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审美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而现代主义是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即注重革新和反传统的艺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不同,现代主义虽然否定意义,但是它还试图表达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彻底否定一切意义。超级现实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形式,它消除了想象和真实的对立,超现实主义则仍然保留了想象和真实的对立。

  • 标签: 现代性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超级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简介: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通过使用人物形象的不协调、性格的不确定、身份的双重性,戏仿、拼贴的话语策略以及无终结的环形叙事结构和时空的错位等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性。

  • 标签: 汤姆·斯托帕德 《戏谑》 不确定 后现代主义
  • 简介:大学自治是大学诞生以来大学治理的首要问题。欧洲大学的自治传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不断受到来自世俗王权或政府力量的挑战与干涉而几经变革。20世纪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以及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理想图景又使社会各界疾呼大学回归自治。现代欧洲大学自治主要体现在组织、财政、人事以及学术四个维度。然而,现代欧洲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工具价值、权利规约、资源依赖、公众服务等方面又规制着其自治的限度。

  • 标签: 欧洲大学 大学自治 自治限度 组织自治 学术自治
  • 简介: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中叶以来至今,筝乐的艺术发展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已经达到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在众多现代古筝乐曲中,陕西风格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这些作品继保留了陕西地方传统的民间音乐因素,又结合了众多流派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演奏风格,在现代筝曲中占有一定的影响地位。

  • 标签: 陕西筝曲 风格特征 演奏技法
  • 简介: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明,社会发展呼吁大学积极参与,大学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与援助。现代大学在发挥其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当秉持育人为本的本质使命,守护学术自由的价值取向,坚持适度服务的社会发展伦理,明确价值中立的政治立场。现代大学社会责任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要实现与社会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正确把握大学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张力关系;从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和组织属性明确现代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有限性;以高深知识的特性重构现代大学的分类标准,构建起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大高等教育系统,明晰现代大学所履行的社会职能是多样的,实现社会责任的途径是多元的。

  • 标签: 现代大学 社会责任 双向互动 有限性 多样性
  • 简介: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教师的道德人格,但道德人格非常抽象,难以言说,因而需要对德育教师道德人格的外形进行一种理论建构,从而为道德人格的形塑提供抓手。基于对现代德育的理解,德育教师道德人格在此建构为"智慧之师"、"信仰之师"和"仁爱之师"。其中,"智慧之师"是基于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建构,"信仰之师"是基于德育价值属性的建构;"仁爱之师"是基于德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建构。

  • 标签: 德育教师 道德人格外形 “智慧之师” “信仰之师” “仁爱之师”
  • 简介:现代大学治理日趋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治理者具备高尚人格发展水平,注重治理方式符合人格发展规律,关注治理所涉及主体的人格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本文根据“人格之治”的内涵和外延,以“人格之治”的古今中外存在状态、发展脉络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人格之治”和“人治”的联系和区别,分析了“人格之治”对于大学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这就是:“人格之治”能促使政府的教育行政从“过度”向“有限”转变,要求校长实现从“官本位”到“教育本位”的角色转换。明确教师的行政追求与学术追求的界限,敦促学生主动参与治理并以此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依据这一特殊性。现代大学可以从“人格之治”的原理出发,改进治理方式,明确治理目的,优化治理途径,建设启迪人性的大学共同体。

  • 标签: 人格之治 人治 特殊性 大学治理 教育本位 大学共同体
  • 简介:对于老哈尔滨人来说,圣尼古拉东正教堂是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它曾赋予了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以生动的立体感、画面感.它的建立、拆毁、直到今天激烈争论的是否重建,这一现象非常耐人寻味,也在一个侧面折射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变迁.在百年哈尔滨的发展史上,圣尼古拉教堂见证了诸多历史事件,是多种文化符号的集合.如果对其某一维度过分强调,都会遗忘其整体上的巨大影响力.人们试图重建的不仅是一座过去的老建筑,而且是一种现代哈尔滨人的精神和气度、勇气与智慧.

  • 标签: 哈尔滨 圣尼古拉 教堂
  • 简介:印染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印染工艺,它以丰富的色彩图案和特殊的褶皱肌理表现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该文通过对传统印染图案的打乱、重组,力求展示古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结合了当下流行的工艺手法,希望能够为印染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完成其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现代化转型。

  • 标签: 印染艺术 现代设计 传承 创新
  • 简介:创客教育丰富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并作为创新教育的新路向而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创客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高校应积极推行创客教育,把创客教育运用到教学的各环节中,为此,要在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养、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下功夫,使创客教育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新抓手。

  • 标签: 高校 创客教育 创新 协作
  • 简介:30年代现代主义都市诗歌逐渐走向成熟,其中标志之一,就是诗歌的意象都市化。主要讨论汽车、咖啡座(咖啡)、舞厅系列三组意象。汽车具有财富和速度两个维度特征,分别体现了作家忧患意识和内心孤寂,茫然失措。舞厅系列意象的审丑化倾向改变传统诗学审美观也让都市成为与乡土中国并立审美对象。咖啡座意象频繁使用既有文人和其剪不断情缘因素,又与它和小资产阶级推崇小资情调不谋而合。

  • 标签: 现代主义 都市意象 汽车 舞厅 咖啡厅
  • 简介:西方文化所培植的管理理念已日显不足且正走向困境,培植新的管理理念的文化温床应该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点已经在东西方学界达成共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管理意涵,其包容汇通精神、天人和谐思想、强调对人性的关注以及重视道德等特征有利于推动管理的革命。这种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管理文化心理、管理意识以及管理制度三个层次。为此,需要利用世界眼光和本土特色两类视角加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加强对当前高校管理实践的理论总结与提炼等。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 管理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突发猛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在现代化建设中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实现生态的现代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并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更形成了其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观、生态制度观、生态外交观等内容,蕴意深刻。

  • 标签: 现代化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现代学徒制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试点院校对现代学徒的实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方法对国内30所试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行要素与保障条件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旨为逐步扩大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范围和规模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试行要素 保障条件
  • 简介: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救亡图存与最初的启蒙中,一开始就是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等启蒙话语的烛照下降生的,因此获得了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儿童发现"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儿童观的建构,使儿童与成人、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混同关系因启蒙而分离,实现最初的独立,儿童文学的文体和读者意识由朦胧而清晰,其救亡图强的价值获得理性确认,赢得了合法的身份认同。从文学主体看,现代性源于外来儿童文学的编译,源于本土歌谣体新诗和学堂乐歌的创作,源于文学样式的初步多样和语言的俗化上。自发期儿童文学虽已崭露现代性的曙光,但其现代性主要聚焦在吉登斯指称的"社会模式"的改良上,体现在救赎民族的儿童的国民性改造上,总体表征为救亡先行、启蒙弱化、以社会为本而非以理性、自由和儿童为本的现代性,儿童文学的自觉意识尚未形成,儿童形象寥若星辰。

  • 标签: 现代转型 儿童发现 自发期儿童文学 现代性
  • 简介:人的存在与意义的问题超越于知识与功利,以'认知论'为范式的教育理念忽略了人情感属性,单纯的知识传输无法完成个体意义世界的建构。人的情感、精神、意志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渐领悟与迁移的过程,情境体验有助于理论的内化、情感养成与意义生发,并在根本上促成人的自我实现。

  • 标签: 人学 体验式教学
  • 简介: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界定了“语素化”这一概念并认为并非所有外来词音节都可以语素化,只有外来词音译的部分才有可能出现语素化的现象。同时对音节语素的生成机制、完成语素化的标志以及成为语素后的语义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英源外来词 音节语素化 生成机制 语义演变
  • 简介:从2013年开始至今,学校开设了“中航班”、“贵飞班”、“成飞班”、“涂装班”等具有明显现代学徒制特征的航空特殊工种人才培养定制班。文章以“涂装班”为例,分析了航空特殊工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的经验。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航空 特殊工种 人才培养
  • 简介:赵树理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强烈的儒家思想价值姿态。尽管民间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在其人格与创作中显著地表现出来,但儒家文化却在事实上以潜在的方式参与和影响着赵树理命运的起伏:从"文坛文学"到"文摊文学"是其入世思想的话语建构;从"方向"到"边缘"的过程亦是儒家士人思想精神与意识形态的一场角力。赵树理表现出的儒家思想并非是在凭吊古典儒家传统,其文化向度是指向现实与未来的,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 标签: 赵树理 儒家思想 入世 话语建构 现代意义
  • 简介:2016年12月24日,由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女性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现代社会女性领导力”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女教授代表团、东北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和延边大学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金花善主持。

  • 标签: 国际学术会议 女性研究 延边大学 现代社会 领导力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