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1月22日至23日。2018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表示,对于2018年报刊管理工作的做细做实,主要表现为“六抓”。一抓舆情和审读工作;二抓报刊出版质量管理.拟出台《报刊质量管理规定》,督促报刊出版单位加强质量管控工作,防止重大编校责任事故发生;三抓学术期刊出版,开展第三批学术期刊认定工作以及学术期刊官网认定工作,加大对假冒学术期刊网站整治力度;四抓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完善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数据库:五抓报刊年度核验,加快建设全国报刊年检信息系统,完善不具备出版能力的报刊停办退出机制;六抓新闻记者证行政审批工作.尽快实现新闻记者证审批网上全流程办理。

  • 标签: 报刊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 学术期刊出版 新闻采编人员 行政审批工作 新闻记者证
  • 简介:摘要: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机械维修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点,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机械维修中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 标签: 机械设备 质量管理 管理措施
  • 简介:十堰市英达利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一直担负着十堰晚报的印刷任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原有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导致十堰晚报的印刷质量在全省行业评比中从未获得过优秀奖。随着报纸版面和发行数量的增加,以及广大读者对报纸的视觉效果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广告客户对报纸版面不同层次的需要,原有的一台204轮转胶印机已十分陈旧,既不能保证出报的时效性又无法满足读者和客户的要求。

  • 标签: 报纸版面 质量管理 印刷质量 广告客户 技术力量 发行数量
  • 简介:在往昔的岁月里,人们兜里没有几个钱,可真挚、纯朴的人情却装满一肚子。人与人之间悉心关怀,照顾体贴,人情浓如血,甜如蜜。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袭卷而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情淡如水,意薄如纸,所谓人情再不是往昔的那一种味道了。这大潮冲击下的人情,是咸?是酸?是辛辣?是苦涩?想必稍有味觉就可品尝出来。

  • 标签: 韶山 商品经济 女主人 发展现状 男主人 卧铺汽车
  • 简介:“受众商品论”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这一特殊商品,具有积极的批判和启发意义;但同时,其定义的“受众”商品本身属性上有着诸多的消极特点,又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本文试着从“受众”这一关键概念出发来解读“受众商品论”,并以此管窥传播政治经济学历史价值和局限。

  • 标签: 受众 商品 发现 忽视
  • 简介:《深圳商报》4月13日报道,一位知名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学作品商品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商品不一定是坏事,鲁迅、茅盾的作品在当时也是商品。这主要还是要看作家个人如何把握。我觉得文学也是可以走向市场的。可是,实际上“不争的事实”却是: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内容本身从来都是精神产品,不是商品,也不可能“商品化”。不能因为传播文学内容需要物质载体(纸张、电子媒介),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这种消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

  • 标签: 媒体 新闻报道 社会效益 舆论导向 “文学商品化”
  • 简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是长期在计划经济和报社特定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部门,由于报社过去重编务、轻经营,因此中心的管理水平不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也较低,长期以来按照一套传统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封闭的管理模式运作。随着报业集团事业的发展,集团内部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许多工作逐渐按市场规则展开,再加上设备和工艺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印务中心现存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更不能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经过一阵摸索、一番思考,领导班子决定,印务中心要发展,要进入市场面向社会就必须进行改革,首先在管理上迈出关键一步,即导入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取代原有的管理模式。这项决定得到集团领导的有力支持,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了此项工作。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印务中心 管理模式 报业集团 面向社会 领导班子
  • 简介:2014年8月2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总部顺利通过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专家审核,取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和国际认证联盟(IQNet)证书,成为全国首家总部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省级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总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始于2012年1月,经过总部全体员工历时2年多的共同努力。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广播电视台 北京 ISO9001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国际认证
  • 简介:传统媒体注重“三贴近”,民生新闻数量明显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但还参差不齐,还需要从诠释政策、理性思考、精筛选题来提升民生新闻的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使民生新闻的品质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

  • 标签: 提升 民生新闻品质 途径
  • 简介:<正>五十年代报纸商品性的论争1956年,当时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王中教授提出了报纸是商品的见解,使新闻界大为震动。他指出:“报纸要根据读者需要来办,这是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离开读者的需要,只把报纸当作党的宣传武器,不把它当成读者要花五分钱购买的一种商品,报纸必然不会受读者欢迎的。”又说:“我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是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这些新闻学的基本原理,道理很明白,今天看来理由也很充足,所以那时许多学生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很拥护他的见解。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涉世颇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干部则持怀疑、反对态度。因为一提到”商品”,人们马上联想到做生意、追求利润。王中教授提出的报纸是商品的见解,原是从西方新闻学中引进的,以“商品”这一概念来表述报纸的属性,就当时的经济体制而言,使用得并不贴切。在五十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际上只有产品分配没有商品

  • 标签: 不完全商 使用价 文化商品 社会责任 宣传功能 商品性
  • 简介:通常讲,报纸质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容,一是印刷——前者是编辑部的事情,后者是印刷厂家的责任。对报纸的内容质量,人们历来十分重视,报纸因而被称为内容产品;报纸同时也是印刷产品,报纸的内容质量只有通过印刷质量才能表现出来。摆在报摊上销售的报纸,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睛,报纸的印刷质量更加不能忽视:印刷模糊的报纸,消费者是不屑一顾的;只有走墨均匀,图片清晰,看起来舒服的报纸,消费者才有可能掏腰包。

  • 标签: 报纸印刷 质量管理工作 湖北省 技术 内容质量 印刷产品
  • 简介:新闻的好角度,也叫新闻最佳角度,新闻的角度是客观存在的,多种多样的。一个事实,哪怕是一个比较小、比较单纯的事实,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报道。但是,其中毕竟有一个最佳角度。怎样抓住新闻的好角度?

  • 标签: 新闻品质 最佳角度 舆论监督 中国
  • 简介:梁衡:今天这个研讨会的题目是“十年再出发”,刚才我仔细看了一下宣传片,我觉得需要总结一下,再出发的制高点到底是什么?这个很重要。现在,中国的新闻业在发生变化,强调信息公开。这次地震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启示:在突发事件中我们必须公开,这公开的背后是一个知情权的问题,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 标签: 品牌 品质 报纸 信息公开 突发事件 知情权
  • 简介:电视民生新闻从2002年开始兴起,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电视传媒的主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体现了电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是电视新闻理念和节目形态的一大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电视民生新闻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一些民生新闻远离重大时政报道。回避主流话题和主导舆论,止于表层地堆砌日常琐事:有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样态失范.流于随意.叙事风格低俗化。这些势必有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 标签: 电视传媒 民生新闻 品位 品质 平民化趋势 节目形态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新报》坚持姓'农',关心'三农',报道'三农',力促新时代乡村振兴,因此我们说《农村新报》的报道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年初,《农村新报》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政策蓝图'为题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解读了中央一号文件,同时结合我省实际,推出了'实施八大工程.

  • 标签: 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