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日益受到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是定向增发折价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当大股东购买定向增发股票的比例与其在增发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例差额越大时,增发折价也越高,并且增发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的溢价越低。这一结果表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实现了以较低的对价稀释中小股东权益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后者的利益。此外,与国外的研究一致,定向增发的折价还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成正比,即当不对称的程度越高时,增发的折价也越高。

  • 标签: 利益输送 信息不对称 定向增发折价
  • 简介: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融资 再融资偏好 投资者情绪 利益输送 公开增发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
  • 简介: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尚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

  • 标签: 现金股利 大股东利益输送 股权结构 股权分置改革
  • 简介:本文对1998—2001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收购关联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财富效应实证检验表明,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通过向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关联交易方式进行利益输送的动机。而且,大股东的这种利益输送行为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这与大股东控制的利益侵占效应(entrenchmenteffects)和利益趋同效应(alignmenteffects)是一致的。同时,实证发现,无论是从市场业绩还是从会计业绩来看,上市公司并购前的业绩表现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动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当上市公司在资产并购当年的市场价值越高时,大股东的利益输送动机也就越强烈。同样当上市公司具备良好的会计业绩时,大股东也越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实施利益输送行为。

  • 标签: 上市公司并购 关联交易行为 大股东控制 实证研究 资产收购 投资者保护
  • 简介:本文从利益输送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高派现行为,并进而讨论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往来关系。以沪市2002年的抽样样本为依据,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高派现是大股东实现利益的合法而有效的手段,而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不同的利益输送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持股比例高的,倾向于以高派现、关联交易等方式实现利益输送;持肢比例低的,倾向于以股权转让、担保和占用等方式实现利益输送。这些发现将为我国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更可靠的测度手段,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一种政策性分析角度。

  • 标签: 股权结构 现金股利 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