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尼尔森发布的亚太网民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中国网民为何对负面评论产生偏好?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因素作祟?笔者认为.这与一些权威部门关键时刻的“失语”.甚至是“乱语”有关,它进一步强化了网友“宁可信其有”的思维定势。这一怪象亟须得到矫正。

  • 标签: 正面引导 负面 偏好 “失语” 网民 尼尔森
  • 简介:用女性视觉观察世界女性传媒担负着“让妇女了解社会,让社会了解妇女”的使命,这使命本身就赋予她有别于一般的视觉。以性别视觉关照新闻,从两性平等的价值观出发透视社会,已成为女性传媒的普遍自觉。诚然,男女平等已经写进我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文件中,但我们不

  • 标签: 女性传媒 性别意识 新闻报道 女性权益维护 辩证思维
  • 简介:近日《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火热上映,影片无论是导演、编剧,台前幕后的创作都是80后,本文以电影音乐为基点,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注入女性性别视角,论及《我还能孩子多久》与《粉末》创作的同于不同、审美合而不合。

  • 标签: 主题曲 故事时间 叙事视角
  • 简介:本文用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的理论,通过对比男性消费品决策领域和女性消费品决策领域中的广告性别形象,总结广告性别形象的编码规律和倾向性,并在此基础上推断特定受众群体对女性主义观念的理解及接受程度。

  • 标签: 女性主义 广告 性别形象倾向性
  • 简介:本文是对加拿大性别与传播研究专家基纳哈教授的访谈。访谈涉及加拿大早期女性杂志所体现的家庭女性观与公民女性观、性别与传播的理论研究方法、电子媒介时代女性与媒介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加拿大早期女性杂志 性别与传播 女性与媒介的关系
  • 简介:章莹颖案造成的社会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华人圈子和她所在的大学以及香槟这一个小城市,而是“引发了全球女性的不安”——这是周刊上期章莹颖案专题中作家陈岚文章的标题。此案最新的进展是,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下午3点(北京时间21日凌晨4点),绑架案在伊利诺伊联邦法院正式开庭。

  • 标签: 性别 北京时间 社会影响 小城市
  • 简介:本文对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性别多元现象进行酷儿阅读,探究了这一现象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即国家话语与市场和消费主义话语间的张力形塑了春晚“亚文本”式的性别多元再现。这一背景下网友的主动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想象性地颠覆了春晚的异性恋中心主义。但由消费主义策动的社会可见度,也可能进一步强化异性恋霸权,并造成同志群体内部的区隔。

  • 标签: 春节联欢晚会 性别多元 同性恋 酷儿理论
  • 简介:《都市女报》创刊于2001年9月24日,周一到周五出版,每天24版,双面彩色印刷。2002年年底,实现广告收入400多万。2003年,实现广告收入800多万,进入盈利状态。2004年,实现广告收入1000多万。2005年,广告收入达到近2000万,实现利润可观。

  • 标签: 《都市女报》 核心竞争力 广告收入 媒介 女性 彩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