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原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 VO2MAX 生理机能 训练手段 耐力性运动
  • 简介:西藏高原群山莽莽,座座雪峰高耸入云。它们笑迎五湖四海的登山探险家来挑战。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登山英雄。孕育了感人肺腑的西藏登山队“艰苦奋斗,知难而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个人融入集体,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呼吸共命运的团结协作精神;公而忘私,甘愿付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毫无保留地去拼搏的无私奉献精神;挑战人类体能极限,测试人类生存能力。配合科研部门研究自然环境,认识人类自身的求实探索精神;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五星红旗增辉的祖国至上”的登山精神。

  • 标签: 西藏高原 英雄事迹 探险家 海拔 世界 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