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  关于美国报刊历史的分期,不同的新闻史著作有些不同。比如:胡得深(Hudson)把从1690年到1872年的美国报刊分为这么六个时期(胡得深,1873)。  1、1690—1704:美国报刊诞生期  2、1704—1775:殖民地报刊时期  3、1755—1783:革命时期的报刊  4、1783—1833:政党、宗教、农业、体育、商业多种报刊时期…………

  • 标签: 办报思想 报人办报 早期报人
  • 简介: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热衷科举,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 标签: 记者 职业意识 职业精神 文化价值观
  • 简介:近年来,报业消亡论等报纸唱衰论调此起彼伏,对于报纸陷入困境甚至绝境也主要归因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势冲击。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报纸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在的新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报纸依据媒介融合理论进行的不当自救加速其走向衰亡的速度。

  • 标签: 报纸 自救 报业消亡 媒介融合 互联网
  • 简介:纯网综艺,是指“完全依据互联网生态特性研发、制作的综艺节目,区别于台网联动或网台联动的节目样态。从大的时空格局来看,纯网综艺植根于时代技术潮流,其本质是互联网基因的,同时又是新生产力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产物,结合了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人文背景,兼具娱乐、教化与商业三重价值”。在2015年举行的网络综艺节目行业论坛上,时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的马东提出了“纯网综艺”这一概念,

  • 标签: 兴起原因 综艺节目 生产力基础 生态特性 时空格局 上层建筑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两部二战时期著名的宣传电影——德国纳粹的《意志的胜利》以及美国政府投资拍摄的《我们为何而战》在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方面的差异。进而指出,“文本是否具有感性魅惑的特质”、“受众是否具有鲜明的自我主体意识”以及“感性还是理性策略的使用”成为决定电影宣传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而电影技术无疑是客观中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决定论”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

  • 标签: 电影技术 意识形态 传播效果 图腾 失效
  • 简介:针对《中国好声音》成为2012年音乐选秀节目中的佼佼者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传者、节目自身剖析《中国好声音》热播的原因,认为《中国好声音》制作方准确把握了消费时代娱乐传播平民化的倾向,洞察受众审美观念的转变.利用传播学理论制作与推销产品,在运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旨在为音乐选秀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国好声音》 音乐选秀 转椅盲选
  • 简介:新媒体微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视频生产制作形态,解构着传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移动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活跃在网络的碎片化微视频消费市场。UGC模式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用户参与到微视频制作的狂欢中。本文阐述相机、手机等数码微视频的兴起及其勃兴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微视频 手机视频 原因
  • 简介:党的新闻事业自党建立之日起开始,到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发展成熟,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分析考察,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受到同时代以及前人各种新闻思想的影响。

  • 标签: 新闻事业 新闻思想 早期 延安整风
  • 简介:在媒介与商业结合越来越密切的时代,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功能大为削弱,它成了营造社会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在广告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少数媒体往往通过塑造媒介事件,介入人们的决策博弈,最后导致媒体自身公信力的丧失和国家政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消解。充分分析这种媒体现象将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对策.适度加以引导,从而构建媒介、政府、公众间和谐而稳定的关系。

  • 标签: 决策博弈 原因与影响 媒体 信息传递功能 媒介事件 信息不对称
  • 简介:论文以美国《洛杉矶时报》关于新疆鄯善事件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文本,描述现代英语新闻语篇的"碎片式"表达特征,并挖掘其表达形式的潜在原因,试图为提高我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提供策略参考。

  • 标签: “碎片式” 倒金字塔 新新闻主义 后现代主义
  • 简介:真人秀作为一种流行的电视节目样态已经越来越为广大的电视观众所熟知,业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话语之一。就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998年美国派拉蒙等公司出品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由金凯瑞主演的主人公楚门正如他的名字(Trumen)是一个真实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又都是一个秀(Show),他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如实的记录下来。向全世界实时直播。这基本上是现今真入秀节目的雏形,甚至有的公司还准备将其直接搬到电视荧幕上。

  • 标签: 真人秀节目 原因分析 形态特征 《楚门的世界》 电视观众 电视节目
  • 简介:在《史记》当中,存在着很多关于梦境的记载,这些记载有的是从《左传》中借鉴的,有的属于司马迁独创。司马迁将记梦列入《史记》,既是他纪实的体现,也是有意为之的结果,记梦的影响则延续到后世的史书与文学作品。

  • 标签: 《史记》纪实 有意为之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12-1927年《东方杂志》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梳理、分析,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东方杂志》广告文本的观念预设功能,及其对女性新型身份的建构。

  • 标签: 《东方杂志》 商业广告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 简介:今年3月,湖南一地级市发生了一起严重凶杀案,一女子人室将女主人和保姆用剧毒物毒死,这是当地第一起用此剧毒物杀人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案发后,外地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而本地主流媒体却只字未提,原因是被害女主人的丈夫是当地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位高管,凶手是这名男子的同事兼情人。这家上市公司的年广告投入近200万元。该市晚报虽然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但隐去了这家上市公司的真实名字,以某公司代替。

  • 标签: 舆论监督 原因 地市报 上市公司 现状 主流媒体
  • 简介:构建数据新闻"大传播"格局,要求媒体从业者在向受众供给有价值的数据新闻服务的同时,更要善于延伸数据新闻传播的产业链,即利用其拥有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建设或精准的数据分析向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类似"智库"的服务,或利用长尾理论向受众开发和提供个性化数据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大传播"格局中,数据价值必将被系统地深挖,数据新闻传播功能将实现更大程度的系统发挥。

  • 标签: 媒体从业者 传播功能 媒体从业人员 战略管理 企事业单位 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