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调查肿瘤放疗学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开课和放疗医师工作信息,探讨此课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作用及与影像诊断学的关系。收集全国78所高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湖北省63位肿瘤放化疗科负责人放疗工作反馈信息。发现肿瘤放疗学人才培养及课程受轻视,放疗靶区勾画与影像诊断学关系紧密,肿瘤放疗工作需要肿瘤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专业要重视放疗人才培养,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 标签: 肿瘤放疗学 医学影像学专业 放疗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循证护理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时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肺癌患者进行分组,以抽签法将64例肺癌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时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放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之间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肺癌放疗患者进行循征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在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护理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肺癌 放疗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为确定人类健康饮酒的量,以50kg体重的健康人饮用50%的酒精水溶液不高于250mL为标准,实验以雄性小白鼠为试验材料,配制10%、15%和20%三种不同浓度的酒精水溶液,分别腹腔注射0.15mL、0.25mL和0.35mL,通过观察胃粘膜的形态结构变化,镜检组织变化;测定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等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对小白鼠而言,饮用10%的酒精水溶液不高于0.15mL为适量,超出该范围为过量,以此类推到人类,一个体重为50kg的健康人饮用50%的酒精水溶液不高于100mL为适量,超出该范围则表现为过量.

  • 标签: 酒精最低浓度和剂量 胃粘膜 血液生理指标 腹腔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符合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如何将理想化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研究之中。方法:选自章丘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疑似肋骨骨折的60例骨科病人作为临床研究观察对象。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检查方式进行扫描,实验组选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式进行扫描,通过对比这两种螺旋CT扫描方法下的肋骨图像质量、肋骨骨折检出率、容积CT剂量指数等。结论: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的螺旋CT相比,在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图像质量没有较大差异;低剂量螺旋CT对于肋骨骨折检出率与常规剂量螺旋CT没有差别;在被检者接受低电离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对肋骨骨折诊断的高正确率。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 肋骨骨折 常规剂量螺旋CT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本地区接受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无症状健康体检受检者共3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受检人群以年龄大小、有无吸烟史、有无疾病史等条件进行分组。筛查中受检者至少检出l个直径≥5mm的非钙化实性或亚实性结节为阳性结节,筛查出<5mm的结节为阴性结节,未检出结节者为阴性,分析其筛查作用。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有3303例,且通过研究数据显示,将LDCT肺癌筛查者的年龄定义为大于等于40岁,可能更合理、准确。并且需重视40岁以上女性非吸烟但有二手烟暴露史的人群筛查,并对于筛查中发现的部分实性结节要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低剂量CT 肺癌 肺结节 筛查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早期肺结节有效检出与及时治疗,是降低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文章阐释了国内外关于肺结节筛查的研究现状,认为低剂量MSCT是肺结节筛查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肺结节筛查 低剂量MSCT 研究进展
  • 简介: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DR与低剂量CT扫描检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者的差异,分析其优缺点。方法:选取2022.07-2022.12在山东省济南市某院收诊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年龄范围为2-12岁,分别进行DR及低剂量CT这两种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方式,回顾性地研究了DR和低剂量CT两种方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总结了两者的优点和不足。结  果:以病理学检查小儿支原体肺炎为金标准。DR及低剂量CT均能较好地表现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反映肺部炎症情况及周围组织。观察组的诊断率为94.37%,误诊率为5.73%,正确率较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化显著(P<0.05);X线以肺间质病变、小叶性肺实质浸润性病变为主,分别为16例、12例;其中低剂量CT表现以单侧或双侧病变为主,分别为15例、27例。低剂量CT检测小儿支原体肺炎准确度(97.14%)、灵敏度(97.22%)、特异度(97.06%)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78.57%、69.44%、88.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论:X线及低剂量CT检查是诊断的特征性指标。与 X线相比,低剂量 CT 在童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 标签: DR检查技术 低剂量CT检查技术 小儿支原体肺炎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正确采取最优化低剂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时的最优化影像质量和最优化辐射剂量。方式: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选取60例肋骨骨折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各组都有30名患者。实验组采取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法进行检查,对照组运用正确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法进行检查。观察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扫描后肋骨骨折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之间的乘积。结论:对于目前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扫描,对于诊断其肋骨骨折的全肺对应四部位影像质量评价等级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两者在这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然而常规剂量螺旋CT技术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技术扫描在临床治疗其他肋骨骨折时所采取的辐射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的乘积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低剂量CT 辐射剂量 影像质量 肋骨骨折
  • 简介:剂量是施工中主要技术参数之一,需要在不同时间检测稳定土的灰剂量。文章通过绘制标准曲线,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不同龄期对灰剂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点控制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EDTA滴定法 石灰稳定土 灰剂量 因素分析 结果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占位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体现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部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在吴忠市某医院就诊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60名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低剂量螺旋CT组、常规剂量螺旋CT组,每组30例。通过对比检出率、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来体现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相比其准确率中的差异没有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在图像质量对比中低剂量螺旋CT组与常规剂量螺旋CT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螺旋CT辐射量远远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有着较大的优势,降低了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有利于患者安全,且低剂量螺旋CT在图像质量与诊断意义上与常规剂量螺旋CT差距较低。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 肺部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多,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放疗为主。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MRI逐渐成为了诊断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为了挽救晚期鼻咽癌患者,更好的保护其鼻咽部周围重要的组织器官,尽可能提高肿瘤靶区内的剂量,这就需要精确地靶区勾画指导调强放疗。本文针对目前CT、MRI及CT/MRI融合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对鼻咽癌的精准放疗提供更多证据,为临床减少患者放疗副作用提供帮助。

  • 标签: 鼻咽癌 CT MRI 调强靶区勾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明确用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对于成像质量是否影响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头颈部检查患者共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人。检查时所采用的扫描参数相同,A组注射70ml碘对比剂,再注射生理盐水。B组注射剂量为50ml的碘对比剂,注射生理盐水。之后通过西门子256层双源CT分别测量出A、B两组图像所观察血管的CT值并且对得到的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图像的血管CT值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剂量对比剂 双源CT 头颈部CT
  • 简介:宇宙空间充满着由各种来源、各种能量的粒子所产生的辐射,地球表面也不例外。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宇宙射线按照其来源可分为捕获粒子辐射、银河宇宙辐射和太阳粒子辐射三类。宇宙射线主要由核子构成,其中包括约87%质子,12%α粒子(氦核子),其余大部分是原子核、电子、γ射线和超高能微中子也构成小部分宇宙射线。

  • 标签: 宇宙射线 日全食 剂量 吸收 空气 宇宙空间
  • 简介: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作用下PCI2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Pcl2细胞对DMSO的耐受剂量.按照一定浓度梯度(v,v)将DMSO加入培养液干预后的24、48和72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O/EB染色前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concentration,IC50).结果表明:DMSO浓度为14mL/L时,24h内90%的PC12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整,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浓度提高到20mL/L时,24h时细胞生存率可下降27%,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存率进一步降低;24、48和72h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31.4、23.9和19.2mL/L因此,对PCI2细胞而言,24h内的应用终浓度应低于14mL/L,干预时间如需延长,DMSO的应用剂量应相应降低.

  • 标签: PC12 DMSO 细胞生存率
  • 简介:【摘要】:⽬的:讨论研究低剂量螺旋 ct 与 x 线平⽚在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应价值。⽅法:选取 2020 年 4 ⽉份到 2021 年 1 ⽉在⻘海省海⻄州⼈⺠医院就诊的 60 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应⽤ X 线平⽚与低剂量螺旋 CT 两种影像学检查⽅法,对所得结果进⾏对⽐分析。结果: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于 x 线平⽚,x 线平⽚的漏诊率, 误诊率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螺旋CT 不仅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剂量⽽且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检查的准确率明显⾼过平⽚·并且还能检查出患者肺部⼀系列典型病理特征,应该在临床上⼴泛推出并使⽤。

  • 标签: 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 线胸⽚ 低剂量螺旋 CT 应⽤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90例。在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该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90例患平均分配至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时使用剂量为12.5mg,研究组中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时使用剂量为6.25mg;治疗后观察患的详细情况,如用药厚度和止血时间,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疗效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用药后止血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15.56%(7/45)比4.44%(2/45)},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今后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小剂量 米非司酮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