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当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大众投资时代,股市新闻也日益成为主流新闻。有别于财经类的股市报道或专栏节目,新闻尤其是要闻的股市报道,应该有自己的坚定主张、自己的明晰定位。

  • 标签: 新闻报道 主张 大众投资 市场进入 主流新闻 专栏节目
  • 简介:干记者这行也有苦辣酸甜,有时采写一篇稿件,需要有勇气,敢于冒点政治风险。我就经历过这样一次采访。那是粉碎“四人帮”后不久的1977年初,1月6日清晨,我照例到离报社不远的东单体育场去跑步,在回来的路上,忽然发现东长安街北侧的墙上贴出一张题为《被四人帮颠倒的历史必须重新颠倒过来》的大字报,公开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大字报署名“革命后来人”。出于新闻记者的职业本能,我赶忙跑回报社,连运动衣也没顾上换,拿上笔和本,就去抄大字报。这时,看大字报的人越来越多,我被挤来挤去,本来就冻僵了的手抄写起来越发困难。不知怎的,我索性离开拥挤的人群,趴在墙上,低着头,看一句,抄一句。这样倒着看,抄写很不方便,往底下也看

  • 标签: 粉碎“四人帮” 东长安街 东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资料 历史博物馆
  • 简介:“九亿农民”之说已见于报端,如标题:《心里装着九亿农民》(199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如此看来,我国现有九亿农民无疑。但若认真推敲一下,又感到有些荒唐。农民这一概念的含义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社会劳动者人数达5.8亿(1992年5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农民只是社会劳动者的一部分,怎么竟超过了社会劳动者总数?那么确切地说我国现在究竟有多少农民?《农民日报》载文称:“当前,我国有3.2亿农业劳动力”(1992年8月25日陕西日报三版“报刊纵览”栏)。这就是说我国农民的总数。农民不应包括农村的婴幼儿、学生和主要从事商业、运输业、手工业的农村人口。

  • 标签: 《农民日报》 陕西日报 社会劳动者 农业劳动力 农村人口 认真推敲
  • 简介:据红网全国有四大书市,有十大民营书商,长沙市孕育并诞生了中国民营书业第一。2010年12月,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天舟文化”,证券代码300148)董事长肖志鸿等人敲响了深交所开市钟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明昌,副省长郭开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泽珲,副市长何寄华出席了上市仪式。

  • 标签: 科教文化 民营书业 创业板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证券代码 2010年
  • 简介: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需要以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新时期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笔者所在的安徽省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有医药企业,也需要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基本思路的指导来做好党建工作。

  • 标签: 国有医药企业 党建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 伟大工程
  • 简介:<正>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其中光缆约60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全球总数的近1/3,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

  • 标签: 电视用户 数字电视 数字化电视 频道资源 模拟电视信号 广电部门
  • 简介:精心组织合力突破──搞好国有企业报道的几点做法段文斌国有企业的报道,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报道,在我们黑龙江日报上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人力的投放,还是版面上发稿的位置、数量,几年来始终都保持绝对优势。这与国有企业在黑龙江省经济中所处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国有企业 精心组织 国有企业改革 委托经营 煤炭行业 改革思路
  • 简介:我希望大家眼光更长远,不要挑赚钱的捷径,不要抄袭,要花更多时间去原创,《老友记》就是这样才赚到了大钱。

  • 标签: 导演 故事 中国
  • 简介:2014年7月,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IBD)2014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大奖在马来西亚揭晓。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采集制作的广播纪录节目《中国有个“欧元村”》,荣获AIBD年度最佳广播节目奖。

  • 标签: 广播电视节目 中国故事 欧元 国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侧记
  • 简介: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青岛模式"的批判式历史解构出发,着重分析国家和资本在形塑这一模式中发挥的重要结构性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由"青岛模式"及其全国推广所展开的围绕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社会过程"称作"青岛实践"。这一未竟的社会过程不仅继续受到技术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力量,以及寻求投资报偿和增长的各类资本力量的制约,但也逐渐受到多种"社会保护运动"及其对国家规制的诉求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数字电视道路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传播民主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多重角色值得特别关注。十年之后再议"青岛模式",既是对历史研究空白的补足,也是对当下未竟的数字革命的重新检视。

  • 标签: 有线电视数字化 青岛模式 青岛实践 国家 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