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邯郸学院入藏太行文书12大箱,约10多万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太行文书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邯郸学院学报》得天时地利,决定从2014年第4期开始设立"太行文书"研究专栏,陆续公布整理的最新文书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期刊登了乔福锦的《昔阳县长岭村级档案叙录——太行文书专题资料整理》,邹蓓蓓的《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文书述略》,赵彦、吴志玮的《〈农民识字课本〉范本研究》等3篇文章,均属第一手资料,敬请诸位学界同仁关注,并欢迎参与太行文书研究。

  • 标签: 邯郸学院 太行山文书研究 开栏语
  • 简介: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油印纸本。页面高26.1厘米,宽18.1厘米;版框高21.1厘米,宽14.8厘米。版面分通、双两种,其中通版存15页,双截版存73页并19个单面。通版面17行,行21至24字;双截版行数、行字数不等。首页首行题“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次行有“大学堂副总教习张鹤龄讲述”字样。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均未见著录。

  • 标签: 学院 邯郸 太行山 京师大学堂 大学图书馆 文书
  • 简介:摘 要:苏高礼是新中国第三代的油画家,是太行主题油画创作的开拓者。苏高礼油画的太行特色,表现在对太行题材的挖掘,对“太行”艺术语言的探索以及对上个世纪太行风貌的反映。苏高礼油画太行特色的成因主要包括太行的生活经历和对中国传统美术的研习,他的“基地式”的创作方法和“在写生中进行创作”与“根据写生再创作”创作方法的结合使用。最后,从创作观念,艺术方法上总结苏高礼油画创作的艺术影响。

  • 标签: 苏高礼 油画 太行山特色
  • 简介:太行具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机遇,为了有力地推动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宜实施"13445"工程,该工程包括构建一个大公园——南太行国家生态公园、着力打造三类旅游产品,构筑四个旅游组团和四个旅游增长极,实施五大战略措施。

  • 标签: 南太行山 生态旅游 “13445”工程
  • 简介: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史江民)由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香阁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太行文书精萃》新书发布研讨会于6月3日在邯郸学院隆重举行,发布会由邯郸学院和文物出版社共同主办。这是自2013年底首次提出“太行文书”这一新文书概念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公开面世,它将为华北乡村社会史研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民间文书的整理研究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太行文书精萃》的出版标志着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和太行文书三大民间文书群正式形成。文物出版社原社长、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题写了书名,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仲伟民撰写了前言。

  • 标签: 太行山 文书 出版社 地方文化 原始资料 清华大学
  • 简介:丘陵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本文以湖南涟源市水稻规模化生产为例,以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丘陵水稻规模化生产的现状、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丘陵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对策。

  • 标签: 丘陵区 水稻规模化生产 问题 对策
  • 简介:昔阳县长岭村成批档案,时间起自1944年,止于1984年,总计70册(卷)。这一宗大体尚存的村级档案,不仅描绘出包括抗战、减租减息、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及新时期初期在内的现代华北乡村历史全程的基本轮廓,也是这一特定时代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写照,是几乎所有影响20世纪后半期历史之"重大事件"的基层记录。作为全国第一个"大寨县"——昔阳县现存基层档案文献之稀见"标本",长岭村级档案也是"集体化时代"华北地区包括山西区域乡村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文本参照。

  • 标签: 太行山文书 昔阳长岭 村级档案 文献叙录
  • 简介:本文全面阐述了乐山市丘陵分布的环境特征及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就乐山丘国土开发整治重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生态建设是乐山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乐山 丘陵 国土开发 生态建设
  • 简介:太行文书收录杂字类文献,主要是针对童蒙及中下层百姓编写的,集启蒙识字、思想教化、知识普及、实用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蒙学教材。通过分析太行文书杂字类文献,可以了解清代民国时期乡村童蒙教育,它涉及百姓乡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衣、食、住;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及买卖经营;实用技艺——民间百工及医学土方;教育文化——民间教育及社会教化等。

  • 标签: 民间蒙书 太行山文书 杂字 童蒙教育
  • 简介:太行区留守儿童为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太行区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制度、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太行山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安全教育
  • 简介:“我没办法走上山的,”小男孩说,“我做不到。我会变成什么样?我这辈子都要留在这,留在山脚下。它太可怕了!”“那真可惜!”姐姐说,“可是你看,小乖乖!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游

  • 标签: 脚印 山丘 山脚 发现 竞赛 游戏
  • 简介:摘要:河北太行干部学院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在现场教学点的遴选中突出太行特色、紧跟时代要求、拓宽教育元素,全力打造以“现场教学”为龙头的精品课程与特色教法,推进了现场教学的布点选择、内涵建设、形式创新等工作,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 标签: 现场教学  时代性  针对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本文在建筑学专业双重评估认证的驱动背景下,以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改革为例,将太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当中。旨在探讨如何抓住本地的教学资源,发挥在地化专业教育的优势,以此反馈建筑学专业教育质量的标准制定方向。古建筑测绘课程将太行典型红色文化史迹作为古建筑测绘实习的教学案例,结合古建筑测绘理论,完成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党校旧址等地的实地测绘及建筑模型制作,树立顽强自信的大工匠精神,以此最终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的整体提升。

  • 标签: 专业评估  太行山红色文化  古建筑测绘  教学改革
  • 简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民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震撼的民族性、鲜明的斗争性、广泛的群众性、深刻的哲理性。对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揭露敌人的阴谋、大力宣传抗日以及巩固、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起了巨大作用。

  • 标签: 太行区 抗日民歌 特点 历史作用
  • 简介:摘要:红色地理研学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山西省长治市黄崖洞文化旅游作为研学地,确定“探秘壮美黄崖洞,赓续太行精神”为研学主题,围绕研学目标、研学路线、研学内容、研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希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地理核心素养。

  • 标签: 家国情怀 地理核心素养 太行精神 地理信息技术
  • 简介: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数据资料进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为:西南部梁状丘陵沟壑的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处于较好状态,而其他两个不仅生态系统表现脆弱,同时经济系统也较弱。

  • 标签: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评价
  • 简介:他生下来就是个智障儿,比我大三岁。彼时,村子里的同龄孩子很少,他就理所当然地以玩伴的身份闯入了我的生命中。母亲每次见到我和他一起玩,总要训斥我一番,以至于后来,我都是偷偷摸摸地和他玩。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