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3例纵隔气肿临床资料,筛选出自发性纵隔气肿与继发性纵隔气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发性纵隔气肿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17.3±2.1)岁。继发性纵隔气肿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46.9±1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纵隔气肿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闷,与继发性纵隔气肿相比,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纵隔气肿予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无并发症,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3±2.0)天。继发性纵隔气肿除常规治疗外,还需行切开引流、手术等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5.0±5.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纵膈气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胸痛、胸闷为主,保守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 标签: 自发性纵隔气肿 继发性纵隔气肿 胸痛 皮下气肿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 50 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0 月,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应急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有效总人数为 24 例, 1 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与对照组( 84% )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改善为 29.54±1.42 次 /min 、 109.45±2.46 次 /min ,与对照组( 21.65±1.45 、 93.54±2.41 )次 /min 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 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下,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心理干预、呼吸道护理、通气护理等,可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治疗工作能够正常的开展,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应急护理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将辅助性T细胞分为Th1和Th2细胞两个亚类,Th1分泌IFN-γ、IL-2为主,参与细胞免疫;Th2分泌IL-4、IL-5、IL-6、IL-10等,参与体液免疫.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细胞因子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654-2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微循环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即以传统疗法752例为对照组,以654-2为主的综合疗法1028例为治疗组.结果以654-2为主的综合疗法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结论该方法选择时机得当,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防止发生多器官衰竭,从而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

  • 标签: 654—2 重症肺炎 微循环障碍 综合疗法 婴幼儿 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