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在新生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关于会计问题的实证研究,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批评性评价的基础上,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总的来看,在短短的数年中,我国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中国会计理论的科学基础,铺开了一条路,并有望通过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制度背景的深入分析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会计问题。

  • 标签: 中国 实证会计研究 资本市场 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
  • 简介:本文从会计选择与变更的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观和有效契约观、强制性会计变更的经济后果研究、自发性会计变更的动因和股市反应研究、自发性会计选择动因研究等方面对会计选择和变更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会计选择 变更 机会主义 契约观
  • 简介:本文从实证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等方面对实证研究法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实证会计研究的科学性,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会计实证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 标签: 会计学 实证方法 证伪主义
  • 简介:进入2013年,《中国会计评论》走完第一个十年,从初期的每年两期,后来发展到每年四期,已经出版整整30期。常常被问到一个具体问题:会计实证研究有用吗?我理解这里说的有用性,包括对会计界同业人士准则制定者、注册会计师、会计专业教书人;也包括对会计界以外的投资人、管理者、其他学科。显然可以推定,对于这个基本问题必然存在争议。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实证研究 注册会计师 会计专业 其他学科 会计界
  • 简介:一、减值政策概述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充分而准确地披露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2000年年底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将对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从计提四项减值准备扩大到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即上市公司要在计提原四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增加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四项资产(下称新四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并于2001年开始实行。

  • 标签: 交通运输企业 减值会计 减值政策 上市公司 财务信息 内部控制
  • 简介:本文利用2007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KhanandWatts(2007)会计稳健性指数(CSCORE)和GivolyandHayn(2000)累计应计项分别测度会计稳健性,采用相关分析、配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融资主导型公司样本组、银行贷款融资主导型的公司样本组和公开债融资主导型公司样本组都存在会计稳健性;(2)会计稳健性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存在显著差距,三种融资类型会计稳健性的大小顺序为:银行贷款融资主导型〉股权融资主导型〉公开债融资主导型。

  • 标签: 会计稳健性 企业筹资 债务契约
  • 简介: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涉及多元因素,与出口退税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较常出现各种失误。为此,澄清有关出口退税的基本概念并对其会计核算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会计核算 出口退税 实证分析 财会人员 复杂性 过程
  • 简介:为推动实证会计研究向纵深、高质量方向不断发展,2016年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大连成功举办。《中国会计评论》的五位主编,南开大学刘志远教授、重庆大学刘星教授、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清华大学陈晓教授和复旦大学吕长江教授均出席大会,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实证会计研究 研讨会综述 国际化 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
  • 简介: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2010年12月17—19日,第九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古城西安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实证会计研究 国际化进程 研讨会综述 情景化 西安交通大学
  • 简介:会计科研规范法和会计科研实证法的有机结合有广义结合和狭义结合区分。广义的结合是指会计科研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哲学基础层面和方法体系及方法体系中具体方法层面的全面结合,狭义的结合则是指方法体系及方法体系之间及方法体系与方法体系中具体方法的结合。对于会计科研规范法与会计科研实证法在狭义范围上的结合,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 标签: 会计 实证法 规范法 方法体系 科研 有机结合
  • 简介:为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2012年12月14—16日,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比利时、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实证会计研究 研讨会综述 国际化 本土化 北京工商大学
  • 简介: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近四年的实施,其效果怎么呢?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得到了提高?对此本文以主板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新准则实施后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从而证实了新准则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标签: 新会计准则 价值相关性 会计信息质量
  • 简介: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1—22日在山东威海召开。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韩东平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书记姜波致开幕辞。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光忠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会计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强调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的会计准则将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做出相应修订和完善。

  • 标签: 《中国会计评论》 国际研讨会 实证会计 研讨会综述 研究创新 改革背景
  • 简介: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配对检验和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与会计稳健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说”和“利益侵占假说”。研究发现:(1)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越高的组,会计稳健性越小,即或有控股样本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相对控股组样本公司,而相对控股样本组公司又高于绝对控股组样本公司;(2)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3)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民营性质的公司。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新兴市场国家制度环境下会计稳健性理解,同时对进一步规范会计稳健性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 标签: 终极控股股东 会计稳健性 两权分离
  • 简介:云经济时代,云会计服务成为新常态。能否选择恰当且匹配的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影响着企业运行的绩效。本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云会计服务提供商选择问题进行关联度综合评价,并运用案例加以实证

  • 标签: 云经济 云会计 GRA 优化
  • 简介:为促进实证研究范式在我国学术界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质量,提升我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并邀请国内近20所重点大学加盟的《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继成功举办三届研讨会(2002年12月吉林大学举办首届;2003年12月重庆大学举办第二届;2004年12月南开大学举办第三届)之后,拟于2005年12月10日至12月11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 标签: 中国 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中国会计评论》 学术活动 信息披露制度