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初,我国已形成“1+3+7”网格性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格局,十九大为自贸区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目标,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然而,我国自贸区在商事登记制度构建过程中,出现诸如规范性文件多而相关法律规定少、商事登记改良措施多而创新制度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在制度层面予以破解,可能会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发展的制度障碍。本文对自贸区商事登记制度发展现状的诱因进行剖析,提出国家层面对自贸区商事登记进行宏观立法,使我国自贸区商事登记制度形成法律制度合力,避免商事登记制度因区域盲目创新而误入朝底竞争,同时重构商事登记理念,以私法自治为基点,进一步弱化和让渡商事登记过程中政府行政职能,使商事登记制度对标国际标准,以商事登记制度创新与突破促进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快速发展。

  • 标签: 商事登记 “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 法律责任倒查机制 自由贸易港 客缺受理
  • 简介:商业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可有效解决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使用赊销后面临的资金占压和应收账款回收不了的风险,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支持,缺乏配套的行业监管制度、金融财税制度、信用保险制度,在福建自贸区注册的商业保理公司没有开展保理业务的积极性,大部分处于空壳状态。因此,应加快商业保理立法和建立行业仲裁机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金融财税制度、构建企业信用保险制度,为福建自贸区商业保理业务开展创建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促进商业保理良性健康发展。

  • 标签: 自贸区 商业保理 法律 制度问题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助推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潮奔涌而来,昭示其在深化自由贸易港法律制度变革领域的历史使命。临时仲裁制度即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呼之欲出,契合灵活性、多样化、自主性和便利性的自由贸易港争端解决诉求。临时仲裁系舶来品,但在国外已盛行百年,其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由此,《横琴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规则》率先予以移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自由贸易港的引入提供了实践经验参照;《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也为如何保障其顺利运行提供了方向参考。尽管如此,临时仲裁制度引入自由贸易港仍面临诸多挑战:立法形式如何选择才得以契合自由贸易港“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地位,仲裁与司法机构的介入尺度若出现纰漏将削弱临时仲裁高效便捷的优势,高素质临时仲裁员亦存在缺口等。时此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参考自贸试验区立法形式在自由贸易港内以特殊立法授权实现临时制度的“有法可依”,将仲裁与司法机构定位为服务者,并通过免签、追责等机制保证临时仲裁员数量与质量,藉此填补自由贸易港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罅隙。

  • 标签: 自由贸易港 临时仲裁 自贸试验区 机构仲裁
  • 简介:作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客户纳入创新过程是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路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产业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2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客户参与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即客户参与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的动态能力中介了客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产业环境的复杂性负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环境复杂性越高,客户参与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小。

  • 标签: 客户参与 动态能力 产业环境 技术创新
  • 简介: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是指由国际组织、仲裁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非国家主体制定的,旨在调整国际商事仲裁证据事宜,自身虽不具有外部强制力保障,但却具有某种规范性的文本。由于仲裁证据“软法”响应了实践需求并填补了制度空缺,协调了两大法系在仲裁证据领域的差异,并契合了仲裁的核心价值与特质,它们在国际仲裁界享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全然归结于《仲裁法》的观点值得商榷。一方面,仲裁证据制度的升级并不以“硬法”的完善为必须。另一方面,目前已有域内外仲裁证据“软法”可供使用。我国当前仲裁证据制度的症结在于部分仲裁人士的理念和实践做法尚未与国际接轨,以及我国仲裁规则缺乏对仲裁庭证据裁量权的积极引导。本文呼吁切实提高仲裁主体运用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软法”的能力,并在仲裁规则中增设涉外仲裁证据规定。

  • 标签: 仲裁证据制度 软法 仲裁规则 症结
  • 简介:本文根据有关数据,从供给层面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质量差异和企业类型对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影响。结论显示:以企业出口规模定义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出口产品价格差异越大;产品的质量阶梯越长,质量差异程度越高,产业集聚程度对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的正向影响越大;贸易型企业会使得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上升,加工型企业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差异下降。因此,在生产企业集中的区域,政府应避免同规模的企业“扎堆”,鼓励企业提升出口规模,减少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一般贸易,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力。企业要积极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获得议价能力。

  • 标签: 产业集聚 质量差异 出口产品 价格差异
  • 简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引进外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8—2015年我国西南地区四省市引进外资数据,对贵州引进外资的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其他三省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其他三省市相比,贵州引进外资的综合质量得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从分项指标得分上看,贵州引进外资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贡献明显提升。但贵州引进外资的自身科技水平仍需加强。基于实证结论,从扩大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技术含量和技术溢出效应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贵州 引进外资 质量评价
  • 简介:本文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审计费用衡量会计质量的方法。已有衡量会计质量的方法多是以已实现盈余及其要素来检验,本文加入对事前审计风险的考虑,检验了异常审计费用与会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预示着公司会计质量较差,可以作为现有衡量指标的替代方法。此外,本文从异常审计费用对重述的预测价值入手,探讨了审计费用的残差如何解释的问题。研究结果验证了成本观,即审计费用残差是审计师从事高风险业务所付出的额外审计努力的回报,而非审计师独立性受损的租金。

  • 标签: 异常审计费用 会计质量 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