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易卜生的诗剧《培尔·》是一则关于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的寓言,展示了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培尔的“白日梦”是其兽性因子的表达与彰显,培尔的“出行”是对伦理责任的逃逸和规避,是其理性意志处于蒙昧状态、非理性意志肆意膨胀的体现;培尔的“归家”是其理性意识得到提升,克服非理性意志,摆脱兽性因子,向人性因子靠拢的选择,最终成为与兽相区别的、伦理的存在。本文紧扣“白日梦”“出行…‘归家”三条伦理主线,通过逐一解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若干伦理结,来试图剖析易卜生蕴含在作品深处的道德旨趣:在受到道德指引、遵守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的理性意志就会增强,人性因子得以彰显,人会成为一种伦理的存在;如果缺乏伦理意识,违背道德准则,缺乏道德指引,人的非理性意志就会占据上风,兽性因子就会失控,人就会误入歧途,实施伦理犯罪,引发伦理混乱。

  • 标签: 易卜生 《培尔·金特》 文学伦理学 理性意识 自我
  • 简介:面对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人对机构养老的品质需求,机构养老的品质追求成为其发展的核心话题。本研究通过亲身参访台湾养老机构,以台湾恒安集团旗下的台北市兆如老人安养中心为例,提出机构品质养老“需求一要求一追求”三要素理论,即机构养老的品质内涵,对老人来说是需求,对政府来说是要求,对机构来说是追求。结合台湾机构养老经验,以汲取众家之长,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机构养老品质之路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台湾省 人口老龄化 机构养老 品质内涵
  • 简介: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额度的增加,国家助学的评定与发放成为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针对当前国家助学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助学量化评定模式的指标体系、评分体系、评定过程,探索高效、合理的国家助学评定工作模式,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国家资助资源。

  • 标签: 高等学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助学金 量化评定
  • 简介:宗廷虎、李苓先生为当今汉语修辞史研究的领袖人物。其开创性的修辞史理论研究精深独到;其修辞史专题研究以语料丰富、发掘深入、论述精细、见解卓绝而著称,对中国修辞史的研究具有引领示范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宗廷虎 李金苓 修辞史
  • 简介:我国《保险法》第42条第1款规定,死亡保险在无指定受益人的情形下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的义务.该规定混淆了死亡保险与遗产,受益权与继承权,以及保险关系与继承关系.死亡保险不能成为被保险人的遗产,《保险法》第42条第1款应当按照保险的本来属性进行修改.保险法应当建立法定受益人制度,以解决无指定受益人情形下保险的给付问题.

  • 标签: 死亡保险金 非遗产化 受益权 继承权 法定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