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明代地方儒学即府、州、县学,主要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项功能。明初选官科举、学校、荐举三途并用,后独重科举,而科举必由学校。地方儒学被完全纳入科举制的轨道,教学功能大为削弱,藏书有限,祭祀时所施教化功能也大打折扣,日渐式微。

  • 标签: 明代 地方儒学 教学 藏书:祭祀
  • 简介:刘向刘歆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进行了近二十年文献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当时所有音乐类文献的整理。他们整理了先秦留存的以及西汉新兴的音乐文献,进行汇总、校勘、撰写《叙录》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将整理好的音乐文献分类,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统中,同时做好排序、汇总的工作。这涉及到对每类文献来源、流变、性质、重要作品做评价,透露了刘氏父子对于音乐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

  • 标签: 西汉 刘向刘歆 音乐文献
  • 简介:明代国子监在洪武中期的发展是最为充分的——从组织管理、教学质量到学生出仕、成就及影响,都达到了有明一代空前绝后的高度。这一局面的出现,既是朱元璋对国子监教育高度重视、励精图治的结果,也与国子监祭酒宋讷的努力息息相关。宋讷在整治国子监过程中所形成的治监之道,不仅促成了洪武中期国子监的鼎盛和辉煌,而且为当今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 标签: 明代 朱元璋 国子监 组织管理 教学质量 祭酒
  • 简介:徐永文在《教育评论》2007年第2期撰文考证了明代对地方学政的两次治理,指出正统元年(1436),明政府始设专门提督学政的官员,南、北两京设提学御史,各省则由按察司副使、佥事充任。提调学校官的设立,标志着明代督学制正式形成。但提学官设立以来,其不能尽职的现象一直存在。

  • 标签: 明代中后期 集中治理 地方学 学生数量 督学制 教育评论
  • 简介:后期制作是完成作品的重要一环,不仅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节目作必要的技术处理的过程。通过后期制作,以最佳的方案将镜头重新组接,从而创造出感染力更强的时空境界;可引用背景资料,以丰富作品内涵;可以通过裁剪视听语言等手段来完

  • 标签: 电视节目 组合编辑 视频信号 插入编辑 控制系统 编辑点
  • 简介:本文从地方教育建设规模和潜在考生数量两方面,对明代地区教育发展与科举成就之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学校与科举在主要职能上的区分,在部分程度上给学校脱离科举的羁绊而获得一定的独立发展空间提供了机会;地方科举成就更多地依赖于地方所能够提供的考生资源,与学校、书院等的数量无直接关系.学校与科举之间的关系也还有重新进行研究的必要.

  • 标签: 地方教育 科举 进士分布
  • 简介:本文不仅简要介绍了明代鲜为人知的学者唐汝谔及其古诗选本《古诗解》,并且阐述了《古诗解》的选录诗歌标准,介绍了《古诗解》的文献学价值,为学界研究明代诗学批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唐汝谔 《古诗解》 古诗选本
  • 简介:龚信与龚廷贤为明代父子御医。龚信对比了"明医"和"庸医"的不同,评述了医生在道德、学识和技术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应具备的条件,批评了庸医的行为,表明了对"明医"的爱和对"庸医"的憎,体现了其高尚的医学伦理观。龚廷贤在医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上深受其父龚信的影响,并全面发展了龚信的医学伦理观。相较于龚信,龚廷贤对医生提出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更加具体化、条理化、规范化,且明确认识到医学行为是医患双方的事,通过对正常与不正常的医患关系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病家的合理要求,体现了一位医者的职业良心。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有许多是以前所没有的,如医患平等的观念、医生的名利问题,表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的一面。这实际是明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折射,体现出明代医学伦理道德的新特点。《古今医鉴》的《明医箴》、《庸医箴》与《万病回春》的《医家十要》、《病家十要》是明代重要的医德文献。

  • 标签: 龚信 《古今医鉴》 《明医箴》 《庸医箴》 龚廷贤 《万病回春》
  • 简介:明代才女叶小鸾,其存世词作虽不足百首,但却能自出机杼,俨然一家,内容主要分为下面六种:伤春悲秋、亲情之恋、咏花惜花、弄才使情、闲散生活之咏、遁世之思。其词尚情贵真、全无做作矫饰之气,成为明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 标签: 小鸾 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