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离骚》中,屈原有意识地塑造了一个贯穿全篇始终的他者——"美人"形象,并将自我放在与他者的矛盾中进行书写。《离骚》中的"美人"当为美丽的女子,并且被赋予了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所求的美女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为上女和下女,前者代表国君,后者代表贤臣。屈原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书写宓妃、佚女、二姚三个女子,是因为她们各自代表着楚国的三类不同人物,即宓妃喻指隐逸之士,佚女喻指仕于他国之士,二姚喻指待用之士。而《离骚》"美人"形象的生成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南方的巫术文化,一是北方的中原文化。

  • 标签: 《离骚》 他者 美人 意蕴 原因
  • 简介:江淹贬谪闽地三载,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遭逢贬谪,使他悲痛愤慨,淋漓尽致地抒写谪臣心态,故情感内容丰富复杂,生命感悟真切而深刻。投身蛮荒,闽地山水相伴随,故中极尽描摹山水状貌,并赋予她们丰富多彩的审美品格。作贬谪心态与贬谪环境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华美的山水与丰富的审美品格相辉映,情采并茂,成为南朝坛上的一批佳作。贬谪成就了江淹,成就了江淹的创作,并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 标签: 江淹 贬谪赋 贬谪心态 贬谪环境
  • 简介:学生评教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这一制度以来,关于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从理论上说,学生评教通过向学生权,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现实中的学生评教却深受教师和学生的诟病,更严重的是,向学生权的努力反而成为对学生的“规训”。本文以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学生评教的内在机制,试图为深入分析学生评教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标签: 学生评教 微观权力 规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