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污染防治成为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议题。我国水污染防治措施历年以来都是以"排污收费制度"为重点,但其产生的防治效果和导向作用并不乐观,不能满足现时水污染防治的需要。纵观国际先进案例,税制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排污收费制度的弊端,而且在防治力度和导向作用方面都较为优越。我国水污染防治税收制度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文章希望改变我国水污染防治措施以"排污收费制度"为重点的传统,尝试对"推广水污染税收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水污染 排污收费 弊处 水污染税
  • 简介:瓯江水系是浙江省第2大水系,瓯江发源于庆元县百山祖,经龙泉、云和入丽水市境内,自西南向东流贯中部,往青田、温州流入温州湾入海.瓯江是一条集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排水及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对浙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瓯江在丽水境内干流又称为大溪,横贯丽水中部河谷平原,长约46.5km,平均河宽约100m,流域面积1365km~2.主要支流有松荫溪、太平港、宣平港和好溪4条.支流多属山溪性河流,多峡谷,源短流急,径流量变化大,滞洪时间短,这4条支流均汇流入大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溪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由于上游造纸厂的关停并转,水质状况开始好转.本文通过对大溪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源的调查监测,分析大溪近年来的水质变化情况及主要污染源.1大溪水文概况大溪丰水期最大洪峰流量为623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为3.18m~3/s,平水期流量221.6m~3/s,90%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9.2m~3/s.支流好溪在丽水市境内长23.9km,流域面积214.5km~2,平水期流量33.6m~3/s,90%保证率的枯水期流量0.9m~3/s.支流宣平港在丽水境内长36.8km,流域面积224.5km~2,年平均流量7.71×10~8m~3.支流太平港在丽水境内长45.4km,流域面积411.4km~2.松阴溪丽水市境内长4.6km,流域面积21.0km~2.流域河

  • 标签: 溪水污染 生活污水 丽水市 工业废水 平水期 环境监理
  • 简介:近些年随着生态补偿工作的逐步深人,需要在政府经济性规制手段外辅以其他方法来规范管理,比如会计手段同样可以对生态补偿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其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映与监督.该文介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分析了对生态补偿进行会计核算的主体的界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内容,明确了生态补偿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政府、利益相关主体和公众等对生态补偿的会计信息需求.

  • 标签: 生态补偿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
  • 简介:水污染纠纷,要根据污染物特征及污染范围,确定监测区域、监测项目,依据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监测区域水质是否受到污染.

  • 标签: 污染纠纷 地下水 仲裁 居民 污水 浴池
  • 简介:介绍了室内空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

  • 标签: 室内环境 污染 控制
  • 简介:据渭河流经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渭河水质现状,通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有关工业、生活污水管理排放标准比较分析,提出在加强监督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同时更应重视渭河流域生态环及环境建设与保护在渭河污染治理、恢复其应有功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生态环境 污染治理 渭河
  • 简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重和谐。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而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必须摆脱西方发展主义的霸权语境,建立绿色GDP体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管理形式,发挥国有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文化。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是同步的过程。

  • 标签: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由于协作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同区域和不同区域间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为了避免各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以太湖水污染治理为例,集中对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利益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发生冲突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协作参与各方应该如何从转变理念,强调合作共赢、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利益约束机制和健全利益共享保障机制等4个方面实现协作过程中的主体利益协调。

  • 标签: 协作性治理 主体利益冲突 水污染 对策
  • 简介:随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为了进一步论证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该文通过刑事和解制度在检察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其在和谐社会建设环境下的功用,提出完善之构想,以裨益于司法实务。

  • 标签: 刑事和解 实践 探索
  • 简介:行政指导已引起我国行政法学界的普遍重视,但对其研究仍处于相当幼稚阶段,许多理论问题并未能追本溯源,阐释清楚,特别是行政指导的法律救济问题远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本文意在从行政指导产生的社会根源出发,通过对其权力性质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一系列指导“指导者”的法律规则,以免这一“法外行政”成为法治国之漏洞。

  • 标签: 行政指导 非强制性 权力行为 法律救济
  • 简介:全面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汉江中下游的生态补偿是南水北调工程补偿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生态补偿量的确定与分配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汉江中下游襄阳市为补偿客体,运用机会成本和等标负荷量法,预测2020年汉江襄阳段因过境水量减少和水环境容量减少给襄阳市带来的损失,结果显示:过境水量减少使襄阳市各产业发展权受限,襄阳市应获得补偿金7.43亿元;水环境容量减少对襄阳市造成的年经济损失为2.39亿元.并基于此,分别以各受水区的受水量比例与最大支付能力两种方法来分配生态补偿量,对生态补偿分配方案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中下游 襄阳 生态补偿 区域分配
  • 简介:征收碳税在我国势在必行,碳税制度的实施,除了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产生生态保护效应外,还会带来其他一些社会效应。这些社会效应由不同的社会阶层的民众所承担,呈现出不均衡性。碳税制度为了获得其必须具备的正当性、合理性,需要接受生态正义性之考量。实现碳税制度生态正义性,需要从碳税制度的具体内容、出台过程到碳税的具体征收等各方面加以保障。

  • 标签: 生态正义 碳税制度 税收公平
  • 简介:沙尘暴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自然现象,但在更广泛意义上,它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和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方式,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防沙治沙、保护现有植被、以及防治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等方面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沙尘暴 时空特征 生态防治 中国 防沙 治沙
  • 简介:本文以大量翔实的监测数据和调查资料对海拉尔区大气环境和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全面实行集中供热采暖、工业大气污染源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综合防治对策,为彻底解决海拉尔区煤烟型大气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北方地区治理煤烟型污染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环保 大气污染 防治 环境质量 对策
  • 简介: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生态示范区,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生态环境还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必然不能很好地得到统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保证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

  • 标签: 欠发达地区 生态示范区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 简介: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分析中产生大量含汞废弃物,如果不注意含汞废弃物的回收与保护,不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也会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伤害.

  • 标签: 废弃物 回收
  • 简介: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价值问题对制度建构、规范设计起到指南针的作用。本文认为从自然角度上来讨论,中国循环经济法制的基本价值包括效率、正义、秩序、安全,其中的核心价值是效率。

  • 标签: 循环经济 价值 核心价值
  • 简介:本文通过对滁州市1991—2000年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分析及交通噪声污染分担率的探讨,提出了滁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若干设想。

  • 标签: 交通噪声污染 分担率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