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趋势之一。为顺应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从社会岗位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对《土壤肥料》课程进行了项目化重构,并从《土壤肥料》项目课程构建的必要性、设计思路和构建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

  • 标签: 高职 土壤肥料 项目课程
  • 简介:就8种重金属元素在城市不同区域的污染浓度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作出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多个变量的相关性,按照成因上的联系进行归类,进而判别城市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其分布规律;针对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扩散特征,采用抛物型的偏微分方程模型,通过反演的方法拟合出污染源的位置;最后总结模型的优缺,最,并提出进一步收集信息的设想。

  • 标签: 城市土壤 环境质量 重金属污染 建模评价
  • 简介:本人从事成人中专“土壤学”教学多年,在教学期间,汲取前辈们的教学精华,融合教材内容,总结和提炼出一套提纲挈领、囊章括节的简单图示。它简明扼要,易懂、易记,用以辅助教学,加深了对学习“土壤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1)教课书上对土壤是这样定义的:“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那一疏松的表层。”这一概念很抽象、很笼统,和学员心目中的土壤就是“土面子”或“土坷垃”一样摸不清。如果把土壤的物质构成用图示表示出来,结合平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地的感性认识,讲解土壤概念,就会使学员对土壤有一个粗略而全面的印象。

  • 标签: 土壤学 图示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研究保水剂对沙性土壤的保水效果和对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在人工气候箱中,观察了保水剂用量对沙土的保水性能和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跫的增加,沙土含水量和电导率均先出现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沙土的团聚体含量逐渐增大,沙土的容重却逐渐减小,而保水剂含量对沙土的pH影响不大,不会影响植物生长。

  • 标签: 保水剂 沙土 保水性能
  • 简介:提出一种将改进的核函数应用于土壤肥力研究的聚类方法。该方法在K-means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加入核函数,简化目标函数,将数据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增加样本特征差异,同时提出相应选取参数的标准,提高聚类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非凸型数据或多维数据聚类正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性能,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指标和土壤利用的关系,可使土壤肥力的发展与作物的需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状态,保障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 标签: 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 K-MEANS算法 核函数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在分析土壤污染特点、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防止土壤污染和改良治理已经污染土壤两方面的措施。

  • 标签: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防治 措施
  • 简介:根据1983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和2007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数据,分析对比了闽清县白中镇灰黄泥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闽清县白中镇灰黄泥田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1983年提高了3.69g/kg、25.01mg/kg和25.78mg/kg,而土壤pH值却下降了0.61。说明经过24a的耕作栽培,灰黄泥田的土壤养分含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酸化问题却趋于严重,为此提出种植紫云英,积极推广稻草回田,以及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施肥对策。

  • 标签: 灰黄泥田 土壤养分 施肥
  • 简介:通过渭北西部旱原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播量与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覆膜与垄上覆膜垄沟种植均有良好的保墒和集水作用;覆草具有一定的保墒作用,在小麦生长前期及40cm以上的土层中效果明显.

  • 标签: 小麦栽培 栽培模式 土壤 水分变化 动态变化
  • 简介: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13)为依据,对商丘地区绿色蔬菜产地土壤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内土壤pH值处于7.30~7.49之间.虞城县郑集乡诸庄村幸福专业种植合作社土壤有机质含量为Ⅰ级,其他产地土壤有机质均属于Ⅱ级.产地内土壤全氮含量普遍较高,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土壤中的Cd、Hg、As、Pb、Cr等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309~0.333,符合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因此,商丘地区绿色蔬菜产地土壤环境未受到污染,适合发展绿色蔬菜.

  • 标签: 绿色蔬菜 土壤质量 商丘
  • 简介: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其它常规原材料,配制出高强度(抗压强度达80Mpa),高工作性(坍落度达200-250mm)、高耐久性(抗渗标号大于P30)的高性能混凝土.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 标签: 高性能混凝土 试验研究 流动性 抗渗性 粉煤灰 减水剂
  • 简介:为对扬州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通过测定沿江地区197个点位的土壤样品的13种重金属含量,采用4个国家标准,运用克立格插值法和ArcMap软件对8种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市沿江地区土壤8种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较低,均符合本次评价选择的标准1级(优)。但少数区域的Ni、Hg、Cu、Cd含量超过了自然背景值。

  • 标签: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 简介:作者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发动机性能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高速、高效、高精度的优点.本系统能同时测量16个参数,同时也提供了一个D/A输出口,供进行自动控制使用.用VISUALC++为工具的编程软件,编制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图形绘制、打印软件.引进监督曲线,随时监控试验情况.对柴油机和汽油机分别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预期的目的: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实用价值.

  • 标签: 打印软件 采集系统 C++ D/A 图形绘制 人机界面
  • 简介:铜元素是作物生长与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又属难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可导致环境污染,研究铜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对于汉江流域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网格法进行野外采样,在汉江中游余姐河小流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共计采样点205个,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验测定土壤0-60cm的铜元素含量。通过地统计学研究方法以及储量估算公式,对不同土层深度下的土壤有效铜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效铜含量呈现降低趋势,3个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20cm(H1)、20-40cm(H2)和40-60cm(H3)土壤有效铜含量均值分别为1.69、1.27和0.97mg/kg。2.土壤有效铜拟合最优模型在三个土层下均为高斯模型,且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铜空间分布呈现斑块分布格局。3.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单位面积土壤有效铜的含量表现为草地〉梯田〉农地〉林地,分别为0.306g/m^2、0.295g/m^2、0.320g/m^2和0.328g/m^2,研究区0-60cm土壤有效铜储量为130.97kg。

  • 标签: 汉江 土壤铜 土地利用 高斯模型
  • 简介:本研究在岳阳市区内6个县市和1个区各选取一片水稻田,并结合“十一五”期间土壤普查时原有点位信息,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岳阳市典型农田-水稻田土壤中的Cu、Zn、Ni、Cr、Pb、Cd、As和Hg8种重金属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了Cd有一定富集,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湖南省背景值,且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Cu、Zn、As、Cr分布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平江县含量最高;Ni和Pb在君山区有大量富集;华容县和临湘市Cd和Hg分布含量最高。Cu、Zn、Pb、Cr、As在主成分1上有较高的正载荷,且元素间呈极显著相关,说明这些元素可能有相同的来源;Ni和Hg在主成分2上有较高的正载荷,且两者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表明Ni和Hg可能有相似的污染途径。研究区水稻田土壤尚清洁;综合污染负荷指数(PLI)在0.48~1.44之间,整体呈无污染到轻度污染水平;Cd的生态风险最高,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RI)范围为54.6~158,处于轻微到中等生态风险水平。

  • 标签: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为响应农业部提出的"一控(水),两减(化肥、农药),三基本(粪便、秸秆、农膜基本利用)"的精神,特进行早稻施用不同氮肥用量肥效试验,以通过早稻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得到减少化肥用量的依据。试验处理组为空白(CKI)、有机肥(CKII)、有机肥+N0.31+P1.44+K0.27、有机肥+N0.62+P1.44+K0.27、有机肥+N0.93+P1.44+K0.27、有机肥+N1.24+P1.44+K0.27。结果表明,在施用磷、钾肥用量相同氮肥用量不同的前提下,产量不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以有机肥+N0.62+P1.44+K0.27的试验组产量为最高,有机肥+N1.24+P1.44+K0.27的试验组产量反而低。

  • 标签: 早稻 氮肥用量 试验 肥料效应
  • 简介:分散性土具有遇水分散流失的特性,容易造成堤坝等水利工程的破坏。采用双比重计、针孔、碎块、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等5种试验方法,对宁夏某水电站大坝防渗土料分散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该防渗土料属于过渡性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4组土样的权重分析中分散性占的比重比较大,在设计中应注意当土样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河水水质)对土样分散性判别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分散性土 物理化学性质 针孔试验 碎块试验 双比重计实验
  • 简介:利用大田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清水情况下膜缝宽度与膜缝入渗水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清水的膜缝入渗模型;同时对不同含沙率的浑水对膜缝入渗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浑水膜缝入渗的入渗模型.

  • 标签: 浑水灌溉 膜缝灌溉 膜缝入渗 渗水量 膜缝宽度 清水
  • 简介:出油阀在喷油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对控制高压系统的残余压力、喷油时刻、喷油规律、速度特性等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阻尼出油阀的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并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比较它与普通等容阀对泵端、嘴端压力波,消除二次喷射,供油特性及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本文得出的结论有利于加强对阻尼出油阀的认识、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阻尼阀 二次喷射 穴蚀 残余压力
  • 简介:路基施工的质量以压实度为主要控制指标,它与干密度有重要的关系,通过对路基土的击实试验研究,提出经济、合理的压实功能,对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击实功 最优含水率 干密度 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