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很高兴和大家谈谈美国的社区学院,我谈五个方面的问题:第,美国社区学院的现状;第二,美国社区学院的任务;第三,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第四,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因;第五,研究思考的几个问题。1美国社区学院的现状1.1学校与学制根据美国社区协会的说法,般认为美国社区

  • 标签: 美国社区学院 高职高专 高等教育经费 几个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民主化
  • 简介: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为了探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北京教育学院组织举办了北京市第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们就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定位、存在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 北京市 问题与对策 校长 定位
  • 简介:青春是人的生中发展、变化最快速的时期,特别是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处于青春的孩子对成人世界有了不同的要求。由于这孩子的特有心理,家长不能再按原有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来教育孩子,应学习新的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家长应与孩子起成长。

  • 标签: 青春期孩子 家长 教育
  • 简介:高职学生毕业后有很多人没有从事所学专业,出现了职业选择与职业兴趣的相背离、就读专业与选择职业相背离等问题,本文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的基础上设计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试,通过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性向测试,分析高职学生职业倾向的现状、掌握其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的实际吻合度,从而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的吻合度的对策,为基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质进行培养提供思路。

  • 标签: 霍兰德 职业倾向 职业兴趣 职业选择 吻合度
  • 简介: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讲讲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及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现状、教学改革面临的任务。1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连续的、大规模的扩招。到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读学生达到130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生715万人,成人高考本专科生456万人,研究生39.3万人,三部分共1214万人,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其他部分,最保守的估计是1300万人。现在我国18-21周岁的人口总数1亿左右,这样,高等教育的毛入学

  • 标签: 高职高专教育 与时俱进 转变观念 教学改革 全面发展 明确目标
  • 简介:”是高职教育的内在特征,是示范院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扭转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乏“”的局面,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把重“”的理念贯穿到示范院校建设过程的始终。为此,示范院校的建设应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术科导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术科本位”,并致力于“术科体系”的建立。

  • 标签: 示范院校 术科 课程体系
  • 简介:特许经营制度在中国作为种从域外引进的制度,发展迅速,而为了应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于2007年通过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其中第十二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条例》规定被特许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因此,本文从特许经营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现实发生的经典案例视角,探究本《条例》规定的现实意义,以及《条例》规定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对今后立法完善的建议。

  • 标签: 特许经营 冷静期 解除合同
  • 简介:各转轨国家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我国政府在对经济的干预上具有特殊的行为缺陷,因此转型期内应尽快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个重大问题.

  • 标签: 转型期 政府 经济行为 特征
  • 简介:转型社会心态具有现实可感性,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社会变动的折射。消极社会心态的呈现,偏重于情感表达与情绪宣泄,并时常伴随群体性的社会行为,有定的社会破坏性。转型社会消极心态主要表现为社会焦虑、社会恐慌、社会冷漠、习惯性社会质疑等。消极心态的成因主要有安全感缺失、社会经济利益结构发生大幅调整及改革成果分享不均、信仰的缺失。消除消极社会心态的关键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培植“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积极社会心态。

  • 标签: 转型期 消极社会心态 公平正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确对待青春的性问题,对个体乃至社会性心理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择要分析了青春的性压抑、自慰行为、早恋、婚前性行为等青春常见的性问题,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性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 标签: 青春期 性问题 教育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领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诉求点应该落实在习俗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比较发达的特征,弘扬民俗文化,展现民间文化精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承继人际交往的中国特色;建设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礼仪。

  • 标签: 传统文化 日常生活领域 习俗 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