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古代官学的重要补充,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书院文化传播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进行文献剖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入手,揭示白鹿洞书院得以复兴并为世人所重的原因,分析其根本要素,阐述白鹿洞书院文化久远流传的文化影响力,开展此项研究亦有助于当代教育对传统书院文化的吸收与扬弃,对于“以史为鉴”有重要参照意义。

  • 标签: 白鹿洞书院 文化传播 政治推手 经济杠杆 文教展示
  • 简介:明代天启《白鹿书院志》将余干布衣大儒胡居仁列为明代白鹿洞书院首位洞主,实际上吉安庐陵人周孟中于成化二、三年之间应江西提学佥事李龄之聘出任书院洞主,较胡居仁主洞要早,周孟中应为明代白鹿洞书院首任洞主。周孟中不见于诸白鹿洞书院志,与其出任洞主时书院刚刚恢复及任职时间不长和周的文集世所罕见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白鹿洞书院 明代 首任洞主 周孟中
  • 简介: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人才培养机构。其名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至清末废止,前后共存一千多年。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高于一般私学,收藏大量图书,学生自学读书,在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显著的特点,在中国古代人才培养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纵观历代书院,它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 标签: 古代书院 人才培养 培养人才 白鹿洞书院 高校教师 学术研究
  • 简介:中国古代书院是现代学术文化社团的前身,“书院”育人模式为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学术文化社团活动已经成为育人的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使得学生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研究学术文化社团的建设,探讨其发展规律和方向,有助于推进学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术文化社团规范和繁荣.

  • 标签: 书院 学术文化社团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