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论者仅把纳税意识概括为纳税的自觉遵从与诚信意识,但完整的现代纳税意识包括了纳税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意识,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分析,阐述了纳税意识与民主意识的内在联系,据此剖析了自觉诚信纳税意识的由来和当前我国“纳税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并引出树立现代纳税意识对培养公民的现代民主意识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纳税意识 民主意识 纳税义务 纳税人权利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从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说起在2009年两会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又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已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究其原因,起征点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个人纳税的多与少。自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已从1600元/月上调至2000元/月。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很薄弱,但是从个税的关注度来看,恰恰与学者的认识相反。那么,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真的薄弱吗?

  • 标签: 公民纳税意识 公民意识 纳税人意识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法 个税起征点
  • 简介:<正>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腐败的高度,赋予了审计机关更重要的职责,突出强调要“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朱鎔基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审计,在谈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政风建设。要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最近,国务院领导在审计署视察时再次强调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指出审计是政府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

  • 标签: 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 自身建设 权力制约 权力腐败 行政监察
  • 简介:写下这么个议题,并非主张可以存在不受监督的"特殊公民",只是说,监督部门要抓住主要矛盾,盯住重点对象.如果想一举捉尽满天"麻雀",只怕到头想捉的捉不了,该捉的没有捉到,轰轰烈烈一场空.

  • 标签: 只需监督 监督部门 部门只需
  • 简介: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分税制度,如何振兴地方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研究课题。振兴财政无非就是努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振兴财政重点是解决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增长,如压缩“会议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等等。实现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协调财政与审计的关系,自觉接受国家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财政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从而达到强化财政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 标签: 审计监督 财政监督 中国 财政体制 财政审计 分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