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唐代丧葬风俗对墓志文体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唐人信仰中,墓志是作为墓主进入冥界的身份说明书,这一功用以文能通神的社会信仰为基础,深入影响了唐人观念中的墓志文体定位并成为推动其兴盛的原动力。

  • 标签: 文体功用 丧葬信仰 身份说明
  • 简介:2011年11月18日.在中国嘉德2011秋季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近现代机制币专场上.一枚宣统三年(1911年)大清银币壹圆样币以人民币74.75万的价格成交。新世纪以来。徐世昌像仁寿同登纪念银币、曹锟戎装纪念银币、段祺瑞和平纪念银币、大清宣统三年银币、造币总厂银币等钱币在嘉德拍卖、瀚海拍卖等国内知名拍卖会上频繁现身.价格节节攀升。不断刷新着钱币拍卖的成交记录。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身正宗、血统纯正,全部是“清一色”天津制造。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钱币拍卖 天津 纪念银币 元素 拍卖会
  • 简介:邓颖超一生去过两次苏联,都是建国陪伴周恩来去的.第一次是1928年由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内形势险恶,中共六大不得不在苏联召开,邓颖超是列席代表;第二次是1939年底至1940年初,邓颖超陪周恩来到苏联去治疗右臂伤.

  • 标签: 邓颖超 周恩来 建国前 莫斯科 1940年 1939年
  • 简介:文德坊、武德坊,又称"牌坊"或"牌楼",建于清崇德二年(1637),是沈阳故宫早起建筑之一,位于大清门南东西两侧,既是皇宫界域的标志,又有门阙的作用,二坊均为四柱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牌楼,屋顶以黄琉璃瓦为主,近脊、檐处及勾头、滴水用绿色瓦件。两座牌坊高10.1米,相距117米。摄于1938年。

  • 标签: 沈阳故宫 琉璃瓦 牌楼 牌坊
  • 简介:晚唐五时期词的传播有何变化,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何地位,而晚唐五词的传播、发展的巨大变化的深刻原因何在,以往研究多聚焦于诗、词两种文学体裁本身的嬗变。文章以相关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前人学者研究和传播学知识,以求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去透析其深层次原因——晚唐五时期的社会动荡、阶级变迁的社会存在发生巨大变动,是导致词这一文学艺术形式诗而兴,并从伶工之好变为士大夫之好的深层原因。

  • 标签: 晚唐 五代 传播
  • 简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共产党公文语言多俗语,少尊称与谦称,内容要件上文本专用词语多白话.通过上述考察与分析,进而探讨了共产党公文二元并存的语体模式,以及“双轨制”形成的原因.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前 共产党 公文语言 特征 成因
  • 简介:西晋荀勖提出图书四部分类,主要受汉代五经分四部和《皇览》按部分类的影响。四部分类之所以能够取代七略分类成为魏晋以后主流图书分类系统,是魏晋时期学术的巨大变化所造成。至于魏晋时期的学术变化,则可从史学的兴盛、子学的不振与博杂、文学的自觉与发展三个方面来说明。

  • 标签: 四部分类法 形成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