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英汉复句省略有区别,英语复句中的分句有主从句之分,而汉语的分句没有主从之分,省略多出现在后一句。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交换功能的相关理论,从整体上把握英汉复句省略手法使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汉语复句缺少一个语气系统。借助邱述德的语篇原则,从信息传递和表达心理的角度入手,可进一步探究英汉复句的省略手法的选择机制。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揭示英汉复句省略的本质区别和细节差异。

  • 标签: 省略 语气系统 语篇原则 话题结构
  • 简介:在每年的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翻译试题部分,学生都存在不少误译现象,该文以历年A级真题翻译段落部分学生的误译实例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典型的误译现象,再根据这些典型的误译实例,深入分析其误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从而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翻译误区,避免常犯的翻译错误,提高翻译能力!

  • 标签: 英汉误译实例 原因分析 教学对策
  • 简介:中国学生英汉、汉英误译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那些趋同性误译的源头往往可以追溯到汉语母语的暗示性诱导。

  • 标签: 翻译 汉语思维 意念对等 暗示
  • 简介: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的不同,很多表达法(词和词组)表面上看起来意思相同,实际上相差万里,本文对比一些英汉表达法,试图找出它们含义相同或不同的原因.

  • 标签: 英语 汉语 语言表达法 文化对比 文化思考
  • 简介: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厚的部分.文章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处理成语翻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 标签: 文化转换 成语 对等词
  • 简介:概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英汉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产生原因。同时提出将隐喻对比研究应用到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标签: 隐喻 共性 差异 英语教学
  • 简介: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

  • 标签: 文化内涵 词汇 英汉语言
  • 简介:习语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文化底蕴。英汉习语因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给习语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运用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解释法等方法进行习语翻译。

  • 标签: 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 简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标签: 英语 汉语 委婉语 相似性 差异性 教学
  • 简介:英汉两种语言中句子的主语具有不同的表现及特征。英语属主语突出型语言,句子中主语不得空缺,以单个主语为主要表现形式,且严格遵循主谓一致的原则;汉语则属于主题突出型语言,句子的主语可空缺或存在多主语现象,不必严格遵循主谓一致原则。

  • 标签: 英语 汉语 主语 类型学 差异
  • 简介: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基于自己的笔译和口译实践经验,并通过中英两种文化异同点的比较,将习语翻译归纳为三种关系类型: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难点,尝试给出了几种解决办法以用于英语翻译教学中.

  • 标签: 英语教学 汉语 习语翻译 语言结构 文化背景 字面意思
  • 简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解英汉句法差异,使学生在英语长句翻译中能从形态表意转化为词汇表意,从显性连接转化为隐性连接,从树形结构转化为线形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英语长句 句法 翻译 教学
  • 简介:广告翻译既是语言翻译,也是文化翻译。在英汉广告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化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宣传效果。“忠实对等”是翻译的根本原则,任何翻译活动都不能完全脱离作为本体的原文。广告语言具有目的性的一面,同时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受到人们的文化背景的制约,但广告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一种,不能脱离翻译本身的层面,必须符合翻译的忠实原则。

  • 标签: 英汉广告翻译 文化差异 忠实对等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商品说明书的内容结构;其次阐释了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文本类型论及翻译方法;然后通过典型译例佐证,深入探讨了商品说明书的文体特征;最后总结了商品说明书的英汉互译翻译原则。翻译商品说明书时,译者须灵活运用交际翻译法和语义翻译法,确保译文专业规范、忠实准确、流畅地道,最终实现商品说明书的信息传达和呼唤诱导功能。

  • 标签: 文本类型论 文体特征 商品说明书 翻译原则
  • 简介:认知语言学家VanHoek认为决定英语中参照点选择的因素有三:显著性,概念关联性及线性语序。其中线性语序对参照点选择影响较弱。有汉语研究者认为,VanHoek的理论模式也适用于汉语句子,而另一些汉语研究者则认为汉语严格遵守线性语序原则,即同一甸子内同指的人称代词和名词在线性结构中的顺序必须是名词在前,代词在后。汉语中线性原则有没有绝对优先性?汉语中存不存在类似英语的后照应现象?须作具体分析。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后照应 线性语序
  • 简介:本文基于有声思维实验(TAPs)实验,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汉互译正反两个方向的翻译心理过程。翻译的基本心理过程大致分为理解-转换-重组等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英汉互译翻译过程中,操作方式个体差异显著但受翻译方向影响不显著;英汉互译都存在翻译的"主观"单位和"客观"单位,主观单位受翻译方向影响显著,英译汉过程中学生使用的主观单位多于汉译英;客观单位受翻译方向影响不明显,受学生翻译能力及源文难度影响明显;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的数量与翻译方向差异关系不明显,与译文难度关系更大;翻译策略使用类型与翻译方向关系显著;英译汉过程中,译者在词典使用外,会关注译文期望值,而汉译英过程中,译者更倾向于释义源语,会关注译文准确性。

  • 标签: 翻译方向 认知心理过程 翻译单位 翻译策略
  • 简介:聚焦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翻译课堂教学,研究合作学习对英汉翻译技能提高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学生在经过合作学习实践后对合作学习的态度以及实验组和控制组经过实验后在英汉翻译质量上的差异,并得出结论:对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被绝大部分学习者所接受。

  • 标签: 合作学习 英汉翻译 英语教学
  • 简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之一的,其著作者是任教于美国加洲蒙特瑞国际研究学院的叶子南先生.当我阅读目录和序言时,便感到此书非平凡之作.目录由两大部分组成:理论技巧篇和翻译实践篇.理论技巧篇分为14章,共187页,翻译实践篇由19篇不同文体的文章组成,理论与实践的篇幅各占一半,浑然一体.由北大博导辜正坤教授所作序言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绝非敷衍应酬之作.看过目录、序言之后,我情不自禁读下去,深深地被书的内容吸引住了,根本没有像读有些教科书时那种寸步难行、疲惫不堪的感觉.特概括该书的几个特点和大家共享.

  • 标签: 翻译教材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标准化语篇 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