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隐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角度,运用例证的方法,对隐喻进行了生态批评分析,表明了隐喻不仅反映人们的生态意识和非生态意识,也帮助人们构建生态意识和非生态意识。不仅如此,隐喻还影响人们的生态行动。并对我国绿色广告语中比较广泛使用的两个隐喻,即"地球是母亲"和"地球是家"进行了生态批评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隐喻不能够有效地帮助构建人们的生态意识,更不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实施保护地球的生态行动。提出语言研究者不仅要慎用隐喻,而且有责任并有义务设计新的隐喻,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并有效地促进人们实施生态行动。

  • 标签: 隐喻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生态行动
  • 简介: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是在生态危机语境下诞生的两种最新的文学批评。前者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后者属“交叉之交叉”;前者的理论资源包括浪漫主义文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神学等,后者是生态的,女性的,又是多维视野的;两者的批评策略都是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但前者解构的对象是人类中心主义,而后者解构的对象是双重的,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两种批评都是国际后现代文化思潮中的生力军,都以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全人类生存前景的关怀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两种批评的讨论有助于把握和运用两种理论。

  • 标签: 生态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区别 联系
  • 简介:摘要生态文学批评是当代一种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它区别于自然文学,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述与研究;生态批评同时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今文学作品,从而使人们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

  • 标签: 生态意识 自然世界 文学批评
  • 简介: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文章在简单回顾生态批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生态批评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其各阶段特征,意在强调生态批评研究的现实重要性。

  • 标签: 美国 生态批评 理论发展
  • 简介:生态文学批评主要是以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等思想观念作为指导,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的现代化文学批评理论,宗旨是探索文化、自然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拟从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基本内涵出发,对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思想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探讨,全面阐述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阶段,旨在推动生态文学批评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标签: 美国 生态文学 文学批评 自然生态 环境恶化
  • 简介:弗罗斯特作品中很多描写自然与人物关系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美国工业化之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之间关系的忧虑。从生态审美角度来解读《补墙》,诗人作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探讨,对于生活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下,应该让当代人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人之间的不能是征服欲被征服的关系。留给他们以启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之间关系该何去何从,以至于达到和谐之状态。

  • 标签: 弗罗斯特 补墙 生态审美 和谐
  • 简介:瑞士当代小说家胡戈·罗切尔的短篇小说《枕头鹅》,以一只枕头化身为鹅游历世界时的所见批判了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至威胁动物生存的严重后果。小说控诉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不断膨胀地控制和扭曲利用自然的欲望,呼吁人与自然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生态整体。

  • 标签: 《枕头鹅》 生态批评 反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
  • 简介: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穆斯林文化为背景,将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与阿富汗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一个爱与恨,真相与谎言,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解读小说中以风筝为象征体,呼唤人性的救赎与回归;以阿富汗动荡的社会历史事件为依据,分析了饱受战争之苦的阿富汗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现状,以及平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引发读者对阿富汗民族灾难的深深同情,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倡导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及他人和谐共融的生态关系。

  • 标签: 生态批评 风筝 象征 阿富汗
  • 简介:审美观念嬗变,当代书坛各种流派应运而生,朝多极方向发展,并呈阶段性、地域性流行的趋势。广大受众面对书坛的变化,大有“读不懂”的感慨。论文借鉴生态智慧,引入生态生态位原理、生态多样性原理和生态开放性原理,在艺术生态批评视域下审视书坛大势,提出营构和谐的书坛生态的设想。

  • 标签: 书法流派 审美观念 生态位 生态多样性 生态开放性
  • 简介:生态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包括社会评价作用和审美价值判断。我们不仅要通过评价生态文学作品来向读者宣传生态知识,批判现实生活中破坏生态的丑恶行为与现象来发挥生态批评的社会功能,更要对生态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出价值判断。首先,我们决不能片面夸大生态批评的社会功能,其次,更要评价生态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性质、大小和高低。我们反对生态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执著于人类对动物戕害的血腥场景和人类残忍自私的丑恶行为的浅层次暴露的自然主义式创作倾向与审美趣味,主张生态文学更要注重艺术形式的打磨与叙事艺术的提高,促进中国生态文学的健康成长。

  • 标签: 生态批评 意识形态功能 社会评价作用 审美价值判断
  • 简介:<正>李云霞(以下简称"李"):可以谈谈您最初从事艺术批评的情况吗?顾丞峰(以下简称"顾"):这个问题比较泛,不够具体。说起中国的艺术批评,实际上"’85时期"就有了。"文革"或者"文革"之后的批评都很幼稚。被觉得从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现代艺术时期,真正的批评才开始出现。当时主要借助的媒介,是《美术》及报刊杂志。批评队伍在国内也分了几批人,比较早的是我们老师辈的像水天中、郎绍君等,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美术理论硕士,在艺术研究院就读,毕业以后主要从事艺术批评。我们比他们晚了两

  • 标签: 郎绍君 美术理论 水天中 现代艺术 美术批评 艺术批评
  • 简介:《老人与海》是“迷惘一代”最著名作家之一的埃内斯特海明威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老人与海》通过对圣地亚哥捕鱼过程的细致描写,体现了丰富而又复杂的生态内涵。笔者从生态批评主义角度出发对《老人与海》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分析了作者矛盾的生态观以及其三种根源,并通过小说中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分析阐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

  • 标签: 老人与海 生态批评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
  • 简介:珀西·比希·雪莱的作品充溢着对自然的热爱,蕴藏着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契合了当今生态主义思想。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雪莱自然抒情诗,促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处境进行反思,而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一种方式,这也是雪莱诗歌当中所倡导的一种理念。

  • 标签: 珀西·比希·雪莱 自然抒情诗 生态批评
  • 简介:文章运用生态批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最蓝的眼睛》进行了细致地分析,认为《最蓝的眼睛》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学的思想。

  • 标签: 《最蓝的眼睛》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 简介:生态批评是一种思想文化批评活动,它主要地强调自然环境观念并进行探究人类的自然观与社会价值观,将对他们当前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产生的影响会怎么样的。本文就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简述自己的看法。

  • 标签: 生态 社会发展模式 思想文化 社会价值观 环境观念 生活方式
  • 简介: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其冰山原理的一个注脚。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来领悟那生活海平面之下八分之七的真谛,可以使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 标签: 《老人与海》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文章对生态批评语篇分析及Fairclough在三维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作了简要介绍,并以该框架为理论框架,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为哲学基础,对若干生态语篇作了批评分析,并指出: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生态语篇的主流秩序,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生态语篇之中。在此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几种方法。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生态批评语篇分析 批评语篇分析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生态批评理论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从生态批评三层次理论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分析王尔德的戏剧《理想丈夫》,揭示出人类生存与社会及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根源:自然环境的失衡引发社会生态失衡,同时,社会生态失衡又会必然引发精神生态失衡。而精神生态是唯一可以有效缓解人类与社会、自然的矛盾的桥梁,揭示出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之间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和保持人类之间健康的精神生态的重要性。

  • 标签: 王尔德 《理想丈夫》 生态批评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 简介: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生态观与女性批评更多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后殖民理论与生态女性主义的一种阐发,其强烈的解构性和批判性以及实践性是值得关注的。

  • 标签: 斯皮瓦克 后殖民生态批评 女性批评
  • 简介:生态批评以维护地球这个共同家园为旨归,参与社会人文和文学价值建构,逐渐成为中国文艺批评界的一门显学。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泛生态化、去人类化、单一化等误区,尤其是对生态哲学原典理解不足,鼓吹自然意志论,忽略人的社会、文化建构对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导致反人类、反价值倾向。因此,生态批评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生态哲学原典的有益成分,从思想、情感和行动方式三大方面进行价值重构。

  • 标签: 生态批评 土地伦理 复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