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在对新自由主义传媒观的反思中,广告是考察的重点。而批判首先应该从广告这个特殊世界在伦理上的“不可性”开始,这包括与广告相关的基于人自身发展的目的论、基于秩序构建的认识论和基于自由平等的问题意识。对“不可性”的辨析会刺激新的可能性的发现,即广告传播的霸权结构中蕴涵着他者立场的批判潜能,主导性的结构中可以提取解放的思路:在双向并行的广告传播中寻找社会整合的力量;通过广告受众注意力资源的集聚,看到民众运动和生产意识的觉醒;在网际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获取真实的消费者主权。

  • 标签: 广告批判 社会整合 消费者主权
  • 简介:公共新闻运动在美国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最初由地方报纸发起,在90年代掀起公共新闻实验狂潮,同时学界也介入进行研究。与美国历史上以往的新闻运动不同,公共新闻运动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闻专业根基的客观性原则。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很多不满,由此一场旷日持久、百家争鸣的思想辩论拉开帷幕。客观性起源和界定什么是新闻客观性?这个问题一直

  • 标签: 可能客观 客观新闻 客观谈
  • 简介:(2013年第16期)不同的媒体,因为关注的角度不同,因此可以给受众提供更全面的报道,可以让受众有足够的消息来源自己来还原和拼凑对灾情的了解,判断救援工作进行得是否理想,政府的表现是否称职。设想一下,如果媒体不告知大众:校舍建筑存在的问题,哪些灾民还没有救灾物资等等,政府如何有进步的

  • 标签: 消息来源 第一时间 救灾物资 在现场 新闻产品 校舍建筑
  • 简介:有媒体说:“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终身教授’制度,首批共有62名教授获得此项荣誉,这是国内高校由制度创新而产生的终身教授。”但据说,在牛津大学,每个系只设一名教授。至于说终身教授,更是“校宝”,只有像霍金这样世界级名教授可以享受。我们某些高校这种职称“大跃进”,岂不是在使“终身教授”泛滥、职称贬值么?媒体拼命宣传,何意?又有媒体透露:目前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达12万多,列

  • 标签: 高校 人事管理 职称评聘 终身教授 新闻报道
  • 简介:新年刚过,收到了荷兰世界新闻摄影(WorldPressPhoto,中国称为"荷赛")基金会寄来的《NEXT》第4期。《NEXT》每年一期,至今已经发行了4期。这是一本集中了由参加"荷赛"学院主办的每年度的乔普·斯瓦特提高班(JoopSwartMasterclass)学员作品的摄影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习惯把masterclass说成是大师班,个人觉得把"大师"用在这里这似乎过于自我膨胀了。

  • 标签: 新闻摄影 摄影集 NEXT 一词多义 一本 斯瓦特
  • 简介:无论是网络群体事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裹挟力,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敏感的神经,正确把握并且从中找到启示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群体极化事件甚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群体极化 群体事件 网络
  • 简介:辽宁某报9月2日刊登题为《央视名嘴三甲出各自甘苦说端详》的消息,说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你最希望与哪一位主持人接触、交流”的问卷调查中,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王小丫、水均益位列三甲。此文的“三甲”用来指三位最好

  • 标签: 新闻写作 新闻语言 古代词语 传统文化
  • 简介:某些在传媒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报纸(如都市报),内容形式及运作方式都有了巨大变革。但若将流行的“速餐化操作”固定为一种模式,则会导致新型的“千报一面”,实不可取。如:都市报几乎全部采用“水平式”鳊排,完全舍弃了“竖排”方式。“水平式”版面编排方式有个优点,就是条理清晰、面目清爽。但如果都是这样,岂不有点“单调”?这种版面处理方式与西方报纸的同类版面很有些相似。不知都市报人是不是意欲与“国际接轨”?但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的文字是拼音文字,“竖排”起来很困难,几乎无法阅读;可汉语是方块字,“竖排”给阅读造成的困难绝无拼音文字那么严重,而且,我国的书写方式在相当

  • 标签: “速餐化模式” 报纸 版面编排 标题 舆论倾向
  • 简介:细节音响可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广播新闻中细节音响的抓取与运用,记者要做到采访深入、不功利,后期音响剪辑和处理过程中,保证听觉完整性。

  • 标签: 细节音响 感染力 效果
  • 简介:刘少奇同志说,我们的新闻“必须是客现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西方记者由于站在与人民对立的立场,固然很难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这四点。我国的新闻记者虽然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但有时有些人在抓新闻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也会如同盲人摸象,不得要领。如一些人认为,以正面宣传为主就应回避问题;另一些人

  • 标签: 记者 写稿 “盲人摸象” 新闻 立场 真实
  • 简介:近年来,某些新闻单位有单纯依靠记者、忽视通讯员作用的现象。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不一一评述通讯员所拥有的宣传发行、反映情况和书写稿件等三项功能。只想谈谈通讯员在写稿方面所进发的有关社会功能:通讯员是本地区本单位给社会提供信息的源泉。现在是90年代,只有及时传达出各地区的典型经验信息,相互补充,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 标签: 社会功能 经验信息 不一一 执行党 平顶山日报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正>五十年的历史悬案水落石出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其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以西15公里处的卡廷森林里发现了大量被枪杀的波兰军官的尸骨,并称此系苏联所为。苏联当局立即发表声明说这是德国干的。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又称卡廷森林惨案)由此而得名。究竟谁是凶手,众说不一。直到1990年4月13日,塔斯社才首次公开承认卡廷惨案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所为。然而,是谁下令枪决波兰被俘军官?到底杀死了多少波兰人?这些问题却一直是个谜。1992年10月中旬,俄罗斯总

  • 标签: 苏联政府 斯大林 军官 集中营 五十年 中央政治局
  • 简介:人们大概还记得,十几年前,上海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工程师温元凯利用节假日帮助市郊某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对方按其贡献给予一定的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后,报纸又相继报道了“渤2事件”,“关广梅现象”,“步鑫生现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以及今年陕西日报报道的“吴轩事件”等。这类新闻可称之为典型事件报道。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事物的报道。一、典型事件报道的特点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偶发性。就典型事件本身来说,有其产生的必然

  • 标签: 步鑫生 关广梅现象 陕西日报 森林火灾 温元凯 新闻媒介
  • 简介:王辰瑶在《新闻记者》2015年第8期撰文指出,国内新闻界一个日渐明显的抱怨是:记者如今总是频频挨骂。在这个时代“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2015年以来,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原因有:一,放大的同行争议。“记者”群体自身就是报道最主要的批评者。记者们进行的批评与反批评可以称为“同行争议”。

  • 标签: 《新闻记者》 可爱 批评者 新闻界 反批评 同行
  • 简介:关于新闻,中西方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无论何种定义,新闻最核心的内涵和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便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产生误导作用。

  • 标签: 新闻真实 事件 客观事物 新闻报道 误导作用 中西方
  • 简介: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纸包子”事件,终于有了一个毫不含糊的结果:这起虚假新闻炮制者訾某因损害商品声誉,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

  • 标签: 事件 包子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商品声誉 虚假新闻
  • 简介:随着微博的日益兴盛,微博已逐渐取代BBS、博客成为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随着一个个社会事件借助微博发酵并蔓延,微博正逐渐成为反腐调查的重要舆论监督场。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分析反腐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以及其带来的反思。

  • 标签: 微博反腐 舆论传播 “表哥”事件
  • 简介:高盛公司在5月27日发布的报业月度动态盘点中指出,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报业广告收入有所增加,但2008年5月以后,报业的广告收入将保持“萧条状态”。

  • 标签: 高盛公司 报业 萧条 美国 广告收入
  • 简介:所谓不可行性研究,是指决策之前,对决策成功的必要条件的否定和不利因素的研究,目的是考察决策失败的可能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决策风险,防患于未然。

  • 标签: 行政决策 "不可行性" 决策风险 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