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人称“神童”的钦斯(RobertMaynardHutchins,1899—1977)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布鲁贝克(1978)则认为,在“为建立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作出重大贡献的作者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哲学里程碑的著述”中,氏的《美国高等教育》(1936)一书比纽曼的《大学的理想》(1852)和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1918)两部著作都“更为全面。如今,氏的《美国高

  • 标签: 美国 赫钦斯 高等教育 教育哲学
  • 简介:传统的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独具特色,但在其不断的改革中呈现出的以追求工程师的质量为本、经过大众化的讨论而决策、严谨又不失国际化的灵活应变和用法律规范及促进改革实施等特点,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不无启示。

  • 标签: 德国 高等工程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特点 启示
  • 简介:1870年以前,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学徒制在德国主导了900年。1708年实科学校创立,随后,专科学校、地方工业学校陆续创办和发展。星期日补习学校开创于16世纪中,但其早期主要是宗教教育,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在18世纪工业发展后,才陆续进入补习教育。1869年,北德工业同盟关于强制补习教育的规定则是此阶段的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标签: 职业技术教育 专科学校 学徒制 主导 德国 宗教教育
  • 简介:自1996年5月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修订、颁布职业学校的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建议在职业学校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至今已经实施15年了。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编制课程,其理论设计十分完善。但在实际的教与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国职业院校借鉴学习领域课程,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 标签: 德国职业教育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实施阻碍 关键因素
  • 简介:德国小学常识课教学的任务与课业重点辽宁师范大学张桂春常识课(Sachunterricht)是德国基础学校的主要教学科目.这里仅以德国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基础学校的常识课教学大纲为蓝本,介绍一下德国小学常识课教学的任务与课业重点.一、任务与目标常识课的...

  • 标签: 常识课教学 儿童 现实生活世界 责任感 基础学校 德国
  • 简介:近年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这与颇具德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财政资助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财政资助的特点: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助方式;重科研、重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财政资助政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并因时而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值得我国借鉴。

  • 标签: 德国 高等教育国际化 财政资助
  • 简介:德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王民德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可追溯到60~70年代中期。随着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的环境问题,加60~70年代的水污染,70~80年代核废料处理问题,目前的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重点,不...

  • 标签: 环境教育 德国中小学 森林生态系统 巴伐利亚州 课堂教学 气候变化
  • 简介:教法改革乃时势所趋,但不论怎样都离不开一个重要手段——利用“问题”。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艺术。

  • 标签: 课堂提问 设计艺术 历史科 优化设计 资产阶级革命 设计问题
  • 简介: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教育背景对公司风险承受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2003年-2012年上海、深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董事长)的教育背景与其公司风险承受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最高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公司盈余波动性和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管理和承受能力越强。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最高决策者比职业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最高决策者风险规避态度更强,两者管理的公司风险承受水平有显著差异。研究证明了教育对风险决策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教育投资与回报的理解,对公司管理优化也有重要理论意义。

  • 标签: 最高决策者 教育背景 风险偏好 风险承受水平
  • 简介:纳粹统治直接导致了德国大学的衰微,德国从此丧失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本文以纳粹上台前后的哥廷根大学为例,通过哥廷根大学的变迁,可以清楚地看到纳粹给德国大学带来的巨大灾难,也使得世界科学中心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迅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 标签: 哥廷根大学 德国大学 纳粹
  • 简介:社会是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课程结构是社会的核心问题。关、日两国的社会在世界上比较具有代表性。以深厚的课程哲学为理论支撑,美国中学社会课程结构已经形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科综合为中心”三种类型。日本在其“复合性”理论的指导下,社会课程结构既有类似美国之处,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同美、日两国相比,我国中学社会课程结构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 标签: 中学 社会科 课程结构 研究评析
  • 简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综合社会这一富有价值的课程形态在我国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但是,我国综合社会毕竟刚刚起步,还远未成熟,所以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殛待解决。只有各类专家通力合作,不断摸索,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的综合社会课程取得长足进步。

  • 标签: 综合社会科 发展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
  • 简介:从20世纪20年代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到60年代的学科结构化时期,美国社会课程全面型塑了加拿大社会课程。随着加拿大社会问题的激增以及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警惕,"加拿大研究"成为社会课程本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并逐渐在社会课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于加拿大价值观教育、公民议题等内容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加拿大社会课程的本土特征。

  • 标签: 社会科 课程 本土化 加拿大研究
  • 简介:从2005年全国试点开办小额贷款公司以来,滁州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猛,已成为滁州信贷市场重要的补充力量,对支持“三农”和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粗放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信贷业务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本文根据滁州市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特点、业务范围、企业内部控制、监管方式等方面,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小额贷款公司 可持续发展 内控制度
  • 简介: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是股东之间的一种契约,在本质上应该是自治的.公司自治是私法自治在公司领域的体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司自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私法自治原则,公司契约学说,企业合同理论和制度演进观点.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国家,公司自治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和政治意义.

  • 标签: 公司自治 历史演进 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