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教中心从1979年12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经历了坎坷曲折,尝试了酸甜苦辣,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电教现有干部6人,设备约60万,使用面积约500平米,电教初创时期曾利用一间约5平米的简易房子改建为暗房,一干就是三年,为教师制作课堂投影片三万余张,同时利用彩色幻灯和几十部教学电影,使电化教学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 标签: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 电教教材 电化教学 高校电教工作 语言实验室 电教中心
  • 简介:从1937年西安临时大学的成立到次年4月南迁城固,组建成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再到工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以及医学院的先后独立,西北联大在历史上的存续时间仅有23个月,与同时期西南联大的实际发展以及历史影响形成鲜明的对比。借鉴我们现代大学治理的概念,能够分析出作为学校治理指导性政策的教育政令、学校治理基础的训育制度、院系管理权力分配的治理结构以及学校治理灵魂的思想管理对西北联大创建与湮灭的影响,进而引发我们对现代大学治理的反思。

  • 标签: 西北联大 大学治理 治理结构 启示
  • 简介:作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唯一的国立高等农业学府,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农学院(统称西农)的开放办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国际化的视野,开展学校筹备、基础设施建设、图书仪器设备采购、师资队伍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学术交流、学生生产实习与理论比武渠道拓展、体育交流等。二是以复兴农业、建设农村为己任,面向基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标签: 农业 高等教育 开放办学 民国时期
  • 简介:西北民众知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西北开发和抗战建国的大局的情况下,西北师院利用本身的优势承担起唤起民众,努力推行社会教育的任务,成为西北社会教育的拓荒者。西北师院举办社教的主要内容有抗日宣传、民众补习教育和合作社训练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受到了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多次嘉奖,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社会教育示范区。西北师院将教育民众看作是改造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是当时教育救国思潮的一种体现,同时,西北师院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有广阔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外,“新民德”“开民智”也应当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标签: 社会教育 抗战时期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民众补习教育 抗日宣传 中国
  • 简介:国务院日前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的160多亿元资金划拔到680个县(市)的农村小学,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本文利用对甘肃、宁夏的122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小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以及校长、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建议政府在实施营养健康改善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对校长、老师和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培训,优化补贴资源的分配,使中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西北农村 小学生贫血 营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